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会面临什么挑战?2018年5月13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8)”在北京举行。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在致辞中阐释了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未来的挑战:视野·素养·选择”。“未来的挑战”,既包括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也包括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变化。
2018年“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东西方一流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名校校长、杰出的国际人才,就“未来的挑战:视野·素养·选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切实围绕全球化、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国父母关注的实际问题与需求,深入讨论如何培养具有未来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话题一: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什么是全球胜任力?2017年12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发布PISA2018“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评估框架,并对全球胜任力给出官方定义:全球胜任力是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会议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先生(Andreas Schleicher)通过视频连线,做了《教育孩子,不为过去,只为将来》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全球胜任力”是孩子们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因素,而这也是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关注这些能力的原因。
哈佛大学前本科招生委员会高级招生官Sally女士就培养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性发表演讲。她认为好奇心使我们不断在知识领域探索,不停地提问与反思;在世界名校的录取标准里,好奇心也是招生官希望从每一个申请者身上看到的关键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谷贤林教授就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进行阐述,他认为 “包容”与“合作”是通向成功人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素养。
话题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孩子的学习
人工智能入选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孩子面对未来的关键词。胡敏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这就意味着,它在很近的未来就影响人类的工作。学会和人工智能合作进行学习和工作,将会是我们的孩子在未来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的对话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女士等专家学者就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的主要议题和观点包括: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用惧怕改变,相反要拥抱科技变革为个人学习带来的便利。
·培养孩子要发展专属于人类心智的能力,放弃“机械型学习”;他们也比不过真的机器。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进化赋予我们的感知与认知能力,表现在学习与工作领域,好奇心和创造力是最值得重视的关键性能力。
·从就业的角度考虑,人工智能将带来就业形势的改变,哪些专业将来最有前途?如何为学习这些专业做准备?
话题三:培养走向世界的孩子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走出校园,走出国门,了解外面的世界。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先生、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校长牟成梅女士、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执行校长张晔女士在现场分享了各自学校在国际研学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思考。
校长们在分享中表示,研学活动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旅游观光,而是结合课程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开拓视野,真正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TV北京客小编将会把各路大咖在论坛上的精彩发言一一整理,陆续推出“未来的挑战”系列专题文章,跟大家分享干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