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构建AI智能体:AI新纪元:ModelScope魔法 — 本地搭建超酷的图片处理模型

构建AI智能体:AI新纪元:ModelScope魔法 — 本地搭建超酷的图片处理模型

原创
作者头像
未闻花名
发布2025-10-30 09:22:16
发布2025-10-30 09:22:16
2720
举报

在过去,人工智能(AI)技术似乎离自己很遥远,如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或文本生成,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对大多数开发者和企业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背后是高昂的GPU成本、复杂的模型部署环境、晦涩难懂的论文代码以及巨大的技术门槛。好比处于一个需要从零开始烧制砖块、搅拌水泥才能盖房子的时代。而现在,出现了像 ModelScope 这样的平台,它为我们提供了预先提供了很多图纸、结构、甚至是成品,让AI应用的构建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高效。

一、什么是ModelScope

ModelScope(中文名:魔搭社区)是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在2022年发起并开源的一站式模型托管与服务平台。它的核心目标是为AI模型开发者、应用开发者以及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开放、协作、共享的生态系统。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AI模型的Github”“中国版的Hugging Face” 。它汇聚了来自达摩院、清华、北大、浙大等顶尖学术机构以及澜舟、元乘象等AI科技公司的高质量预训练模型,覆盖了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语音、多模态等几乎所有主流AI方向。

二、核心价值与用途

  1. 极大降低使用门槛:无需深厚的机器学习背景,普通开发者通过几行代码就能调用最前沿的AI模型,快速实现产品功能原型(PoC)。
  2. 避免重复造轮子:无需从零开始训练模型,节省了大量的计算资源、时间和人力成本。你可以直接基于社区已有的优秀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e),以适应自己的特定场景。
  3. 促进模型复现与公平比较:为学术界提供了统一的模型评估基准和复现环境,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4. 构建活跃的开发者生态:开发者可以在这里学习最新的AI技术、分享自己的模型成果、与他人交流碰撞,共同推动AI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落地。

三、核心功能与特色

1. 庞大的模型库(Model Zoo)

ModelScope的核心资产是其不断增长的模型库。截至目前,它已托管了数千个模型,涵盖了:

  • NLP: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文本生成、对话系统、信息抽取等。
  • CV: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人脸识别、超分辨率、图像生成(如Stable Diffusion)。
  • 语音:语音识别、语音合成(TTS)、声音克隆、声纹识别。
  • 多模态:图文理解、图文生成、视觉问答。

每个模型都有详细的介绍、许可证、测试数据以及在线体验功能,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和选择。

2. 极简的模型使用(Pipeline API)

ModelScope 提供了极其友好的 pipeline API,让模型推理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通常只需要三行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rom modelscope.pipelines import pipeline
# 创建一个任务管道(例如,图像描述生成)
image_captioning = pipeline('image-portrait-stylization', model='damo/cv_unet_person-image-cartoon_compound-models')
# 输入图片,得到结果
result = image_captioning('image.jpg')
print(result['text']) # 输出:a cat sitting on a sofa

这种设计将复杂的模型加载、数据预处理、推理和后处理全部封装起来,用户只需关心输入和输出。

3. 高效的模型微调(Training API)

对于希望定制专属模型的用户,ModelScope 提供了便捷的微调工具。它支持使用自己的数据集,通过简单的配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rom modelscope.msdatasets import MsDataset
from modelscope.trainers import build_trainer
# 1. 加载数据集
dataset = MsDataset.load('my_fine_tune_dataset')
# 2. 配置训练参数
cfg_file = 'config.json'
# 3. 创建训练器并开始微调
trainer = build_trainer(cfg_file)
trainer.train()

这大大简化了微调流程,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数据和质量迭代。

4. 开放的社区生态

ModelScope不仅仅是一个代码仓库,更是一个社区。它提供了:

  • 模型体验中心:在线直接上传图片、文本或音频,即时体验模型效果。
  • Notebook教程:提供了大量基于阿里云PAI的Notebook教程,手把手教你如何运行和微调模型。
  • 讨论区:开发者可以提问、分享经验和发布项目。
  • 模型贡献:鼓励所有用户上传和分享自己的模型,共同丰富生态。

