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小可运行Linux操作系统需要内核镜像bzImage和rootfs,本文整理了其制作、安装过程,调试命令,以及如何添加共享磁盘。
电脑都需要在硬件的基础上使用系统来操作使用起来,那么你了解过得系统镜像的种类吗?常见的GHO和ISO你应该有听说过,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你知道多少,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些主要的系统镜像。
系统安装的时候,按照ks.cfg文件的内容进行安装,我们把ks.cfg文件放到isolinux目录下:
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拥有树莓派,不管是作为电子极客,还是作为普通普通人,很多人都会玩一下树莓派,可以学习一些c语言,也可以学习嵌入式。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如何在树莓派上运行rt-thread rtos。
之前学习了利用KGDB双机调试内核,这种方式需要在两个主机上,通过串口线进行连接,或者是通过VMware开启两个虚拟机进行调试,对机器要求相对高一些。通过qemu创建虚拟机,然后利用gdb进行调试相对更轻量级一点。 我先在centos7下面配置调试环境,但是centos7下没有qemu_system_x86等命令,所以需要重新编译qemu源码再进行安装,再加上各种依赖问题,于是转用ubuntu进行配置,过程简单了许多。
选择自己需要的版本下载,根据经验先下载种子文件(torrent)再用迅雷下载网速是最有保证的。
initramfs是编到内核中的一种根文件系统,使用的是cpio格式,处理流程和我们之前介绍的initrd机制的cpio格式的流程几乎一样,
CentOS主要分为两个主要版本 ,CentOS Linux 和 CentOS Stream版。
分别是: 1、Makefile:分布在 Linux 内核源代码根目录及各层目录中,定义 Linux 内核的编译规则; 2、配置文件(config.in):给用户提供配置选择的功能;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 Ncurses 图形界面以及基于 Xwindows 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 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 和 make xconfig)。
CentOS安装Docker请看这里: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9/106671.htm
嵌入式Linux系统一般是将应用程序与文件系统、内核、资源文件等放在不同的分区,方便后期升级。产品量产后内核、文件系统这些一般不会升级,应用程序可能升级会比较多一些。
豌豆贴心提醒,本文阅读时间3分钟,文末有秘密! 文 | 豌豆 图 | 来源网络 Linux cat命令 命令:cat cat 命令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设备上。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搭配前文简易Ramdisk 镜像制作(基于Centos7+)中Ramdisk可实现:
之前在玩板子时每次烧录镜像都是先烧录 uboot 到 SD 卡 8k 偏移处,再拷贝 zImage 镜像文件和 sun8i-v3s-licheepi-zero-dock.dtb 设备树文件到 sd 卡的 kernel 分区,再把 rootfs.tar 解压到 SD 卡的 rootfs 分区,总的来说感觉有些麻烦,因此本文将制作一个 img 镜像文件可以在 windows 下直接用 Win32DiskImager 一键烧录,或者在 linux 下直接使用 dd 烧录。
搭建私有云时需要制作一些操作系统的基础镜像,这里也有一些持巧,在这里记录下来以备忘。 安装CentOS6操作系统 这里没有太多好说的,我是从这里下载最小安装ISO进行安装的,安装的硬盘大小为20G。安装时大部分选项都是默认的,只有分区采用了自定义分区方案,200M的boot分区,其它全部作为根分区。如果需要交换分区,以后可以使用文件分区,使用文件分区的操作方法如下: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G count=2 chmod 600 /swapfile mkswap -
注释:如果输出的信息中有vmx,说明intel处理器支持完全虚拟化。如果显示svm,说明是AMD的处理器支持虚拟化。
在CentOS6系列版本系统在安装完成后会自动生成一个install.log文件,然后在CentOS7系列版本中就变化为anaconda-ks.cfg文件,它可以作为类似于Windows自动化安装的应答文件,只不过此处是用于Linux系统自动化安装的应答文件即无人值守自动化安装配置文件;
在云计算时代,不管是从IDC上云还是多云直接的迁移,都已经是常见的事宜。而在上云/迁移的方案中,也是有多种的方式能够将主机迁移到腾讯云中。
1.离线迁移需要借助对象存储(COS)的支持,请先确保您所在地域在 COS 支持范围内,详见如下文档:
一台没系统的普通电脑 u盘一个(大于1G,最小安装的话不超过1G,根据选择系统大小匹配U盘即可) CentOS7.3 iso文件一个 UltraISO工具
在CentOS 6.5操作系统环境下制作一个CentOS 6.5的KVM镜像,安装cloud-init,能自动扩展根分区。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cloud.tencent.com/repo/centos7_base.repo
book@100ask:~$ qemu-riscv64-static -version
说到PE,可能第一必备一个8GB以上的U盘才能搞 也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把PE写到硬盘上用硬盘启动引导 但是这种方法再电脑已经不能正常启动的情况下是没有用的 可能有人经历过,出门在外,自己的(或者身边人)的电脑启动不了了,而你又没有带上你的装机U盘 这个时候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且现场制作一个又会相当难搞(毕竟制作PE是需要先格式化U盘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U盘都有其他用途你也不可能现场制作一个(当然土豪直接重买除外)
