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Oracle JDK 是 Java 语言的绝对权威,很多时候 JDK 与 Java 语言近似一个概念。但我们始终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质疑。本文记录了一次线上troubleshoot 实战,包含问题分析、解决并提交 Oracle JDK bug 的核心过程。
TCP 有很多连接状态,每一个都够聊十块钱儿的,比如我们以前讨论过 TIME_WAIT 和 FIN_WAIT1,最近时不时听人提起 CLOSE_WAIT,感觉有必要梳理一下。
某机器上残留了很多CLOSE_WAIT状态的TCP连接,使用netstat却看不到是哪一个进程在使用。
Linux下查看Nginx的并发连接数和连接状态 : 查看Web服务器(Nginx Apache)的并发请求数及其TCP连接状态: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或者: netstat -n | awk '/^tcp/ {++state[$NF]} END {for(key in state) print key,"t",state[key]}' 返回结果一般如下: LAST_ACK 5 (正在等待处
大家对netstat -a命令很熟悉,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STATE一栏呢,基本上显示着established,time_wait,close_wait等,这些到底是 什么意思呢,在这篇文章,我将会详细的阐述。
里头的分析过程有提到,通过查看服务器网络状态检测到服务器有大量的CLOSE_WAIT的状态。
CLOSE_WAIT和TIME_WAIT是如何产生的?大量的CLOSE_WAIT和TIME_WAIT又有何隐患?本文将通过实践角度来带你揭开CLOSE_WAIT和TIME_WAIT的神秘面纱!遇事不决先祭此图:
TCP是全双工传输协议,也就是说双方都可进行读写操作,当一方不需要写数据时,会通过发送FIN报文告知对方,我要关闭连接了,对方接受到并返回ACK报文,这就表示一方的连接已经关闭,此时另一方的连接还是OK的,也就是说另一方还是可以继续写数据的,等到另一方也发完数据之后就可以发送FIN报文。
某日线上登录出现故障,排查日志发现HttpClient请求时随机分配到的端口被占用,导致第三方登录拉取信息时无法拉取成功,错误如下:
Cannot send, channel has already failed: tcp://ip:61616 Javax.jms.JMSException: Cannot send, channel has already failed: tcp://ip:61616
业务方突然找来说调用我们程序大量提示“触发限流”,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监控报警。紧急查看了下 ServiceMesh sidecar 代理监控发现流量持续在减少,但是监控中没有任何触发限流的 http code 429 占比,如果有触发限流我们会收到报警。
/proc/net/tcp 第四列 01代表了 TCP_ESTABLISHED 06代表代表time_wait 08代表close_wait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ajianyingxiaoqinghan/article/details/89736329
https://www.thegeekdiary.com/high-number-of-connections-is-close_wait-state-in-netstat-command-output/
如果对tcp中的握手挥手不了解的同学,请先看这篇博客:《关于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你要知道这些》。
大家好,我是「云舒编程」,今天我们来聊聊最近遇到的线上出现大量close_wait导致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MSL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英文的缩写,中文可以译为“报文最大生存时间”.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意思是tcp建立连接时需要三次交互来完成,A发起连接 A --- SYN --> B A <-- SYN + ACK --- B (1) A --- ACK --> B 而关闭tcp连接需要四次交互,A发起关闭 A --- FIN --> B A <-- ACK --- B (1) A <-- FIN --- B A --- ACK --> B (2) 这里在(1)时B开始处于CLOSE_WAIT状态,一直到收到ACK后B才转为CLOSED ,而
前文《使用TCPDUMP和Wireshark排查服务端CLOSE_WAIT(一)》通过TCPDUMP和Wireshark在利用CentOS7作为服务端、Windows10作为客户端,模拟演示了一个TCP通信的CLOSE_WAIT状态,这篇文章主要利用前文的数据尝试解释Linux服务端产生CLOSE_WAIT状态的原因。
【2019-12-27 18:00 周五】 业务方突然找来说调用我们程序大量提示“触发限流”,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监控报警。紧急查看了下 ServiceMesh sidecar 代理监控发现流量持续在减少,但是监控中没有任何触发限流的 http code 429 占比,如果有触发限流我们会收到报警。
最近有新的spring boot服务部署测试, 发现测试一段时间之后, 就无法收到返回数据, 直到调用端timeout为止.
