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语言通货膨胀?其实是社交变了

 近来,一种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现象的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某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导致这些语言单位的原有含义和力度被削弱,进而影响有效沟通。如“哈哈哈”“好好好”“美美美”等这些重复性极高的语言表达形式看似生动,实则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表达力度,此外,语言通货膨胀现象会让交流者陷入自我编织的浅薄陷阱,如“文字失语症”、“文字讨好症”等等。

 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货币”,承载着思想与情感的流通。当某个词语被无限使用,其词义便如通胀中的货币搬贬值,情感表达也变得模糊与无力。

 探究语言通货膨胀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语言的低成本与高收益特性是重要推手。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一句“美女”“帅哥”“宝宝”便能轻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句“爱你”“谢谢”则能迅速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隔阂。这些低成本的语言投资,却能带来高收益的社交效果,促进线上社会资本的积累,如点赞、转发,也为线上线下资本的互动转换打下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会面临超出社交预期的社交任务,这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交焦虑。而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语言方式缓解了人们的社交焦虑,却也在无形中加速了语言的消耗。

 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让人与人的交流不再局限于线下,甚至当今大多数人的线上社交远远大于线下社交。人们对于语言的表达不断要求创新、新颖,因此,当一些词语不再满足人们新颖的表达需求时,人们必然会对其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通过人们的不断使用,会变得更加流行和普遍。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好滴”,但是因为其新颖的表达和语义的增加,它迅速流行于年轻人的社交语言中,渐渐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语,而人们渐渐淡忘了“滴”字原有的含义。

 心理学家塔瓦布在《界限》一书中说过:“我们因为过于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从而反过来限制了自己的身心自由。”在社交媒体发展迅速的时代,人们在交往时难免会有词不达意的时刻。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相比,大家无法从对话框里完整得到彼此真实的反应,少了些表情、姿态的传播也使得表达相对匮乏,了无生趣。在这样的情境下,善于为他人考虑者自然会通过表情包或语气助词、叠词等来让对方更能准确理解到自身的情绪。而懂得倾听的人在接收到对方花心思的消息时,自然也会给予对方同等的回馈,这也是出现“文字讨好症”的原因。

 面对语言通货膨胀的挑战,我们既要看到它带来的文字活力与创造力,也要警惕它导致的语言空洞与表达无力。在这个信息嘈杂的社会,我们更应该用心感悟对方的语言表达,准确领悟他人心意,让语言焕发原有的光彩与活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SBrfhBsz4LFNUcrbShM67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