日前,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京举办。与会者围绕AI热点问题,分享了该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及应用。欧洲科学院院士汉斯·乌思克尔特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分享了独到见解。
记者:
您在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经历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汉斯·乌思克尔特:
在中国从事人工智能研究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再去说服人们理解AI的价值,因为人们已经认同了它的价值,而且非常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付诸应用。
另一个是,中国有很多科学家,包括一些刚刚进入该行业的青年技术人才,他们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但有些人可能会忽视在未来即将成为AI引爆点的技术。我希望更多的青年技术人才能够着眼于未来,因为人工智能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技术爆发其实还没有到来,而是正在发生的过程中。
记者:
在您心中,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是怎样的?
汉斯·乌思克尔特:
人类能够开展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机器是很难做到的,甚至在某些方向,人工智能永远都达不到。
例如科学研究工作,对于复杂问题的思辨和思考,管理一个复杂的企业,开展一些大型的活动,甚至包括人类的情绪表达、对艺术的理解等。从这些方面来看,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未来,机器跟人类都有很大差距。当然,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景下,机器能够很快地达到人类的水平,甚至超过人类的表现,对此,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记者: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一些“失业潮”的担忧,对此,您怎么看?
汉斯·乌思克尔特:
我觉得,人类真正喜欢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所替代,能够被替代的往往是那些人类其实并不想去从事的工作。
很多人担心机器或者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某些就业岗位,但现状是,这些大规模应用新技术,特别是机器人技术领先的国家,失业率是比较低的,机器人在取代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会创造出大量新的工作机会。而且我觉得,人类真正喜欢的工作也很难被机器所替代,能够被替代的往往是那些人类其实并不想去从事的工作。
记者:
如何汇聚全球科研力量,共同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汉斯·乌思克尔特:
我期待一些技术人才或学者,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工作和交流后,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继续开展技术研究。
在未来,我希望能组织一些跨国的专业学术项目或课题,汇集不同国家的人才,大家在项目过程中不断地交流学习,最终回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吕芮光、刘丫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