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是否可以放弃简单类的getter和setter?

关于放弃简单类的Getter和Setter的探讨

基础概念

Getter和Setter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用于访问和修改对象属性的方法。Getter用于获取属性值,Setter用于设置属性值。

是否可以放弃简单Getter/Setter

可以放弃的情况

  1. 简单数据传输对象(DTO)
    • 当类仅作为数据容器,没有额外逻辑时
    • 现代IDE可以自动生成,减少样板代码
  • 使用记录类(Record)
    • Java 14+的Record类型
    • Kotlin的数据类(data class)
    • C#的记录类型(record)
  • 使用公共字段
    • 对于极其简单的类,直接使用公共字段可能更简洁

不建议放弃的情况

  1. 需要封装逻辑时
    • 如属性验证、计算属性、延迟加载等
  • 框架要求
    • 许多框架(如Hibernate、Jackson)依赖Getter/Setter
  • 需要维护不变性
    • Setter可以控制属性修改

替代方案示例

Java Record示例

代码语言:txt
复制
public record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Kotlin数据类示例

代码语言:txt
复制
data class Person(val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公共字段示例(Python)

代码语言:txt
复制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优缺点分析

优点

  • 减少样板代码
  • 提高代码可读性
  • 更简洁的类定义

缺点

  • 失去封装性
  • 难以添加后续逻辑
  • 可能破坏现有依赖Getter/Setter的代码

最佳实践建议

  1. 根据场景选择:简单DTO可简化,业务逻辑类保持封装
  2. 一致性:项目中保持统一风格
  3. 考虑未来扩展:即使现在简单,未来可能需要添加逻辑
  4. 文档说明:明确标注为何不使用标准Getter/Setter

现代语言提供了更简洁的替代方案,但传统Getter/Setter在需要封装和控制时仍有其价值。应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团队约定做出选择。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没有搜到相关的文章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