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写的作文内容是什么吗?忘了?没关系,以后到区块链上或许能找到。
谈到内容产业,不得不提到近两年火热的微信公众号和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一系列“算法型”平台,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内容产业产值为3823亿。
而刚刚过去的2017年尽管还没有较全面的数据公布,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这个市场必定有了另一个量级的增长。
围绕着内容产业的经济包括影视直播、综艺、游戏、动漫、文学等,而这几年内容产业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如从最初的纸质传媒过渡到网络自媒体,从单纯的知识分享到知识打赏。
可以说这两年也是内容创业者的第一个春天,但是,在繁荣之下仍然有几个问题令人唏嘘,包括版权问题、收益分配问题、不知名者难以靠内容获得收益的问题,他们就像互联网时代到处造假的消息一般,如影随形。
而成就了信息互联的互联网革命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直到价值互联的区块链出现,才让这个产业有了能够重新焕发活力的底气。
版权之争:真假美猴王
如果说内容创业者也是一群科学家的话,那么他们创作的字画、拍摄的视频便是他们的“专利”,只不过这些“专利”中大多得不到认可,毕竟谁会为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去申请一项专利呢?
单不说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带来的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无论是字画还是音乐视频,大多时候只能是像“真假美猴王”一样常人难以判别真假。
譬如在去年2017年10月,AI财经社发布反侵权公告,称“我们每个字的成本价已经达到20元”,而事件的矛头直指46家媒体机构,其中不乏一些在中国香港、美国上市的传媒巨头。
起诉原因是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商业化转载,在起诉的媒体机构中,索求赔偿均为每篇一万元。
而该事件还仅仅是内容产业领域的一个小缩影。
而版权问题的核心是创作者对内容的确权,所以,区块链的“上链”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将内容数据化后上传到一个区块链平台上,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保证该创作者对内容的所有权。
简单来说也可以看成为类似于专利保护一样的操作,但是相对成本来说可以省时省力。
平台“经纪人”:此路是我开
既然是内容创作必然需要一个分发平台,类似于早年间向《读者》《故事会》投稿一样,由他们来作为内容的发行方。
发展到现在就是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和各大音乐视频网站一样,尽管许多内容创作者通过这些平台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仔细琢磨会发现这些平台所扮演的角色就像另一种“经纪人”,虽然能帮助创作者成名,但是收益最大的却是他们。
所以,有人希望能改变这样的现状,以区块链“去中心化”为首的口号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虽然平台的存在却是加大了内容创业者成名的概率,说白了就是可以获得免费的“流量关注”。
但是,自互联网时代以来,这些平台越来越多,还不仅仅局限于内容产业。
只不过,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本就收益微薄,如果还要给予平台分成,到手的恐怕只有“虾兵小鱼”了。
热搜:没名气还想上位
虽然有人将“二八定律”称为工作生活中的一个铁律,但是在内容产业中,任何一个创作都是灵感的爆发和思想的凝聚,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视频、每一首歌都值得被倾听和对待。
但是,现阶段的问题是,早期流量巨头们瓜分了现在绝大部分关注度,使得许多处于尾部的内容创业者叫苦连天,这也是平台“经纪人”存在引起的一个问题。
所以,在内容产业也存在一个灰色空间,不单单指微博热搜,还有其他平台不给钱就不让上的诡异原则。
我们将区块链的出现也称为“利基市场”或者“长尾市场”的一个机遇,也有人称为“个体的全新赋能”。
虽然听起来有些假大空,但是回望互联网时代这样的赋能已经开始了,只是随着平台的诞生再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而今,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一个节点,并且让每个人的节点都变得与众不同。
内容创业者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创作自己的“产品”,真正践行微信那句“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内容产业往小了说是一段文字或者一句话,但是往大了说你会发觉它包含了娱乐、游戏、影视这几个万亿级市场规模的产业。
如果说在AI时代到来后人类还能与机器抗衡的有什么,或许也只有内容创作了,但是,在此之前活着比活下去更重要。
对普通人而言大谈区块链革命的益处可能显得“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是,如果某一个你说的某一句话、打的某一段文字都能被当做“文物”永远被记载,且不会被人篡改消除,那便是最好的证明。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