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
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王志强)近年来,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要求,认真谋划布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资源保障,全面加快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构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全市5G基站达到4213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0.75个,实现了乡镇以上及农村热点地区5G网络全覆盖,大型商超、交通枢纽、三甲医院、高校等重点场景室内覆盖。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3.7万户,光纤到户占比98.5%,基本实现市、县城区千兆覆盖,农村区域实现百兆以上覆盖。持续推进市大数据中心建设,现有物理机35台、生成云主机1076台,存储总量达673TB,先后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库三个核心基础信息库,平稳运行600余项交换任务,有效保障了数据交换及共享。
融合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推动各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行业发展进程。陕西—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我市境内全长约95.1千米,投资近6.9亿元,目前正积极配合省电力公司实施项目。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6161辆,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4478个,车桩比达到3.6∶1,2022年居全省第3位。2022年以来,落实省级补助资金2221.6万元,涉及18家运营商69个充电站。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期已完成软件超市、解决方案、供需对接等12个模块功能建设,累计入驻企业1550家,提供SaaS软件51款、解决方案42个,发布工业品1784个、供需对接320个、惠企政策42条,通过平台推动上云和数字化改造企业160余家。平台二期改造提升正在实施,底座迭代和政策计算器开发已完成,工业数据库进入测试阶段。戴卡轮毂、国投金城冶金、义翔铝业、宏鑫新材料等企业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搭建了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高效配置,有效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郑州大学合作共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已谋划建设7个中试基地及产业化项目,NPR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组建成立综合性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平台,谋划建设关键金属、杜仲、苹果等平台载体8个,联合企业组建了3个创新联合体,服务企业200余家。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基地、砷基新材料中试基地入选省级中试基地名单,实现“零”的突破。三门峡“智慧岛”成功获得省政府授牌,成为全省首批15家挂牌的“智慧岛”之一。目前,全市建设创新平台总数达到689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54个、市级527个。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