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oken的类型
从Token对应的架构来看,可分为:
1)协议层的Token,如BTC,ETH,EOS等;
2)应用层的Token,如KCASH,BAT,SNT等
从Token的应用场景来看,可分为:
1)货币价值:映射传统货币价值,如USDT,DGD,DAI
2)使用价值:使用协议和上链的权限,如同用户的通行证,如BTC,BAT,ETH等
3)燃料价值:“挖矿”、表决、改变协议和区块链网络的权限,如公司员工的通行证,如MKR,EOS(使用POS的公链Token都具备此种属性,例如ETH从POW转向POS后)
由上可见,
1)Token往往具备多重属性,如ETH是2+3,BTC在许多场景下是1+2;
2)一些Token只是勉强跟区块链的价值沾的上边,如目前中心化交易所发的Token,勉强算是有2;
3)2+3是主流Token的未来,这其实也是法币在当下世界这一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使用产品和服务的通行证,政治上的影响力);1则是“区块链世界”锚定、映射法币世界的媒介。
二、Token商业模式
模式颠覆:全方面的去中心化
1)以下是Token经济的商业模式画布。
实际上,在纯粹的Token经济中,传统商业模式画布已经不适用了。
2)客户-企业-雇员关系透明与扁平,几乎被消融了边界,用户和雇员通过持有Token类似股东,企业与用户在社群中活跃地沟通。可预见在区块链领域,我们将面临“企业之死”,企业的角色被基金会、去中心化的社群替代。
3)Token经济的另外一大特点是资金的极致流动性。在资金链上游,传统VC模式被“自金融”颠覆,类似于自媒体之于传统纸媒。在资金链下游,Token使得成本和收益都上百倍地更加分散、流转速度更快。
动力机制:网络所有权效应
1)Token经济模式中,传统的网络效应转换为“所有权的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 —》network ownership effect)。通过持有Token,区块链这一P2P网络的多边网络效应带来的巨大收益,不再仅为平台方独享,而可以为该网络上的所有用户(尤其是早期用户)共享。
2)Token经济的反身性是区块链项目启动初期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某公链做得不错,使Token价格上升——越多人看好该项目而购买Token,或者投入开发社区,使得该项目发展得更好——加入该网络的人更多,推动Token价格进一步上升。由于开发者与早期用户对这种反身性的认识,所以他们会积极参与该项目——尤其是早期用户。这种反身性极大降低了网络效应形成的初始成本。
3)这种反身性也导致了局部的社群化,整体的去中心化。当用户同时也是共建者和投资者,用户的粘性,更替网络的机会成本,都会高得多。在每个有竞争力的公链社区中,都有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的社区成员,他们会坚决为自己的公链站队。而区块链的开源体质、动不动就分叉的本性,也让某个公链大一统更加不可能。我们将看到的格局不是中心化,也不是分布式,而是若干个社群分占山头的去中心化(V神对“去中心化”的类型划分)。
这可以推断出两个结论:
a)中间层/跨链协议会有不亚于公链协议的价值。
b)垄断带来的单一定价权和巨大收益将不复存在,价值天平更倾向个体。“某个区块链公司可能颠覆一个上百亿美金的传统公司,但这个公司可能只值几个亿。”(邵亦波语)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