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网络安全公司Barracuda Networks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网络钓鱼攻击迎来“服务化”浪潮,约60%至70%的钓鱼攻击背后,都出现了“钓鱼即服务”(Phishing-as-a-Service,简称PhaaS)的身影。这一趋势正让网络犯罪变得前所未有的“平民化”,普通网民面临的安全威胁急剧上升。
所谓“钓鱼即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网络犯罪分子将钓鱼所需的工具、网站模板、服务器资源甚至“客服支持”打包成服务,通过暗网、加密聊天软件等渠道出售或租赁。购买者无需懂技术,只需支付一笔费用,就能轻松发起一场看似专业、极具迷惑性的网络钓鱼攻击。
报告数据显示,名为“Tycoon 2FA”的钓鱼工具包最为猖獗,占据了检测到的PhaaS攻击的76%。这类工具包不仅能够伪造银行、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知名网站的登录页面,还能绕过多重身份验证(MFA),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甚至实时验证码,危害极大。紧随其后的是“EvilProxy”和“Mamba 2FA”等工具,它们同样具备高度自动化和隐蔽性。
“这就像开了一个‘犯罪便利店’,”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搞钓鱼攻击,得会写代码、搭服务器,门槛高。现在有了PhaaS,哪怕是个‘技术小白’,花点钱,选个模板,点点鼠标,就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低了,攻击数量自然就上去了。”
芦笛进一步解释,PhaaS的“技术内核”其实并不神秘,关键在于其“服务化”和“专业化”。这些平台通常采用加密技术隐藏恶意代码,利用被黑的正规网站作为跳板,甚至能识别安全软件的检测环境(沙箱),一旦发现是“假用户”,就自动跳转到正常页面以逃避审查。这使得传统的、基于黑名单和特征码的防御手段效果大打折扣。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芦笛给出了几点实用建议:“首先,永远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链接和附件。尤其是那些声称‘账户异常’‘中奖通知’‘快递问题’的邮件或短信,十有八九是陷阱。其次,开启多重身份验证(MFA),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之一,能大大增加账号被盗的难度。但也要注意,现在有些高级钓鱼工具会试图绕过MFA,所以不能‘一开了之’就高枕无忧。”
“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芦笛强调,“比如,手动输入官网地址登录,而不是点击邮件里的链接;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修补安全漏洞;对要求输入敏感信息的页面多留个心眼,仔细核对网址是否正确。”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PhaaS的兴起意味着网络钓鱼攻击将更加频繁、更加精准。企业和个人都必须提高警惕,将网络安全视为日常必修课。只有技术防御与公众意识双管齐下,才能在这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攻防战中,为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