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配置IP # 改对应网卡配置IP ifconfig eth0 10.120.16.82/24 # 配置默认路由 route add default gw 10.120..16.1 #利用route...命令配置路由 如将192.168.20.X 的ip路由到192.168.20.254网关 route add -net 192.168.20.0/24 gw 192.168.20.254 #删除路由...route del -net 192.168.20.0/24 gw 192.168.20.254 2 上面用命令行配置的IP在设备重启后,不会得到保存,如果在下次重启保存配置的IP等设置,需要将其写到配置文件...那么往/etc/rc.local中写入ip的配置命令,即可 ifconfig eth0 10.120.16.82/24 route add default gw 10.120.16.1...2.2 通过修改系统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XXX 例如配置eth0 利用vi修改如下 DEVICE=eno1 BOOTPROTO
保存和退出 2. 删除命令 3. 复制、移动、跳转 4. 替换、查找字符 5. 撤销和重复 6. 其他命令 声明:以上教程参考了於岳老师的《Linux命令应用大词典》一书。...碎碎念(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直接跳过该部分,直接看命令) Linux下一切皆文件,所以需要强大的文本编辑器,而vim就是Linux上一个功能强大且使用广泛的文本编辑器。...保存和退出 :q! # 不保存文件,强制退出vim,若退出报错,直接用这个命令即可。 :q # 不保存文件,退出vim。...:wq # 保存文件,退出vim,w(write), q(quit)。 :wq! # 保存文件,并强制退出vim。 :w # 保存文件,但不退出vim。...# 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命令历史 ZZ: # 保存退出 ZQ # 不保存退出 2. 删除命令 简单的删除跟word操作一样。
在末行模式下,若在用此命令退出Vi时,返回到shell;若当前编辑的文件没被修改过,输入命令 :wq Vi将先保存文件,输入命令 :w Vi保存当前编辑文件,输入命令 :x 该命令的功能同命令模式下的ZZ...命令功能相同,连按两次大写字母Z,编辑文件没有被保存,然后Vi并不退出, 在命令模式中,则Vi保存该文件后退出。...newfile 否则可选择另外的文件名来保存当前文件,若当前编辑的文件曾被修改过,但并不退出,若用户就是不想保存被修改后的文件而要强行退出Vi时, 在末行模式下,则Vi直接退出, 返回到shell,若newfile...to overrides) 提示用户该文件被修改后没有保存,可以再给编辑文件起一个新的文件名,输入命令 :q 系统退出Vi返回到shell,继续等待用户命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命令 简单说明 :w 保存编辑后的文件内容,但不退出vim编辑器。这个命令的作用是把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启动vim时指定的文件中。 :w! 强制写文件,即强制覆盖原有文件。...:wq 保存文件内容后退出vim编辑器。这个命令的作用是把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启动vim时指定的文件中,然后退出vim编辑器。另外一种替代的方法是用ZZ命令。 :wq!...强制保存文件内容后退出vim编辑器。这个命令的作用是把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强制写到启动vim时指定的文件中,然后退出vim编辑器。...强制退出vim编辑器,放弃编辑处理的结果。如果确实不需要保存修改后的文件内容,可输入“:q!”命令,强行退出vim编辑器。 :w filename 把编辑处理后的结果写到指定的文件中保存 :w!...filename 把编辑处理后的结果强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覆盖现有文件,并退出vim编辑器。
使用vim命令打开一个文件: 例如,打开openwrt系统下的system配置文件 vim /etc/config/system 内容如下: config system option...list server '3.openwrt.pool.ntp.org' 如果想要编辑该文件 按i键或者a键进入插入模式,这个时候左下角显示–INSERT– 编辑完成之后 按Esc键退出到命令模式...然后进入保存或者不保存的退出操作: :w —- 保存,不退出 :w!...—- 强制保存,不退出 :wq —- 保存,退出(或者是:x) :wq! —- 强制保存,退出 :q —- 不保存,退出 :q! —- 不保存,强制退出 :e!...—- 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命令历史 如果是非正常关闭编辑器 再次vim该文件的时候会出现以下情形: E325: ATTENTION Found a swap file by the
保存命令 按ESC键 跳到命令模式,然后: :w 保存文件但不退出vi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file中,不退出vi :w! ...强制保存,不推出vi :wq 保存文件并退出vi :wq! 强制保存文件,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强制退出vi :e! 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
