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交叉熵损失在pytorch中是如何工作的?

交叉熵损失(Cross Entropy Loss)是一种常用的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在PyTorch中,交叉熵损失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首先,将模型的输出通过softmax函数转换为概率分布。softmax函数可以将输出转化为概率,使得所有类别的概率之和为1。
  2. 然后,将真实标签转换为one-hot编码形式。one-hot编码是一种表示分类问题标签的方法,将标签表示为一个向量,向量的长度与类别数相同,只有真实标签对应的位置为1,其他位置为0。
  3. 接下来,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交叉熵损失函数可以衡量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与真实标签的差异程度,差异越大,损失越高。
  4. 最后,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模型的参数,使得模型能够逐渐优化,减小交叉熵损失。

交叉熵损失在分类问题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分类问题。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衡量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并且在反向传播过程中能够提供梯度信息,帮助模型参数的优化。

在腾讯云的产品中,与交叉熵损失相关的产品包括深度学习平台AI Lab、AI推理服务、AI训练服务等。这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深度学习功能和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在云端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并且支持PyTorch等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

更多关于腾讯云的产品信息和介绍,可以参考腾讯云官方网站:https://cloud.tencent.com/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 【Pytorch 】笔记六:初始化与 18 种损失函数的源码解析

    疫情在家的这段时间,想系统的学习一遍 Pytorch 基础知识,因为我发现虽然直接 Pytorch 实战上手比较快,但是关于一些内部的原理知识其实并不是太懂,这样学习起来感觉很不踏实,对 Pytorch 的使用依然是模模糊糊,跟着人家的代码用 Pytorch 玩神经网络还行,也能读懂,但自己亲手做的时候,直接无从下手,啥也想不起来,我觉得我这种情况就不是对于某个程序练得不熟了,而是对 Pytorch 本身在自己的脑海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概念框架,不知道它内部运行原理和逻辑,所以自己写的时候没法形成一个代码逻辑,就无从下手。这种情况即使背过人家这个程序,那也只是某个程序而已,不能说会 Pytorch,并且这种背程序的思想本身就很可怕, 所以我还是习惯学习知识先有框架(至少先知道有啥东西)然后再通过实战(各个东西具体咋用)来填充这个框架。而「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在脑海中先建一个 Pytorch 的基本框架出来,学习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更有意思 ;)」。

    06

    Softmax和交叉熵的深度解析和Python实现

    【导读】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深度学习的知识或者看过深度学习的在线课程,你就一定知道最基础的多分类问题。当中,老师一定会告诉你在全连接层后面应该加上 Softmax 函数,如果正常情况下(不正常情况指的是类别超级多的时候)用交叉熵函数作为损失函数,你就一定可以得到一个让你基本满意的结果。而且,现在很多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直接就把各种损失函数写好了(甚至在 Pytorch中 CrossEntropyLoss 已经把 Softmax函数集合进去了),你根本不用操心怎么去实现他们,但是你真的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这篇小文就将告诉你:Softmax 是如何把 CNN 的输出转变成概率,以及交叉熵是如何为优化过程提供度量。为了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我们将会用 Python 一一实现他们。

    01

    从loss的硬截断、软化到Focal Loss

    对于二分类模型,我们总希望模型能够给正样本输出1,负样本输出0,但限于模型的拟合能力等问题,一般来说做不到这一点。而事实上在预测中,我们也是认为大于0.5的就是正样本了,小于0.5的就是负样本。这样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更新模型,比如,设定一个阈值为0.6,那么模型对某个正样本的输出大于0.6,我就不根据这个样本来更新模型了,模型对某个负样本的输出小于0.4,我也不根据这个样本来更新模型了,只有在0.4~0.6之间的,才让模型更新,这时候模型会更“集中精力”去关心那些“模凌两可”的样本,从而使得分类效果更好,这跟传统的SVM思想是一致的

    05

    DRAC202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挑战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约 78% 的人,糖尿病病史为 15 年或更长时间。DR 经常导致脉管系统结构的逐渐变化并导致异常。DR 是通过目视检查视网膜眼底图像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来诊断的,例如微动脉瘤 (MA)、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IRMA)、非灌注区和新生血管。这些病变的检测对于 DR 的诊断至关重要。 已经有一些工作使用眼底图像进行 DR 诊断 。随着越来越受欢迎,OCT 血管造影 (OCTA) 能够在微血管水平上非常详细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 。特别地,扫描源 (SS)-OCTA 还允许对脉络膜脉管系统进行单独评估。已经有一些工作使用 SS-OCTA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定性特征进行分级。此外,超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成像 (UW-OCTA) 模式显示典型 OCTA 未捕获的视网膜周边病理负担较高。一些作品已经在 DR 分析中使用了 UW-OCTA 。传统的DR分级诊断主要依靠眼底照相和FFA,尤其是PDR,严重危害视力健康。FA主要用于检测有无新生血管。眼底摄影很难发现早期或小的新生血管病变。FA 是一种侵入性眼底成像,不能用于过敏、怀孕或肝肾功能不佳的患者。超宽OCTA可以无创检测DR新生血管的变化,是帮助眼科医生诊断PDR的重要成像方式。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使用 UW-OCTA 进行自动 DR 分析的作品。在DR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对UW-OCTA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选择成像质量较好的图像。然后进行DR分析,例如病变分割和PDR检测。因此,构建灵活、鲁棒的模型以实现图像质量自动评估、病灶分割和 PDR 检测至关重要。为了促进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UW-OCTA图像自动图像质量评估、病灶分割和PDR检测中的应用,促进相应技术在DR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超宽(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UW-OCTA)数据集,用于测试各种算法的有效性。有了这个数据集,不同的算法可以测试它们的性能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公平的比较,并促进相应技术在DR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供标准化的超宽(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UW-OCTA)数据集,用于测试各种算法的有效性。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