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原型是最简单的好吧! #Tlog/iSpiik快记
原型产出的基础一定是有了明确的路径方向、合理的底层架构建设、核心能力抽象、资源排布,到了原型输出阶段,简单点的可以看作是给机器人添加皮肤。
最近两年的时间也是自己快速飞进成长的时间,当初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中观的框架套路。尽管选择的环境不一定是最优,但也一定是所处约束下的不二之选了。
清晰记得两年前经常早上不到7点就奔到空无一人的公司,干什么?那时候在纠结交互,表现层的东西。内心想法是由表及里,或者说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回头评价自己的成长,更愿意叫做自我救赎式的成长。那段时间家里和工作都在一个瓶颈爬坡阶段,但是还是顺利的度过了。原型-功能价值评价-底层逻辑-数据建模-系统生态,数据是血液,产品更是血肉之驱+灵魂大脑。
过来了就是过来了,站在今天往回看,一切发生的那么疯狂,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应当。不是努力造就了什么,二是残缺的认知地图进行了补全。
面由心生,一个产品也是一样,长什么样子是有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看待什么决定的。为什么这样想、做、看,又是有我们自身的资源、能力决定的。再往下又是由我们的核心驱动决定的。
数字世界的数据冷冰冰的摆在那里,意义是被有意识的人、组织所赋予的,场景功能是实现意义的路径。宏观的视野里面,大家各有个的生态位置,中观的网络中大家彼此关联、依赖、影响,微观的实现上都朝向核心目标和意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