按ESC键 跳到命令模式,然后输入: :w - 保存文件,不退出 vim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 file 中,不退出 vim :w!...-强制保存,不退出 vim :wq -保存文件,退出 vim :wq!...-强制保存文件,退出 vim :q -不保存文件,退出 vim :q! -不保存文件,强制退出 vim :e!...-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3031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1.进入文件 vim 文件名(vim test.txt) 2.编辑完成之后,按ESC键 跳到命令模式(命令前面冒号是必要的): :w 保存文件但不退出vi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file中,不退出vi :w!...强制保存,不推出vi :wq 保存文件并退出vi :wq! 强制保存文件,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强制退出vi :e!...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446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在命令模式中,连按两次大写字母Z,若当前编辑的文件曾被修改过,则Vi保存该文件后退出,返回到shell;若当前编辑的文件没被修改过,则Vi直接退出, 返回到shell。...在末行模式下,输入命令 :w Vi保存当前编辑文件,但并不退出,而是继续等待用户输入命令。在使用w命令时,可以再给编辑文件起一个新的文件名。...newfile 否则可选择另外的文件名来保存当前文件。 在末行模式下,输入命令 :q 系统退出Vi返回到shell。...to overrides) 提示用户该文件被修改后没有保存,然后Vi并不退出,继续等待用户命令。若用户就是不想保存被修改后的文件而要强行退出Vi时,可使用命令 :q!...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linux系统是主要用于服务器使用,一般配置文件修改都是通过vi或vim来实现。...相比vi而言vim有更强大的功能,本经验咗嚛以centos7.6为例演示linux下vim如何退出 安装vim一般来说vim都是系统默认没有安装的,使用yum install -y vim 安装。...如何退出vim如果要退出vim,先按esc键退出编辑模式。左下角无任何提示 接着英文状态下 shift+: ,左下方显示冒号。输入wq保存退出 强制退出,输入 wq!...退出不保存如果只是退出,不保存。输入q q!表示强制退出。
命令:vim app.py 如果不存在app.py则会自动创建 1.进入编辑器后按 字母“i”即可进入编辑状态(此时左下角会出现 “插入”) 2.退出的时候分为4种情况:保存退出、正常退出、不保存退出以及强制退出...2.1:保存退出:按“Esc”键后 此时的“插入”会消失,然后按Shift+zz 就可以保存修改内容并退出 2.2:不保存退出:当修改修改了一部分内容后发现修改错了,此时就会进行不保存退出...2.3:强制退出: 按“Esc”键后,再输入“:”之后在输入命令时直接输入“!”...2.4:正常退出:按“Esc”键后,再输入“:”之后在输入命令时直接输入“q”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36623.html原文链接:https
选择VMNet8,点击NAT设置 查看电脑的网络IP 1.虚拟机的网关必须与的你的电脑网关IP一样 2.虚拟机ip地址192.168.88.0电脑192.168.88.1(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别问...)电脑ip比电脑ip+1 输入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修改配置文件信息 输入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重启网络 现在去ping的时候还ping不通 输入ifconfig查看IP地址,可以看到现在的IP地址和我们设置的是一样的 最后输入命令vi /etc/resolv.conf # Generated
动态IP 服务器重启完成之后,我们可以通过linux的指令 ip addr 来查询Linux系统的IP地址,具体信息如 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并没有获取到linux系统的IP地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启动服务器时未 加载网卡,导致IP地址初始化失败而造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来修改网络初始化配置,设定 网卡在系统启动时初始化。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修改网卡的配置项 cd / 进入根目录 cd etc 进入etc目录 cd sysconfig 进入sysconfig目录...按 ENTER 保存退出 备注: 在上述的操作中用到了Linux中的相关指令, 目前大家不用深究, 后面会详细讲解, 目前大家只 需要把这个文件的配置项ONBOOT的值有no改为yes即可。...重新启动虚拟机 重启之后, 再次输入root的用户名密码,登录到Linux系统之后,可以通过指令 ip addr 来查看IP地 址。