使用UltraVNC工具连接宿主机的VNC:7788端口,并完成系统的安装,就不详细介绍安装步骤了
本文以制作CentOS7.9镜像为例,详细介绍手动制作OpenStack镜像详细步骤,解释每一步这么做的原因。镜像上传到OpenStack glance,支持以下几个功能:
通电后,主板上BIOS或者UEFI,会加电自检(检查硬件有没错误),加载bootloader(执行程序)到内存 bootloader被写死在磁盘上第一个扇区,启动后被加载到内存的一个固定的位置。BIOS去这个位置执行第一条指令。
目前虽然RISC-V的硬件开发板能够运行Linux的十分难得,从探索RISCV的生态的角度上来看,使用模拟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使用QEMU能够很好的模拟RISCV的硬件资源,后期有实际的开发板后将其软件生态移植上去也并不复杂。
NAND FLASH版本和eMMC版本核心板使用方法基本一致。本文主要描述U-Boot编译、基础设备树文件编译、固化Linux系统NAND FLASH分区说明和NAND FLASH启动系统、固化Linux系统、AND FLASH读写测试等,NAND FLASH版本与eMMC版本核心板在使用方面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将不重复描述。
近日电脑需要安装Linux系统(CentOS、Kali),由于无光驱,需要把操作系统ISO镜像写入到U盘。于是找到Win32 Disk Imager (下载地址为: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win32diskimager/)。
上周家里电脑坏了,尝试用了很多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很多都有绑定插件,很是烦恼。跑去找开源大叔寻求帮助。哎,在大叔的指导下,找到了一款神器 - Ventoy。
如 centos6.7 这样的老系统,是使用 service 管理服务的。而较新版本的系统,很多采用 systemctl 管理服务。
本文描述是基于高通平台,在emmc上增加一块分区,并挂载自己制作的ext4格式的镜像。作者是第一次弄这个,很多都不是很懂,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教,经过一番某度和某歌之后,我慢慢知道怎么动手。原来只需要简单的增加几句内容就可以轻松挂在上自己的镜像文件。接下来讲解如何增加分区以及如何挂载镜像。
Ventoy 是一款国人开发的免费开源 多镜像(ISO/WIM/IMG/VHD(x)/EFI)启动引导程序,这款工具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格式化优盘,用户只需要将所需的镜像文件拷贝至优盘中即可在 Ventoy 界面中选择自己想要的ISO镜像文件启动。
作U盘系统启动盘,Ubuntu下有个图形界面工具Startup Disk Creator,简单易用,但是缺点就是只能制作Ubuntu的启动盘,别的系统不支持。那么我想在Ubuntu下作Fedora的系统启动盘要怎么办呢?不要紧,有dd命令呢!
本指南在Oracle Linux R7U5 x86_64 版本进行测试,理论上适用于R7 x86_64版本中各子版本。其他Linux发行版的操作方法也可结合官网文档参考本指南。
当我们在使用docker时,最重要的就是镜像,只要有了镜像,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镜像来创建一个容器,从而做到让我们的服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运行起来。那么镜像是怎么制作的呢?总体来讲,制作镜像有两种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鸿蒙系统研究之三:迈出平台移植第一步,我们将内核加载并启动,但缺少根文件系统。这篇文章我们来探讨一下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Cloud-init是一个Linux虚拟机的初始化工具,被广泛应用在AWS和OpenStack等云平台中,用于在新建的虚拟机中进行时间设置、密码设置、扩展分区、安装软件包等初始化设置。本文主要研究在本地KVM虚拟机,也就是没有云平台的情况下,如何使用cloud-init进行初始化工作。示例虚拟机的操作系统是CentOS 7.1。
平台:Ubuntu32位虚拟机 目标平台:海思Hi3559V1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行嵌入式linux开发的时候需要搭建一个能够调试的环境,在电脑上无疑是最好最方便的了。至于虚拟机怎么搭建就不多说了,这里我用的32位的Ubuntu16.04主要是方便编译之前文章中自己写的OS 首先安装aarch64-linux-gnu工具链
SyterKit 是一个纯裸机框架,用于 TinyVision 或者其他 v851se/v851s/v851s3/v853 等芯片的开发板,SyterKit 使用 CMake 作为构建系统构建,支持多种应用与多种外设驱动。同时 SyterKit 也具有启动引导的功能,可以替代 U-Boot 实现快速启动
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我对ARM模拟器进行了一番调研。调研目的是:由于项目参与人员比较多,如果人手一块ARM开发板,资源比较紧张,希望能够用模拟器来代替。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下,企业业务上云是不可逆的趋势。目前SAP在国内大型企业占比非常高,云上资源对SAP业务适配迁移需求也非常多,SAP系统主流操作系统是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for SAP Applications,该篇文章主要对腾讯云CVM进行SUSE系统安装实操。
**第一步 ** 准备Linux运行环境 这里因为不知道java运行要哪些东西,因此把乌班图全部拿过来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