四、和大模型的区别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在拥抱大模型,很多人可能会混淆 ModelScope 和通义千问,因为它们都来自阿里巴巴并且都与AI相关,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 ModelScope 就像是「AI模型的安卓应用商店」
    • 这个商店里琳琅满目,有成千上万个不同的App(AI模型):有修图的美图秀秀(CV模型),有翻译的谷歌翻译(NLP模型),有听歌识曲的Shazam(语音模型)。你可以自由选择、下载、甚至修改这些App来满足自己的手机(业务)需求。
  • 通义千问 就像是这个商店里一个非常火爆的、功能强大的超级App,比如「微信」
    • 它是一个具体的、已经开发完成的应用。它的主要功能是聊天、对话、写作、编程等(大语言模型服务)。你直接使用它就好了,但很难对它底层是如何实现聊天功能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特性

ModelScope (魔搭)

通义千问 (Qwen)

本质

一个平台,一个社区,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产品,一个具体的AI模型。

类比

安卓应用商店 / GitHub

微信 / ChatGPT

核心内容

提供成千上万个不同的AI模型,覆盖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领域。

本身就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LLM),专注于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关系

容器和内容的关系。ModelScope是容器,通义千问是容器里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ModelScope平台上托管的其中一个模型。

五、精彩案例

1.生成卡通图片

原图:

漫画图:

代码详解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导入OpenCV计算机视觉库,用于图像读取、处理和保存
import cv2
# 从modelscope库导入模型下载和管道功能
from modelscope.hub.snapshot_download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from modelscope.pipelines import pipeline
# 下载人像卡通化模型到指定缓存目录
# 'damo/cv_unet_person-image-cartoon_compound-models' 是ModelScope平台上的模型ID
# cache_dir参数指定模型下载的本地存储路径
model_dir = snapshot_download('damo/cv_unet_person-image-cartoon_compound-models', cache_dir='D:/modelscope/hub/models')
# 创建图像人像风格化处理管道
# 'image-portrait-stylization' 指定任务类型为人像风格化
# model参数指定使用的模型路径(刚刚下载的模型)
img_cartoon = pipeline('image-portrait-stylization', model=model_dir)
# 对输入图像应用卡通化处理
# 'image.png' 是输入图像的文件路径
# 处理结果存储在result变量中
result = img_cartoon('image.png')
# 保存处理后的图像到文件
# result['output_img'] 包含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 'result.png' 是输出图像的文件名
cv2.imwrite('result.png', result['output_img'])

本实例采用魔塔社区的“DCT-Net人像卡通化模型”,输入一张人物图像,实现端到端全图卡通化转换,生成二次元虚拟形象,返回卡通化后的结果图像。

  • 模型介绍

【英文名称】

iic/cv_unet_person-image-cartoon_compound-models

【详细说明】

该模型采用一种全新的域校准图像翻译模型DCT-Net(Domain-Calibrated Translation),利用小样本的风格数据,即可得到高保真、强鲁棒、易拓展的人像风格转换模型,并通过端到端推理快速得到风格转换结果。

【使用方式】

支持GPU/CPU推理,在任意真实人物图像上进行直接推理;

【使用范围】

包含人脸的人像照片(3通道RGB图像,支持PNG、JPG、JPEG格式),人脸分辨率大于100x100,总体图像分辨率小于3000×3000,低质人脸图像建议预先人脸增强处理。

【目标场景】

艺术创作、社交娱乐、隐私保护场景,自动化生成卡通肖像。

2.人像抠图

原图:

​去背景后:

代码详解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导入OpenCV计算机视觉库
import cv2
# 从modelscope库导入模型下载功能
from modelscope.hub.snapshot_download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 从modelscope库导入管道功能
# pipeline函数用于创建特定任务的预处理、推理和后处理流程
from modelscope.pipelines import pipeline
# 从modelscope库导入任务常量
# Tasks包含了ModelScope支持的所有任务类型的常量定义
from modelscope.utils.constant import Tasks
# 从modelscope库导入输出键常量
# OutputKeys包含了模型输出结果字典中可能包含的标准键名
from modelscope.outputs import OutputKeys
# 下载预训练的人像抠图(图像分割)模型到本地指定目录
model_dir = snapshot_download('iic/cv_unet_image-matting', cache_dir='D:/modelscope/hub/models')
# 创建人像抠图处理管道
portrait_matting = pipeline(Tasks.portrait_matting, model=model_dir)
# 使用创建的管道对输入图像进行人像抠图处理
result = portrait_matting('image.jpeg')
# 将处理后的图像保存到文件
cv2.imwrite('result1.png', result[OutputKeys.OUTPUT_IMG])	

本实例采用魔塔社区的“BSHM人像抠图”模型,对输入含有人像的图像进行处理,无需任何额外输入,实现端到端人像抠图,输出四通道人像抠图结果

  • 模型介绍

【英文名称】

iic/cv_unet_image-matting

【详细说明】

模型分为粗分割和精细抠图两个子网络,将人像抠图复杂问题拆解,先粗分割再精细化分割,两部分网络均为unet结构。粗分割网络从输入图片预测人像语义分割mask,精细分割网络基于原图和粗语义分割mask预测精细的抠图结果。

