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主从复制在缺省情况下从库的relay logs会在SQL线程执行完毕后被自动删除,但是对于MHA场景下,对于某些滞后从库的恢复依赖于其他从库的relay log,因此采取禁用自动删除功能以及定期清理的办法。对于清理过多过大的relay log需要注意引起的复制延迟资源开销等。MHA可通过purge_relay_logs脚本及配合cronjob来完成此项任务,具体描述如下。
由于能力有限,系列文章难免会存在错误或者遗漏,如果您有任何建议,可以私信给“悦专栏”公众号,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反馈。
使用过 Mysql mha 的都知道,为了确保在故障切换的时候,有尽量多的数据用于恢复,mha 是建议关闭 relay_log 自动清理功能的
上一篇mysql面试的文章之后收到不少朋友的意见,希望深入讲讲复制、日志的格式这些,今天,我们就来深挖一下mysql的复制机制到底有哪一些,以及binlog和relay-log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主从复制是指将主数据库的DDL和DML操作通过二进制日志传到从数据库上,然后在从数据库上对这些日志进行重新执行,从而使从数据库和主数据库的数据保持一致。
读写分离,简单地说是把对数据库的读和写操作分开,以对应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主数据库提供写操作,从数据库提供读操作,这样能有效地减轻单台数据库的压力。
mysql主从 # 主mysql启动 docker run --privileged=true -d -p 3307:3306 --name='mysql_master' \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v /opt/mysql_master/log:/var/log/mysql \ -v /opt/mysql_master/data:/var/lib/mysql \ -v /opt/mysql_master/conf:/etc/mysql/conf.d mysql
sudo docker run -p 3307:3306 --name main_mysql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d mysql
新建主服务器容器实例3307 docker run -p 3307:3306 --name mysql-master \ -v /mydata/mysql-master/log:/var/log/mysql \ -v /mydata/mysql-master/data:/var/lib/mysql \ -v /mydata/mysql-master/conf:/etc/mysql \ -e MYSQL_ROOT_PASSWORD=root \ -d mysql:5.7 进入/mydat
--remove_dead_master_conf意思为当发生切换后,老的主库信息会从配置文件删除
状况描述: 今天登录一个MySQL数据库slave节点主机发现/var/lib/mysql下存放大量的mysql-relay-bin文件,最早的文件创建日期甚至是2018年,我记得在slave库同步完master的日志操作记录后,会删除这些文件(默认设置不会删除,我记错了),于是便查看了slave库的状态,发现如下报错:
中文无法插入,详见docker mysql设置编码,修改编码后,一定要重新建库建表测试。
reset master、reset slave与reset slave all 今天测一测这几个参数,首先说下测试环境:
我们根据上面的拓扑建立主从关系,11.12.14.30采用半同步,11.12.14.39采用异步
我们要使用docker搭建一个mysql的主从复制,那么就相当于要创建两个容器,一个是主的,一个是从的
原理:主从复制是指一台服务器充当主数据库服务器,另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充当从数据库服务器,主服务器中的数据自动复制到从服务器之中。对于多级复制,数据库服务器即可充当主机,也可充当从机。MySQL主从复制的基础是主服务器对数据库修改记录二进制日志,从服务器通过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自动执行更新。1、新建主服务器示例3307docker run -p 3307:3306 --name mysql-master \-v /mydata/mysql-master/log:/var/log/mysql \-v /mydat
MySQL主从复制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本教程将介绍如何搭建MySQL主从复制。
Relay log 类似 binary log,是指一组包含数据库变更事件的文件,加上相关的 index 和 mata 文件,具体细节参考 官方文档 。在 DM 中针对某个上游开启 relay log 后,相比不开启,有如下优势:
# 1.原理 master的I/O线程将数据写入binlog中; slave的I/O线程从master的binlog中读取数据,写入自己的Relay_Log_File日志中; slave的SQL线程从Relay_Log_File日志中解析sql,完成数据的复制。 # 2.应用场景 从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的实时数据备份 主从服务器实现读写分离(主写从读),从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 把多个从服务器根据业务重要性进行拆分访问(从服务器根据业务进行拆分) # 3.master主库配置 修改my.cnf [root@loc
进入/mydata/mysql-master/conf目录下新建my.cnf(上面启动容器实例指定的路径)
大家好,咱们前面通过十篇的文章介绍了docker的基础篇,从本篇开始,咱们的《docker学习系列》将要进入到高级篇阶段(基础篇大家可以查看之前发布的文章)。
在上一期《时区信息记录表|全方位认识 mysql 系统库》中,我们详细介绍了mysql系统库中的时区信息记录表,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系列第七篇《复制信息记录表|全方位认识 mysql 系统库》,下面请跟随我们一起开始 mysql 系统库的系统学习之旅吧!
