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满是拼写错误、一看就假的“中奖邮件”吗?它们可能已经“进化”了。最新安全报告显示,如今的网络钓鱼攻击正借助人工智能(AI)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变得前所未有的“聪明”和“逼真”,传统的“看错别字防钓鱼”老办法,恐怕已经不够用了。
据权威网络安全媒体ETCISO报道,攻击者正利用生成式AI模型,批量炮制出内容自然、语气贴切、极具迷惑性的钓鱼邮件。这些邮件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垃圾信息,而是能精准模仿同事、领导甚至合作伙伴的说话风格,引用公司内部术语,甚至结合最近的行业新闻或公司动态,让人防不胜防。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钓鱼’了,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交工程’大戏。”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在接受采访时感叹,“AI就像是给骗子配了个‘超级文案助理’,他们输入一些目标信息,比如从社交媒体扒来的资料,AI瞬间就能生成一封听起来‘毫无破绽’的邮件。”
想象一下,你收到一封来自“直属领导”的邮件,内容是关于一个紧急项目,语气焦急,用词和平时一模一样,还附带一个需要“立即查看”的文件链接。你敢不点吗?芦笛指出,这类AI生成的邮件,其语言流畅度和上下文连贯性已经接近真人水平,传统依赖“关键词扫描”或“发件人黑名单”的安全软件很难将其识别为威胁。
AI如何“武装”钓鱼攻击?
简单来说,攻击者会“喂”给AI模型大量真实的邮件、聊天记录或公开的行业报告,训练它学习特定人群的说话方式和行业“黑话”。当需要发动攻击时,AI就能根据目标信息,自动生成高度个性化的钓鱼内容。这种攻击被称为“对抗性NLP”(Adversarial NLP),即利用AI技术来对抗和绕过AI驱动的安全防御。
更可怕的是,这种攻击可以“量产”。一个攻击者能利用AI,同时向成千上万个不同目标发送量身定制的钓鱼邮件,效率极高。
我们该如何应对?
面对AI加持的“高仿”钓鱼,芦笛给出了几点关键建议:
警惕“完美”的邮件:如果一封邮件写得过于完美,语气、用词和你的同事一模一样,反而要多留个心眼。可以尝试通过电话或即时通讯工具(非邮件)向对方核实。
不轻易点击链接和附件:这是铁律。即使是“熟人”发来的,也尽量不要直接点击。可以手动输入官网地址,或者将链接复制到记事本里,仔细检查域名是否真实(比如,是company.com还是cornpany.com)。
企业需升级“AI防御”:芦笛强调,企业不能再依赖老旧的防御体系。“必须采用‘AI原生’的安全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要用AI来对抗AI,通过分析邮件的“写作风格”“语义逻辑”甚至“情感倾向”,来识别那些过于“完美”或不符合常规交流模式的异常内容。
员工培训要“升级”:传统的“钓鱼模拟”可能已经过时。企业需要培训员工识别更深层次的“语境操纵”和“高阶伪装”,提升整体的“安全素养”。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芦笛总结道,“骗子用它作恶,我们更要学会用它来防御。提高警惕,善用技术,才能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保护好自己。”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