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之中
华人是最初却不是最后的目标客户
“华人”是一个标签,背后既有割舍不掉的文化根基,也连接着身在海外的整个群体。对于本地生活服务这样强本地化的行业而言,“华人”创业者、“中国公司”很难从身份认同和品牌的角度在异地打出优势,但如果能够认知和利用好这层身份的特殊性,仍有机遇存在。
在本期专访中,受访人们都提到了华人身份的利弊。首先,作为华人,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可以优先接近当地的华人群体,将他们发展为最初的用户,并以此作为创业的第一阶段做好基础的业务。相似背景、相同语言的华人即是消费者,也是提供服务的员工、合作商,企业和他们的沟通的门槛较低,更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习惯。
其次,海外“华人”一般由移民、留学生和务工人员组成,这三类人具体来看,根据居住海外时间的长短和代际差异,实际的习惯和对中国企业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避免刻板印象,非华人与华人仅是身份上的区分,并非决定其思维和习惯的绝对要素。
最后,华人群体在海外市场的占比有限,若仅作“中国式”的产品和服务,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将面临“触顶”的困境。因此,一些企业从一开始就将自身塑造为全球化品牌,面向本地普遍用户制定主营产品和服务中,仅在业务沟通、渠道合作时抓住华人的优势;一些企业将华人作为客户基础,以增加商品种类、服务类型的方式来拓展非华人客户,从而实现增长。
人工智能持续升温
本地生活服务会有哪些新玩法?
在本期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预测人工智能将对本地生活行业产生影响。从一方面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推动更多智能技术运用,推动线上本地生活服务软件功能创新,比如智能场景、智能交互机器人等,实现路径优化,比如规划配送员路线、优化送餐顺序、优化产品推荐机制等。这样一来,企业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拓展出新的产品,实现降本增效。
从另一方面看,人工智能可能影响仓储、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产业链各端的工作方式,也有可能用于用户消费习惯分析,这将重塑人工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应用的广度,实现商家、消费者、平台方。
总体而言,目前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预期乐观,技术将驱动创新,但核心商业价值仍在人为。正如饭团创始人吴乐平所说,人工智能是本地生活服务发展中的辅助性工具,未来的本地生活服务肯定是更让人舒服的。本地生活服务这一门“人”的生意,从人的需求而起,注重人的互动,终究需要回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经营逻辑上去。
会油
您身边的生活平台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