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看大变化,数字重庆在身边。当数字化的风吹到了考古界,如今的文物保护用上了哪些新技术? “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在重庆市南岸区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正式开幕,这是我国首次以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为主题的大型场景展。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映入眼帘。它是我们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被誉为西南地区的“汉代第一碑”。通过导入石碑初始化采集数据文件,对需识别与修复区域进行定位,提取区域图像特征并进行微痕分割,利用虚拟修复及文字识别算法,完成石碑虚拟修复及文字的识别。
走进展区,三块系统演示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系统研发专家李林浠介绍,该平台是从文物安全风险动态识别、预测预警理念出发,基于“风险源识别、风险行为感知、处置策略推理、智能调度、事件反馈”的文物安全闭环管理流程,构建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下的全国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全国文物安全综合态势和具体文物保护单位要地文物安全态势。全国文物安全监管平台、观众客流采集与分析系统、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防控管理服务平台三大系统分别从大环境、小环境和微环境对文化遗产及文物环境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采集与分析,为文博单位作风险研判、决策下达等提供支撑。
水下考古一直是考古界的“重难点”。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中国考古01号”船。
据悉,“中国考古01号”船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具备水下考古作业平台、潜水安全应急平台、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平台、海上作业人员修整平台、后勤保障平台等五大功能,集考古作业、文物保护、宣传展示和后勤保障于一体,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专业设备、装备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自2014年下水后,已先后赴辽宁、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执行20个水下考古重大项目。
除“中国考古01号”船,值得一提的还有“探索一号”科考船,它可以作为综合性通用大洋深海科考平台与装备试验验证平台兼顾深海工程作业,同时是“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支持母船,具有独特的“三位一体”能力,支撑我国海洋科考和海洋战略的实施。“深海勇士”号潜水器累计下水已经超过600次,水下的深度可以达到4500米,为我国水下考古立夏过“汗马功劳”。
文物保护设备当中的数字含量,为大众感知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的打开方式,也为文化遗产赋予了新的生命,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文物保护装备对文物事业的综合保障能力和支撑服务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上游新闻记者 吴嘉雯 邹飞 李婉姣 何闯 刘玲 侯佳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