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相较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拥有显著更大的大脑,而这与一种特殊基因息息相关。最近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若将人类独有的基因ARHGAP11B转入普通狨猴的胚胎内,狨猴的大脑体积也会显著增加。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大脑进化中的奥秘。
转入人类基因,大脑显著增大
普通狨猴(Callithrix jacchus)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大脑相较于人类显得较为简单。然而,科学家们在此次实验中,通过将基因ARHGAP11B转入狨猴胚胎中,观察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经过101天的发育,狨猴的新皮层部分明显扩增,大脑表面甚至开始出现折叠,皮层板变得更厚,一些神经细胞的数量也显著增加。这是第一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发现这一基因能够引起新皮层的扩张。
人类新皮层的独特性
人类之所以能够拥有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智力,与新皮层的高度进化密不可分。新皮层是大脑皮层中最晚演化出来的部分,它的体积在大脑中占据重要比例,尤其在人类中更加显著。人类的新皮层体积是黑猩猩的3倍,并且拥有复杂的脑回和脑沟,这些特征极大增加了皮层的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使人类具备更强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基因ARHGAP11B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出现在约500万年前,那时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已经分道扬镳。此前的研究已证明,ARHGAP11B基因可以促进大脑形成更多的干细胞,显著增加大脑皮层的体积。在实验中,科学家曾将该基因转入小鼠的胚胎中,结果小鼠的大脑皮层干细胞增加了一倍,甚至发育出了类似人类的新皮层褶皱,这在其他哺乳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
人类大脑进化中的基因之谜
这一次对狨猴的实验,使科学家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了ARHGAP11B基因在灵长类动物大脑演化中的作用。实验显示,ARHGAP11B基因的引入不仅增大了狨猴的大脑体积,还使新皮层的厚度和折叠增加。这些变化和人类大脑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非常相似,说明这一基因可能在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大脑的快速进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皮层的扩展意味着更多的神经元和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这对于更高层次的认知功能,如复杂的思考、推理和语言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大脑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众多基因、蛋白质及小分子物质的协同作用。ARHGAP11B基因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科学家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揭示大脑复杂进化背后的更多谜题。
科技与伦理的思考
尽管这一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也引发了一些伦理方面的思考。将人类特有的基因引入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胚胎中,可能会对它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研究引发了关于如何在科学探索中保持伦理界限的讨论。科学家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审慎考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确保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目的都符合伦理规范。
结语
人类对自身进化之谜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从猿类到人类,从简单的工具使用到如今的高科技,都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巨大飞跃。而此次关于ARHGAP11B基因的研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脑进化背后的基因奥秘。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激动的成果,但关于大脑和认知能力的演化,我们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答。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揭示这些神秘基因的功能,为我们了解人类大脑的演化历程提供更多线索。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必须怀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科学与伦理并重,方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