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跟几个技术圈的朋友聊天,大家都在吐槽低代码平台,demo时各种惊艳,拖拖拽拽一个应用就出来了。可真到项目深入,想改个复杂逻辑,发现路被堵死了;想优化下性能,发现根本没权限;最坑的是,你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都被锁在别人平台上,想迁移?除非把这两年做的应用全部重写一遍!
我们团队之前也差点踩这个坑。直到最近深度试用了星图云开发者平台,我才发现原来真有平台不玩"绑架用户"那一套。
说实话,大多数低代码平台都逃不出两个套路:
要么给你个"全家桶",逼你接受它那套封闭的生态;要么给你一堆零散工具,然后让你在"集成地狱"里耗尽所有时间。
最要命的是供应商锁定。你在上面投入越多,就越难脱身,最后只能任人宰割。

星图云开发者平台最让我舒服的是它产品矩阵的"松耦合"设计。
这么说吧,它不像那些大包大揽的全家桶,倒更像一个专业工具箱————每样工具都独立好用,但需要时又能完美配合:





这就像买工具,你不用为了一个螺丝刀买下整个五金店。最妙的是,当你想把这些能力串起来用时,它们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能像乐高积木一样无缝拼接:
IoT平台接进来的实时数据,可以直接驱动孪生场景动起来;

前端页面能直接调用数据模型设计器生成的API,操作业务数据;

微服务管理器能把你的各种服务系统统一管起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如果说"松耦合设计"让选型更灵活,那"源码导出"功能就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在平台上用可视化方式搭了个设备监控组态应用,拖拖拽拽几天就搞定了。然后我点了"导出"按钮,拿到了两个东西: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哪天需要更换平台,我可以直接更换,完全不影响业务。
我们最开始只是用它做个数据看板demo。后来业务方想要数字孪生功能,我们直接启用了孪生场景编辑器,没费什么力气就把3D场景和实时数据对接上了。
最让我们安心的是,我们知道随时可以"全身而退"。这种"进退自如"的感觉,让我们敢把它用在更重要的项目里。
如果你也在纠结:
那我推荐你可以试试这个平台的 "可拆可合"和 "源码导出"功能。
拿我自己的体验来说,你就从最痛的那个业务点开始——可能是快速搭个数据看板,或者是解决设备接入问题。亲自走一遍从搭建到导出的完整流程,当你亲手拿到那份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代码时,你就明白什么叫"自由的开发体验"了。
反正能导出源码和应用,可以私有化部署,试试又不会亏,对吧?
本文纯属个人体验分享,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具体功能以实际版本为准。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