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追溯个老话题。关于特斯拉的事故,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一定都有,仅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间就发生了20起跟突然加速有关的大事故。但在中国和美国发生过的各类官司,往往是以特斯拉胜出而告终。
在上百次事故的压力下,美国的技术机构NHTSA在一个月前推出了一个报告,是它历时三年时间,对以往5年间涉及特斯拉的956起事故进行的分析。当然,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美国的,对我们来说只能是参考。
先来说说这个NHTSA是谁:全称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也就是“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它的域名后缀是.gov,意思是政府机构,归属美国交通部。看看它的网站就能知道,美国所有上市车型的安全级别评分,就是这家机构评出来的,权威性毫无争议。
所以,NHTSA的报告,就是一锤定音的官方最终结论。
这个报告主要说的是:特斯拉的Autopilot设计有问题。Autopilot是特斯拉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名称,但是因为命名里带Auto这个词,让很多车主误以为是“自动驾驶”的意思,但实际上它只有“辅助自动驾驶”的功能。
NHTSA认为,就是因为这个命名的误导性,以及特斯拉在宣传上有意无意的暗示和引导,让很多用Autopilot驾驶车辆的人放松了警惕。在956起事故里,有全程数据可以分析的有446起,而这其中的143起是撞车事故。这143起事故中的109起,在碰撞之前其实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处置,驾驶者从发现危险到介入避免事故的时间窗口从两秒以上到十几秒不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因为Autopilot这个名字的误导而大意,这些碰撞大概率可以避免。
换句话说,这个辅助驾驶系统弱化了驾驶者下意识避险的本能,让他们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变得迟钝。不仅于此,Autopilot还会在驾驶者试图接管的时候表现出抵抗,而不是立即暂停驾驶辅助。
这项分析的一部分,其中211起碰撞导致了14人死亡,49人受伤。
这个报告的英文版在网上很容易搜到和下载,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之前我发过几期视频分析特斯拉在国内屡屡发生的刹车事故,后来国内又陆续出现了很多起惨烈的特斯拉撞车或失控的事故。当时我就有点质疑特斯拉引以为傲的“单踏板模式”,虽然它看上去只是能量回收的增强版,但是和传统意义的强化方式不一样,它的动能回收力度已经达到了事实上的刹车效果,这让很多车主在日常驾驶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专门踩刹车踏板就可以减速,久而久之,“单踏板”改变了普通人在驾校养成的肌肉记忆,所以才导致了很多无妄之灾的发生。
驾校给我们灌输的肌肉记忆是什么呢?是在需要减速的时候,右脚先从油门踏板上挪开,移到制动踏板上,并且踩下去的全套动作。
但是“单踏板模式”让这些特斯拉车主只需要把脚抬起来,车子就减速了,看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创新设计”,让懒人找到了知音,突破了汽车诞生以来一百多年的传统,但这一步简化却混淆了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最原始、最清晰的用途,让他们的大脑丧失了换踏板踩下去的下意识动作,误以为“抬起脚就等于刹车了”;但腿和脚又凭借肌肉记忆,指挥着车主、跳过大脑,在应该制动的时候,不自觉地踩下最不应该踩的加速踏板。
所以你看,这就是习惯了所谓的“单踏板模式”之后可能带来的隐患。
不说美国,即使国内很多特斯拉突然加速的案例,车主在被警察询问的时候都说自己“是老司机,肯定不会记错,确定踩刹车了”。但特斯拉提供的EDR数据却总是支持“刹车踏板没有被踩下”、反而是“油门踏板被踩到底”的结论。两边像这样的自说自话已经很多次了。
谁说了谎呢?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但因为特斯拉总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所以最后赢得官司的总是它。
所以我现在怀疑:有可能,两边都没说谎,只不过被改变的肌肉记忆欺骗了老司机的直觉,让他以为自己踩下了刹车但其实是踩下了油门踏板。如果这个假设能被证实,那么“单踏板模式”的设计无疑是罪魁祸首,需要被彻底地从车上清除掉。但目前,特斯拉对此不予理睬,毕竟这是它的一个大卖点。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也有动能回收装置,但是没有特斯拉这么重度,达不到快速减速的程度,所以带不来错觉。而且能量回收太重度,也会让车子出现明显的顿挫,影响舒适性,坐起来并不舒服。
虽然NHTSA迟来的报告和我对特斯拉的质疑说的不是一件事,但导致这两个问题的根源是相同的,那就是:一项所谓的“创新技术”,必须要经过非常严谨和全方位的试验才能用到车上。相比于在同行面前获得技术领先的口碑优势,驾乘者的生命更重要。
特斯拉在去年4月推出了一版OTA,提供了轻度动能回收的选项,至少车主有的可选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被动接受唯一的单踏板模式。这个补救措施的效果如何只有特斯拉有数据,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一年,特斯拉已经很少因为“突然加速”而闯祸上热搜了?
5月初发生在江西赣州的特斯拉翻滚事故,是因为躲避行人而失控的,不是加速失控。
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曾经的质疑和分析是对的?挑战百年汽车技术传统的所谓“创新”,社会代价太大了,需要三思而行。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