配置网络: vi 文本编辑器,i->启用编辑,o->新开一行来编辑内容,shift+g 调到尾行,ESC回到命令模式,Tab自动补全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irpts/...ifcfg-ensxx =>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BOOTPROTO=dhcp/static/none[服务IP一般都是固定的]=> 设置IP获取方式 ONBOOT=yes => no:系统启动时候不能主动建立网络连接...ESC后再命令模式中使用:x (保存退出),:wq(保存退出),:q(不保存退出),:!...wq(强制保存退出),!...ping www.baidu.com 能够收到数据包代表DNS正常解析 ping 宿主机IP 能够有数据回应 ping 虚拟机IP 能够有数据回应 ----------------
本来IP配置应该放在Linux安装完成的就要配置的,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对Linux不怎么熟悉,所以单独列了一个章节来讲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1.给Linux服务器配置IP(本章节) 2.探测对方网络连通性(ping & telnet) 3.下载对方文件(wget) 4.请求对方服务器(curl) 5.检查本地服务状态...编辑完成以后,按esc, 再输入 wq 保存退出 # 其实这样也是可以的 DEVICE=ens33 TYPE=Ethernet ONBOOT=yes NM_CONTROLLED=no BOOTPROTO...是否配置正常 ip a //也可以使用ifconfig,默认最小化安装没这个命令 5.配置文件解释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Linux网卡配置文件参数的解释: DEVICE:网络设备的名称,如eth0、eth1...2.也可以通过命令直接配置,但是这个重启以后会丢失。 3.ip不仅可以配置单个,也可以配置多个。 4.设备名字都会省略"ifcfg-",但是在Linux目录里面必须包含。
====ip转发====== 1、vim /etc/sysctl.conf 修改配置 net.ipv4.ip_forward = 1 重启 sysctl -p 2、192.168.1.1:3307...192.168.1.2:3307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d 192.168.1.2 -p tcp –dport 3307 -j SNAT –to 192.168.1.1 保存修改
1.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登录linux, 打开终端, 或者使用XShell等远程工具登录SSH Linux系统. 2.找到如下的ifcfg-eth0文件, 使用VIM打开....如果其中的 BOOTPROTO=dhcp, 则表示使用自动的方式获取IP地址 3.将BOOTPROTO设置为static或者none....配置规划的IP地址, 以及正确的网关, 掩码, DNS信息. 保存退出(先按escape, 然后输入 wq!)...则证明设置成功 CentOS6 使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重启网络服务 CentOS7 使用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命令重启网络服务 5.查看Linux...系统的IP地址, 看是否是我们配置的IP 6.测试是否生效 ping网关192.168.1.1, 如果是通的, 则说明到内网是正确的 ping百度的网址, 如果是通的, 则说明到互联网是通的, 可以正确的上网了
示例环境: OS: FC2 NIC: eth0 host name: fc2 ip: 192.168.0.20/24 default gateway: 192.168.0.254 修改ip地址 即时生效
linux 如何配置IP地址 首先需要先进入里面,命令如下 然后在配置操作: 然后在保存退出即可: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33956
在高可用,多线路及系统维护的特殊情况下,我们通常会通过”ip addr ” 这一命令来添加一个隐形IP在相应的设备上,但是当我们在一个设备上添加多个ip的时候,删除某个IP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如下 root@localhost ~]# ip addr add 10.1.1.230/24 dev eth0 [root@localhost ~]# ip addr add 10.1.1.231/...原因是,在linux中只要在一个网卡上配置的ip是同一个网段的,那么它有Primary IP和Secondary address的区分,反之只要不是同一个网段的ip那么都是Primary IP;primary...和secondary 的关系就是一条链上的吊链结构中上面的那条主链中的IP就是Primary IP,Secondary address是主链结点的子链结点中的IP,一 旦主链上一个节点被删除了,那么它的子链也将不复存在...primary地址的位置成为primary地址,这样就显得很合理了,要不然在删除 primary地址的时候,如果有程序用secondary地址,那么要么延迟删除,要么程序崩溃;起做法如下: 通过/proc可以配置一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