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快速发展,沿着产业链的相关产品需求也在增长。
凯美特气(002549.SZ)3月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1.91亿股公司股份,预计募资不超10亿元,用于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项目、福建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30万吨/年(27.5%计)高洁净食品级、电子级、工业级过氧化氢项目。
不过,凯美特气主营收入主要源自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是国内食品级二氧化碳龙头,为何定增投资电子特气呢?
早年市场化改革,国内剥离了石油石化系统中的“三产”,而之后剥离出来的资产就形成了凯美特气的家底,公司也经过多年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后,最终于2011年上市。
凯美特气主要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其产品质量远高于GB/T23938-2009标准,完全符合国际食品添加剂JECFA食品级标准。趁着可口可乐来中国开拓市场,急需大量高质量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这成了公司突破市场的关键。
随后,凯美特气顺利通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认证,成为策略供应商,后续也成为哇哈哈、屈臣氏、百威啤酒、青岛啤酒等知名饮料厂商,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工业企业的供应商。
不过上市之后,凯美特在食品级二氧化碳这个老业务上,虽然也实现了业绩增长,但没有大的突破。据财务数据显示,其年营业收入在2018-2020年期间平均仅为5亿元左右,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净利润也只是处在7000万-9000万元范围内。
同时凯美特气2021年年报披露,其主要客户名单没有明显变化,也说明其产品的下游应用方向基本也没有大的突破。
当然,导致凯美特没有大的突破,本质上来看可能还是受限于对上游石化企业的依赖。毕竟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集中于上游大型石化企业,公司与上游石化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共生关系。凯美特气生产所需的二氧化碳,受到上游石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制约,譬如例行停车检修、事故造成的临时性停车等等。没有了原料来源,凯美特气也只能被动停产。
此外,若石化企业调整原料气的价格,也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公司业务受否受上游石化企业的影响这个问题,钛媒体APP已向凯美特气发出致电,但截至发稿公司方面未进行回复。
高毛利的新方向--电子特气
从公布的这份定增公告来看,凯美特气已将电子特气作为后续发展重点,并且公司认为未来或将给其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际上,凯美特气于2013年开始,着手向电子特气赛道转型,2020年7月,子公司岳阳电子特气一期获得生产许可,其设备全部由海外进口,技术承接林德气体,后来还进入了法液空、太阳日酸等气体巨头的供应链。可见这次定增投资方向也是符合公司的预期的。
为何是电子特气?
首先,电子特气确实也给凯美特气业务带来了实质性的增长。
从财务数据看,2021年收入一下增长至6.7亿元,净利润1.4亿元,这主要也是得益于特种气体的放量。比如,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电子特气订单总销售额达2.57亿元,约为2021年全年订单金额的13倍,增速迅猛并驱动公司业绩。
其次,电子特气行业有着超高的毛利率。2022年上半年报显示,凯美特气年收入结构中,液体二氧化碳占比31.5%,燃料类产品占比接近25%,氢气占比22%不到,特种气体18%,空分气体4%。其中,特种气体的毛利率最高,高达85%,液体二氧化碳和燃料类产品毛利率大致44%-46%,氢气只有20%出头。
曾经有位凯美特气有关人士告诉媒体。“电子特气认证还没下来,主要通过第三方进行销售,如果公司直接销售,毛利率会更高。”
电子特气业务毛利率之所以这么高,原因在于行业壁垒高。国内市场基本上由海外龙头公司主导,海外大型气体公司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见电子特气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电子特气作为半导体产业的“血液”,电子特气的国产化将大幅降低中国芯片制造商的制造成本,提高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竞争力。
电子特气的纯度直接影响IC的性能、集成度、成品率,电子特气占IC制造材料成本的约20%,电子特气的价格影响IC的市场竞争力,所以电子特气是IC制造关键材料之一。
根据Techcet,预计2022年全球电子气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亿美元,其中特气约50亿美元,电子大宗气体20亿美元。
在市场需求上,未来随着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不断增长,国内的电子特气行业未来几年也可能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同时在“十四五”自主可控政策指引以及晶圆产能东移下游扩产需求带动背景下,未来随着国内下游晶圆厂产能扩充、制程升级以及全球面板产能不断向大陆转移,有望对我国电子气体需求带来持续强劲的拉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翟智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