命令解读: docker run :创建并运行一个容器 –name : 给容器起一个名字,比如叫做abc -p :将宿主机端口与容器端口映射,冒号左侧是宿主机端口,右侧是容器端口 -d:后台运行容器 -e:环境变量,如密码什么的 -v:挂载一个数据卷到某个容器内目录,上面分别配置了日志、数据、配置的数据卷
MHA服务有两种角色, MHA Manager(管理节点)和MHA Node(数据节点)
二进制日志文件并不是每次写的时候都会同步到磁盘,当发生宕机的时候,可能会有最后一部分数据没有写入到binlog中,这给恢复和复制带来了问题。当sync_binlog=1表示每写缓冲一次就同步到磁盘,表示同步写磁盘的方式来写binlog。也就是说每当向MySQL提交一次事务,MySQL将进行一次fsync之类的磁盘同步命令来将binlog_cache的数据强制刷到磁盘中sync_binlog的值默认为0,sync_binlog=0时表示采用操作系统机制进行缓冲数据同步。采用sync_binlog=1时,会增加磁盘IO的次数,会影响写入性能。sync_binlog=1时,并不是100%安全,会存在相应的问题。比如说使用Innodb引擎时,在一个事务发出commit前,会将binlog立即刷到磁盘中。如果这时候已经写入到binlog中,但是还没有提交就已经挂了,那么MySQL重启时,会将通过Redo log、Undo log将这个事务回滚掉,但是binlog已经记入了该事务信息,不能回滚掉。所以我们需要设置innodb_support_xa=1确保MySQL服务层的binlog和MySQL存储引擎层的Redo log、Undo log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GTID即全局事务ID (global transaction identifier), 其保证为每一个在主上提交的事务在复制集群中可以生成一个唯一的ID。GTID最初由google实现,官方MySQL在5.6才加入该功能。mysql主从结构在一主一从情况下对于GTID来说就没有优势了,而对于2台主以上的结构优势异常明显,可以在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切换新主。使用GTID需要注意: 在构建主从复制之前,在一台将成为主的实例上进行一些操作(如数据清理等),通过GTID复制,这些在主从成立之前的操作也会被复制到从服务器上,引起复制失败。也就是说通过GTID复制都是从最先开始的事务日志开始,即使这些操作在复制之前执行。比如在server1上执行一些drop、delete的清理操作,接着在server2上执行change的操作,会使得server2也进行server1的清理操作。
之前很多小伙伴想知道MySQL主从复制的配置步骤,今天它来了。带着你可能碰到的各种异常来了。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纵语句,用于添加、删除、更新和查询数据库记录,并检查数据完整性,常用的语句有select、update、insert、delete
在项目初期,我们部署了三个数据库A、B、C,此时数据库的规模可以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为了将数据做到平均分配,我们在Service服务层使用uid%3进行取模分片,从而将数据平均分配到三个数据库中。
本文主要介绍mysql 5.7主从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地址 模块 版本 下载地址 mysql 5.7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libaio(可选) 0.3.110 http://ftp.altlinux.org/pub/distributions/ALTLinux/Sisyphus/x86_64/RPMS.classic//libaio-0.3.110-alt1.1.x86_64.rpm net-tools(可选) 2.0.22 htt
本案列我测试过4个版本: percona Mysql 5.7.14 官方社区 Mysql 5.7.17 percona Mysql 5.7.19 percona Mysql 5.7.15 其中percona Mysql 5.7.14和官方社区 Mysql 5.7.17有这个问题。其他版本未知
主从配置其实蛮简单的,主从配置也叫热备,热备就是在数据库启动的情况下实时对数据进行备份,相反对概念叫冷备,就是在数据库停止对时候对数据进行备份。
(1) 错误日志log_error:记录MySQL服务的启动、运行或停止MySQL服务时出现的问题
问题背景:在配置好的mysql主备环境上,正常运行状态下,两台服务器断电,上电后报错如下:
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一直承担着压舱石的角色。互联网应用的高并发、海量数据使得数据库的负载越来越重,这在数据大集中的情况下愈发明显。而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唯一的“单点”,稳定性、可用性是首先要保证的目标。这里的单点并不是指数据库没有高可用方案,而是因为数据库只要涉及到数据的复制就一定是有状态的,有状态的应用更加难以运维,并且在遭遇异常时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切换。