【使用方式】

直接推理,输入图像直接进行推理;

【使用范围】

适合含有人像的图像分割,期望图像中人像占比不要过小;在分辨率小于2000×2000图像上可取得期望效果。

【目标场景】

需要图像抠图的场景,如换背景等。

3.图像替换天空

原图:

替换天空后:

  • 代码详解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导入OpenCV计算机视觉库
import cv2
# 导入os.path模块,用于处理文件路径操作
import os.path as osp
# 导入modelscope库(虽然导入但未直接使用,可能用于版本检查或其他配置)
import modelscope
# 从modelscope库导入模型下载功能
from modelscope.hub.snapshot_download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 从modelscope库导入输出键常量
# OutputKeys包含了模型输出结果字典中可能包含的标准键名
from modelscope.outputs import OutputKeys
# 从modelscope库导入管道功能
from modelscope.pipelines import pipeline
# 从modelscope库导入Pipeline基类(虽然导入但未直接使用)
# 可用于类型提示或自定义管道开发
from modelscope.pipelines.base import Pipeline
# 从modelscope库导入任务常量
# Tasks包含了ModelScope支持的所有任务类型的常量定义
from modelscope.utils.constant import Tasks
# 下载预训练的天空替换模型到本地指定目录
model_dir = snapshot_download('iic/cv_hrnetocr_skychange', cache_dir='D:/modelscope/hub/models')
# 创建天空替换处理管道
image_skychange = pipeline(Tasks.image_skychange, model=model_dir)
# 使用创建的管道对输入图像进行天空替换处理
result = image_skychange({
    'sky_image': 'sky_image.jpg',
    'scene_image': 'scene_image.jpg'
})
# 将处理后的图像保存到文件
cv2.imwrite('result2.png', result[OutputKeys.OUTPUT_IMG])
# 打印输出文件的绝对路径
# osp.abspath("result2.png") - 获取result2.png文件的绝对路径
print(f'Output written to {osp.abspath("result2.png")}')

本实例采用魔塔社区的“图像天空替换模型”,换天算法是计算机视觉的经典任务之一,也是image sky matting的应用之一。输入一张原图A以及一张参考图B,换天算法会得到两张图片对应的天空区域的alpha图(alpha属于软分割,与硬分割mask不同,mask将视频分为前景与背景,取值为0或1,而alpha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数值代表透明度,因此alpha比mask更为精细) 换天算法利用A和B图对应的天空区域alpha图,配合融合算法,将参考图B的天空样式替换到原图A中,从而改变原图A的天空样式,实现换天功能。

  • 模型介绍

【英文名称】

iic/cv_hrnetocr_skychange

【详细说明】

该模型由三大部分构成:低分辨率处理模块,高分辨率处理模块和换天模块;

其中低分辨率处理模块的backbone是基于hrnet-ocr框架实现的,采用了w18v2的版本,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我们对原网络模块进行了一定修改,主要添加了自设计的super模块以及ASPP模块,扩大了感受野,重新进行分割训练,这部分的结果作为高分辨率处理模块的输入; 高分辨率处理模块基于UNET,实现对低分辨率后超分至原有分辨率,该层具有可学习参数,效果远优于直接上采样效果; 换天模块基于Multiband blender 图像拼缝技术实现;

【使用方式】

支持GPU/CPU推理,在任意两张包含天空的图片上进行直接推理和换天操作。

【使用范围】

包含天空区域的图片(3通道RGB图像,支持PNG、JPG、JPEG格式),图像分辨率建议小于5000×5000,低质图像建议预先增强处理。

【目标场景】

艺术创作、社交娱乐。

六、总结

ModelScope的出现,开启新的大模型格局,打开了开发者的思路,AI编程是革命,同时我们也要革新自己,看到这些优秀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也要实实在在的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感叹大模型的无所不能,感谢自己的无所畏惧!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什么是ModelScope
  • 二、核心价值与用途
  • 三、核心功能与特色
    • 1. 庞大的模型库(Model Zoo)
    • 2. 极简的模型使用(Pipeline API)
    • 3. 高效的模型微调(Training API)
    • 4. 开放的社区生态
  • 四、和大模型的区别
  • 五、精彩案例
    • 1.生成卡通图片
    • 2.人像抠图
    • 3.图像替换天空
  • 六、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