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员
根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凯旋归来,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成功在预定区域完成着陆。
神舟十八号是于今年4月25日发射升空的,也就是说其在轨飞行时间为192天,这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出差的最长纪录。
神舟十八号返回舱
此外,在太空时,神舟十八号宇航员还两次出舱任务,为维护空间站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毫无疑问,神舟十八号的太空之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次伟大成功。
信源:新京报 2024年 11月4日 关于“60秒回顾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在轨驻留192天 2次出舱刷新单次出舱时间纪录”的报道
不过,就在这激动人心之际,有不少眼尖的网友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中国返回舱在即将落地时,只打开了一个降落伞进行减速,而美国龙飞船在返回地球时,却同时打开了4个降落伞。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中国的技术落后于美国?
网络图片
想要了解中美之间降落伞技术是否有差距,就必须要先理解降落伞存在的意义。
根据媒体的报道,神舟十八号的返回过程一共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降落伞主要是应用于第四和第五个阶段。
我们都知道,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重返地球的速度是极快的,最快能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7.9公里。
由于速度过快,返回舱会和地球大气产生剧烈的摩擦,返回舱外层温度能达到上千度,因为我们在新闻上总是能看到返回舱拖着长长的火焰尾巴砸向地球。
网络图片
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降落的话,返回舱在落地的一瞬间就会在剧烈的撞击中彻底粉碎,宇航员也难以幸免。
因此,就必须在着陆之前,返回舱要尽可能的降低速度。
网络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降落伞是派不上用场的,一旦开伞,降落伞将在爆速飞行和高温中被严重破坏,甚至会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此时,返回舱是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下降的速度,在此期间,宇航员什么都不需要做,静静的降落即可。
直到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后,返回舱才需要进行空中刹车的下一个重要步骤,也就是开伞。
网络图片
返回舱的降落伞可并非是由一个伞构成,而是三个伞,分别是导引伞、减速伞和主伞。
根据媒体报道,神舟十八号是在距离地面10公里时开始“空中刹车”操作的,此时返回舱下降的速度慢了很多,只有大约每秒200米,这种速度一般不会对降落伞造成太大的损害。
当降落的信号发出后,返回舱的伞舱盖会在“砰”的一下打开,降落伞顺势弹出。
网络图片
不过,此时弹出的并非是主伞,而是体积较小的导引伞,导引伞在快速的下降中会被绷紧,为主伞张开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顺势拉出减速伞,开始第一段减速过程。
降速伞收口之后,返回舱的速度会进一步降低,一般是90米每秒,而此时减速伞会脱离返回舱,顺势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伞。
和减速伞一样,主伞被拉出后,也需要进行收口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返回舱落地速度。
主伞
当主伞收口完毕后,返回舱的速度将降至每秒8米,而到了这个阶段,返回舱平稳着陆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不止是中国,全世界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时,都会有类似的“空中刹车”阶段,使用也都是降落伞,其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
当然,各国之间的降落伞也是有一些差别的。
网络图片
首先是材质不同。
美国降落伞制作时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涤纶,其具有阻燃、耐磨、强力等各种优点。
而中国的降落伞是由特殊的涤纶和芳纶材料混合而成,性能比美国的只高不低。
再者,就是数量上有所不同。
网络图片
比如,美国的龙飞船在降落时,会并排打开4个面积相对较小的主伞,而中国的神舟飞船,一般只有一个主伞。
不少人都觉得,返回舱在降落时,当然是降落伞越多越好,这样就能保证航天员能平稳的落地。
因此,有些人就认为中国的返回技术是落后于美国的。
那事实真是如此吗?
网络图片
当然不是。
其实,返回舱究竟使用何种降落伞,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高于低,只不过是在侧重点有所区别。
美国使用4顶降落伞,其最大的好处是在降落时,即便地面出现比较强烈的测风,也不会导致返回舱出现大幅度摇摆的情况。
简单来说,返回舱在着陆过程中的稳定性会更高一些。
网络图片
若是只是用一个伞的话,就可能会出现返回舱在空中摇摆的情况,事实上,神舟十六号返回时,很多网友就发现了返回舱摇摆现象。
当时,很多人都为航天员们捏了把汗。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技术就更好,因为多伞降落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弊端。
网络图片
那就是很容易出现各个伞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干扰,甚至是互相缠绕的问题,而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同样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
总的来说,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单伞降落和美国多伞降落在并没有真正的优劣之分,只是各自的选择不同而已。
网络图片
另外需要注意的,返回舱的重量不同,也是中美进行技术方向选择的重要依据。
比如,神舟系列的返回舱重量都不大,单伞是最经济、最安全的选择。
若有一天,中国准备发射更大型的飞船,自然也就会采取多伞降落的方式。
网络图片
如今,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在很多领域中,就连称霸太空数十年的美国也已经落后于我们。
因为,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要相信中国科学家们,他们的技术力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弱,未来还会更强,乃至取代美国的位置,引领全球技术方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