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宇航员凯旋归来,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毕竟他们已经在太空“出差”了半年。
然而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位英雄的面容,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因为原本“棱角分明”的他们竟变得圆润浮肿,甚至需要坐着轮椅与大家见面。
从发射时的英姿飒爽到返回时的疲惫模样,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究竟经历了什么?
其实,这种浮肿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太空中吃得太好,而是因为微重力环境的影响。
在太空中,血液的分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地球上,我们的重力把血液主要集中在下半身,但在失重的环境中,血液会向上流动,尤其是聚集在头部。
这就导致了宇航员们的脸部看起来变得更加圆润。
神十八在太空的照片
再加上在太空里,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精神压力都不容小觑,长期无法进行面部清洁和保养。
加上高强度的工作,面部充血浮肿就成了“家常便饭”。
不仅是神舟十八号的宇航员,其他航天员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比如刘洋和王亚平这两位女性宇航员,她们的浮肿现象更为明显,甚至有人调侃她们看起来像“胖头娃娃”。
这让人想起,她们在太空中漂浮的样子,真是让人觉得既可爱又心疼。
航天员王亚平
那么,除了面部浮肿,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中还会经历哪些变化呢?
首先,肌肉和骨骼系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失重的环境下,肌肉得不到锻炼,慢慢就会萎缩,骨骼中的钙质也会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有研究表明,宇航员在太空中一个月的骨质流失,可能相当于一位绝经女性一年内的流失。
神十八落地
这意味着,宇航员们在返回地球后,不仅要面对浮肿的脸,还要忍受身体虚弱的感觉。
另外,宇航员的免疫系统也会受到挑战。长期处于太空环境中,免疫功能下降,身体容易感染。
为了避免带回地球上各种病原体,他们在返回后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这让人想象,如果宇航员们在太空中感冒了,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被抬走的叶光富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太空大脑综合征”。
在太空中,脑脊液的分布会发生异常,导致一些宇航员出现视力问题和头痛。
这种情况让他们在太空工作时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认知能力。
对于女性宇航员来说,情况会更加复杂。她们在太空中还需要面对生理期的管理问题。
在地球上,重力帮助月经血液自然流出,但在失重的环境中,这个过程就变得棘手了。
为了避免麻烦,很多女性宇航员选择使用药物来抑制月经。
但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她们的荷尔蒙平衡,甚至对未来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神舟十八号这三名宇航员在太空已经“出差”了六个月,可当他们返回地球后,我们也能发现,他们是坐在轮椅上与我们打招呼的。
其实在飞船发射之前,他们都是身体素质一流的精英。
然而在太空中度过的这那半年,他们的身体几乎没有机会承受正常的重力。
这就像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六个月不动一样,肌肉会变得松弛,骨骼也会变得脆弱。
更不用说,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宇航员们还要经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大约相当于他们体重的五倍,比赛车手在急转弯时承受的力量还要大。
经历了这样的考验,即使是最强壮的人也会感到筋疲力尽。
所以,当他们终于落地时,身体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支撑自己站立和行走了。
宇航员全程被抬着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宇航员被抬出舱门的场景。
但是,宇航员们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在太空中,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比如说,有些宇航员可能会出现所谓的"太空视觉综合症"。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但其实就是因为眼球形状发生了轻微变化,导致视力出现一些问题。
中国宇航员
有的宇航员回来后会说,他们在太空中看东西时感觉有点模糊,就像戴了别人的眼镜一样。
不仅如此,他们的骨骼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在地球上,我们的骨骼每天都在对抗重力,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但在太空中,骨骼突然失去了这种"锻炼",钙质就会慢慢流失。
在太空待久了的宇航员们骨密度会下降,他们回来后需要特别小心,以免不小心摔倒造成骨折。
令人没想到的是,宇航员的大脑也会发生变化。在太空中,脑部的液体会增多,导致大脑出现一种充盈的状态。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其实就像是你倒立时感觉头部充血的感觉,只不过宇航员们要长期承受这种状态。
那么,宇航员们在太空中就不锻炼吗?当然不是。他们其实每天都要进行特殊的锻炼。
神舟十八号乘组使用太空跑台锻炼
但是,太空中的锻炼和地球上可不一样。他们需要使用特制的运动器材,比如带有弹力绳的跑步机或是特殊的自行车。
这些器材看起来可能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道具,但它们的作用是帮助宇航员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锻炼肌肉和骨骼。
然而,这些锻炼的效果还是有限的。更麻烦的是,宇航员们不能一直锻炼。
因为在密闭的太空舱里,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神舟十八号乘组使用太空自行车锻炼
这就像是在一个密闭的小房间里不停地跑步,空气很快就会变得浑浊。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二氧化碳中毒,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的生活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他们要面对身体的各种变化,还要小心翼翼地进行锻炼。每一次太空任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神舟十八号乘组使用微重力抗阻装置锻炼
除了身体锻炼方面,宇航员的饮食也得提前安排好了。
为了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宇航员们的饮食会被精确计算,营养成分必须严格控制。
他们的每一餐都经过专业团队的设计,确保他们在失重的环境中也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他们的食物可能没那么好吃,但必须满足特定的营养需求,甚至连卡路里都要精确到每一克。
宇航员吃饭
除了身体上的照顾,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在太空中,孤独和压力是常态。
为了帮助宇航员们应对这些挑战,航天机构会提供心理支持系统,确保他们在任务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无论是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还是通过与地面团队的实时交流,宇航员们都能在心理上得到支持,减少孤独感。
完成了太空任务后,宇航员们的恢复过程同样重要。
航天员被抬进救护车
回到地球后,重力的作用会让血液重新流动,慢慢恢复正常。
在恢复阶段,宇航员会进行地面恢复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和平衡恢复等。
这些训练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在地球上行走和运动的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觉得身体很沉,甚至有些笨拙,这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走路,既陌生又不适应。
恢复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基本功能恢复期,通常需要三到四周。
在这个阶段,宇航员们会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帮助身体逐渐适应地心引力。
接下来是恢复疗养期,这一阶段不仅包括身体锻炼,还有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最后是观察恢复期,专业团队会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态,确保没有潜在的健康问题。
整个恢复过程大约需要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很多变化。
尽管他们在太空中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但回到地球后,适应新的生活仍然需要时间和努力。
好在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研究如何改善宇航员的恢复过程。
比如,开发更先进的运动设备,让宇航员在太空中锻炼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研究体液分布管理的方法,以减少浮肿的现象;改进心理支持系统,确保宇航员在太空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还有优化营养补充方案,确保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饮食更加科学合理等。
总之,宇航员的保养与恢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到身体、心理和饮食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会更加舒适,恢复过程也会更加高效。
每一次的太空探索,都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考验,而宇航员们则是这场伟大冒险的真正英雄。
神十八神十九乘组人员会师
宇航员们在太空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无法感受的,在面对未知的宇宙,他们勇于探索和挑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参考文献:
1.环球时报:《超长“太空停留”会如何影响人体?》-2024-2-6
2.人民资讯:《太空星愿航天知识|为什么航天员从太空回来出舱后要坐轮椅》-2021-12-1
3.澎湃新闻:《对抗骨丢失、肌萎缩,这些方法亲测有效!》-2024-8-22
4.山西晚报:《神舟十八号乘组凌晨重返地球:着陆现场亮如白昼,航天员需用半年时间恢复》-2024-11-5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