MHA是众多使用MySQL数据库企业高可用的不二选择,它简单易用,功能强大,实现了基于MySQL replication架构的自动主从故障转移。本文主要描述MHA的日常相关操作,同时给出了关于MHA的相关连接,供大家参考。
使用VMWare创建两台centos7系统的虚拟机,安装数据库服务,并将两台数据库配置为主从数据库模式(master和slave)。配置完成后,在从节点,执行show status slave\G查看从节点的复制状态。将查看从节点服务状态的返回结果以文本形式提交到答题框。(数据库用户名root,密码000000;关于数据库的命令均使用小写)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高可用,采用双主双从架构,两台主库,分别将对方作为自己的master,自己作为对方的 slave 来进行复制。
最近处理的小问题很多,我就拿出来几个,简单和大家说一说。我就分为三个方面,硬件问题,Oracle表空间迁移,MySQL断电恢复 首先是硬件问题。 如果看到下面的系统日志,就会发现早在2014年就出现了一些警告和问题,随后看似已经修复了部分,但是实际情况是这台服务器的电源已经坏了一个,另外一 个已经快扛不住了。但是通过这些信息就很难读到之前的问题,因为问题已经过去了好久,一直没有问题,应该就是没有问题吧,或者之前的人已经处理了吧,如果 这样想,是一种乐观的方式。 最好还是做一些确认,我就是那么想的,然后在某一
随着公司站点的发展,用户和访问量日益增加,经常会出现数据库主从出现延迟的情况,例如,用户在点击充值页进行充值时,经常会出现充值不到账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对数据库进行排查,发现,磁盘IO极不稳定,iowait也很高,%util一直在90左右,这说明产生的I/O请求很多,IO已经满负荷,磁盘IO存在瓶颈。所以需要加一块SSD盘,来提高IO处理速度。
今天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某个服务器的从库由于磁盘问题,产生了延迟,而监控和报警没有发觉,没有报警提示,当我清理磁盘之后,发现一个问题,从库已经无法落后主库24个小时了,好的一点是主库的binlog文件都还在,但是从库应用relay-log的速度小于relay-log的生成速度,所以导致这个从库的SBM(second behind master)一直缓慢上升,想了半天没有好的办法,最终通过设置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的方法暂时得到缓解。关于mysql中的这个参数,之前简单做过一些了解,今天看了下官方的手册,大概翻译如下:
本文使用MySQL原生支持的主从同步机制,详细记录了配置步骤及运维操作方法,可供大家直接参考、使用。
准备两台服务器,一主一从。 IP 服务ID 角色 192.168.1.110 110 master 192.168.1.111 111 slave Mysql主从软件版本尽量保持一致 配置主数据 修改配置文件 > vim /etc/my.cnf [mysqld]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要给从库同步的库 binlog-do-db=rumenz #不给从机同步的库(多个写多行) binlog-ignore-db=my
MySQL主从复制涉及到三个线程,一个运行在主节点(log dump thread),其余两个(I/O thread, SQL thread)运行在从节点:
本案例是我真实遇到过的一个坑,也在前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当时也是非常纳闷,其实知道原因后只能说为什么会这么坑。
大多数人都很清楚,在高并发的时候,如果所有的数据库操作都只通过一台数据库来操作,那数据库很大程度可能出现宕机,而宕机就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并发量高的情况下一般会使用主从同步来实现读写分离。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围绕主从同步实现读写分离这个主题去讲解。我们其实在Redis专题中也有提到过主从同步的概念,现在我们可以先看下主从同步和读写分离的具体概念。
一、MHA介绍 MHA(Master High Availability)目前在MySQL高可用方面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它由日本DeNA公司youshimaton(现就职于Facebook公司)开发,是日本的一位 MySQL专家采用Perl语言编写的一个脚本管理工具,该工具仅适用于MySQLReplication(二层)环境,目的在于维持Master主库的高可用性。是一套优秀的作为MySQL高可用性 环境下故障切换和主从提升的高可用软件。在MySQL故障切换过程中,MHA能做到在0~30秒之内自动完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