测试老大看到了,根据经验就推测是应该是文件句柄使用完了,应该有TCP连接很多没释放,果真发现是很多CLOSE_WAIT的状态
TIME_WAIT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保持的状态,对于爬虫服务器来说他本身就是“客户端”,在完成一个爬取任务之后,他就会发起主动关闭连接,从而进入TIME_WAIT的状态,然后在保持这个状态2MSL(max segment lifetime)时间之后,彻底关闭回收资源。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就已经主动关闭连接了为啥还要保持资源一段时间呢?这个是TCP/IP的设计者规定的,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在正常情况下,TCP要经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断开连接,但断开连接的时候,由于双方的关闭时机不同,双方也相应的会有不同的状态。
我开发的某个服务出现这个状态 , 出现了大量的close_wait , 占满了单进程的连接数1024
close_wait 状态出现的原因:客户端要与服务端断开连接,先发一个FIN表示自己要主动断开连接了,服务端会先回一个ACK,这时表示客户端没数据要发了,但有可能服务端数据还没发完,所以要经历一个close_wait,等待服务端数据发送完,再回一个FIN和ACK。
①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 ②判断当前处理机是否允许中断和该中断源是否被屏蔽; ③优先权排队; ④处理机执行完当前指令或当前指令无法执行完,则立即停止当前程序,保护断点地址和处理机当前状态,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⑤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⑥恢复被保护的状态,执行“中断返回”指令回到被中断的程序或转入其他程序。 上述过程中前四项操作是由硬件完成的,后两项是由软件完成的。
我们线上有一个 dubbo 的服务,出现大量的 CLOSE_WAIT 状态的连接,这些 CLOSE_WAIT 的连接出现以后不会消失,这就有点意思了,于是做了一下分析记录如下。
很多面试中,特别是后端岗位,特别是和服务器相关岗位的面试中喜欢问这两个状态,首先回忆下这两个状态出现的时间,下面是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状态图
1、TCP连接状态 LISTEN:Server端打开一个socket进行监听,状态置为LISTEN SYN_SENT:Client端发送SYN请求给Server端,状态由CLOSED变为SYN_SENT SYN_RECV:Server端接收Client端发送的SYN请求,并回应ACK给Client端,同时发送SYN请求给Client端,状态由LISTEN变为SYN_RECV ESTABLISHED:Client端(接收Server端的ACK,状态由SYN_SENT变为ESTABLISHED)和Server端
笔者一直觉得如果能知道从应用到框架再到操作系统的每一处代码,是一件Exciting的事情。上篇博客讲了socket的阻塞和非阻塞,这篇就开始谈一谈socket的close(以tcp为例且基于linux-2.6.24内核版本)
今天早上,收到一个报警,有个服务器的http往返时延飙升,同时曝出大量404,很是折腾了一番,特记录下思考和排查经过。 1.这是单纯的时延增大,还是有什么其他情况还未掌握? 因为不知道是只有时延变大而已,还是同时有别的情况,第一反应是先看日志有没有异常。 看了一下,一片风平浪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核心业务还在,不然一定会打日志,坏消息是日志提供不了任何信息。当然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日志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 2.换个思路,日志风平浪静,是否只是服务器启动了什么任务,占用了大量cpu/IO等?GC呢?
如上图所示,关键部分:syns queue(半连接队列)和accept queue(全连接队列)
在前文中讲述了Linux服务端TCP的某个链路变成CLOSE_WAIT状态,然后由于客户端已经关闭了(发送了RST标志的报文),那么服务端如果继续向这个链路中写入数据的话就会收到SIGPIPE信号而终止,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客户端进入CLOSE_WAIT后由于收到服务端产生的RST标志报文进入死循环的情况。注:RST表示复位,用来关闭异常的连接。
首先在 chrome 快捷方式的目标后面加上这个参数。 前面是代表调试端口,可以随便用端口,后面指向一个新的文件夹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注: 后面的参数如果不加上,端口启用好像会失败,目前没有找到原因。
为了提高爬虫程序的效率,我们通常使用代理IP来同时访问多个网站,避免被封禁。但是,使用代理IP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在Linux系统下,我们经常会遇到TIME_WAIT和CLOSE_WAIT状态的问题。
TCP状态转移要点 TCP协议规定,对于已经建立的连接,网络双方要进行四次握手才能成功断开连接,如果缺少了其中某个步骤,将会使连接处于假死状态,连接本身占用的资源不会被释放。
lsof(list open files)是一个列出当前系统打开文件的工具。 lsof 需要访问核心内存和各种文件,需要以 root 用户的身份运行。
近日遇到一个线上服务 socket 资源被不断打满的情况。通过各种工具分析线上问题,定位到问题代码。这里对该问题发现、修复过程进行一下复盘总结。
[root@localhost ~]# vim /usr/local/zabbix/etc/zabbix_agentd.conf
注意: IP层只包含IP地址,端口是在传输层上的,IP+端口号可以唯一表识一个进程(套接字)
CLOSE_WAIT:Server端收到来自Client端的FIN包后,发送ACK回Client端,进入CLOSE_WAIT 状态。
常用的三个状态是:ESTABLISHED 表示正在通信,TIMEWAIT 表示主动关闭,CLOSEWAIT 表示被动关闭。关于closewait和timewait,tcp中的交互图:
相信很多运维工程师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形: 用户反馈网站访问巨慢, 网络延迟等问题, 然后就迫切地登录服务器,终端输入命令"netstat -anp | grep TIME_WAIT | wc -l " 查看一下, 接着发现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TIME_WAIT 连接数. 顿时慌了~
我们经常碰到端口被占用的各种情况,在Windows下查看使用端口: C:\Windows\System32>netstat -aon | findstr "8080" 执行结果如下: TCP 0.0.0.0:8080 0.0.0.0:0 LISTENING 14572 TCP 10.38.67.34:58868 10.14.36.100:8080 CLOSE_WAIT 5832 TCP 10
我们知道TCP是面向连接的,我们只知道有连接断开,其实内部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状态。去了解各个状态之间的切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TCP。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各个状态。
A 发 SYN 包给B:A(LISTEN -> SYN_SENT) B 收到 SYN 包: B (LISTEN -> SYN_REVD) B 发 SYN,ACK 包给A,A收到包: A (SYN_SENT -> ESTABLISHED) A 发 ACK 包给B,B收到包:B(SYN_SENT -> ESTABLISHED)
测试本机端口对外开放情况,在本机上请求本机对外的ip地址即可,不一定需要在其他机器上。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主要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pi,如果ping通一个地址,那么基本可以排除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故障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