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黄啊码】AI Coding正在让你平庸地付费上班

【黄啊码】AI Coding正在让你平庸地付费上班

作者头像
黄啊码
发布2025-09-10 14:28:41
发布2025-09-10 14:28:41
390
举报

昨天十点多,我远程盯着屏幕上学员第3次跳出的cursor回答窗口,鼠标悬在需求阐述上,看着他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确认代码,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一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学员给了个需求是把用户积分规则从"满100减10"改成"阶梯式满减",我原本打算教他花半小时理清楚边界条件,再手写逻辑。但学员说:“老师,直接让cursor生成吧,我上次调接口就是这么干的,五分钟出活。” 我本想否决的,毕竟刚入门,最重要的是学习核心逻辑,但觉得还是得让他吃吃苦。 于是我们打开了对话框,输入:用Java写一个电商积分阶梯计算函数,输入消费金额,输出应扣积分,规则是满100减10,满300减35,满500减80,超过500部分每100减20。 cursor秒回了一段代码,看起来逻辑通顺。但测试时发现,当消费金额是299元时,本应只触发满100的规则,结果代码错误地扣了35分,因为它把满300的条件写成了>=。我们改了需求描述,加上严格大于,又生成一次。这次对了,但忘记处理0元以下返回0的边界,第三次生成时,AI把判断逻辑嵌套错了位置。 直到第四次,代码终于跑通。我看了眼token统计:四次生成,平均每次输出消耗6281 tokens。按当前大模型cusro的价格,我们来算算:以下是cursor auto模式下的计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不计算输入和缓存输入,单纯计算输出价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当前美元和人民币兑换汇率计算0.15美元 × 7.1089元/美元 = 1.066335元人民币,约合1.07元 也许你会说:切,才不到一块钱。确实,对于程序员的工资水平来说,1块钱不值一提,甚至说连皮毛都不算,只是我们只考虑到单价,一个程序员每天要写多少个小功能,这不就是1*n吗?再加上各种补漏洞,最终妥妥的付费上班啊! 更讽刺的是,当我提出"要不咱们先画个流程图,再手写逻辑"时,学员说:“反正AI改得快,手写还要查API文档,多麻烦。”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我心里,我们正在用最昂贵的方式,养出懒惰的技术习惯。而这场浪费的源头,正是被滥用的AI Coding。

一、tokens是真金白银的技术成本要理解这场浪费有多触目惊心,首先得明白在大语言模型的世界里,一切输入输出都会被拆分成tokens,生成一行代码,可能需要拆解需求描述、理解上下文、调用知识库、构建逻辑链,每个环节都在疯狂消耗tokens。 举个案例:某小公司【麻雀版团队】开发一个简单的"用户信息导出"功能,用传统方式采用AI编程工具流程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我们把前边这四个步骤全部改成AI,现在我们用上边的案例简单算一下:4*1.07=4.28元,打比方我们每天只写10个小功能就行了,40多块钱就交付给AI了,这时候你还会说AI便宜吗?当然,用白嫖版的除外,我们这里只谈论正规流程。

二、我们正在用tokens,喂养我们的技术惰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真正可怕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程序员正在用tokens,亲手弱化自己的技术能力。 我带过一个应届生,刚跟着我学东西就能独立负责核心模块。起初我以为是天赋,后来发现他的工作流是:需求到手》复制粘贴到AI对话框》挑一段看起来像的代码》修修补补跑通测试,或者想都不想了,直接输入需求点击确认,然后一步一步地问AI为啥错误了。 那时候我问他"为什么这里用HashMap而不是TreeMap",他说"AI生成的代码用了这个,应该没问题";问"如果并发量超过1万,这段锁机制能扛住吗",他挠挠头:“可能得加个分布式锁?AI没写,我也不知道。” 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刚入行时的场景:写一个循环嵌套,会反复琢磨是用for还是while;调一个接口,会翻三遍官方文档确认参数;甚至连打印日志都要纠结用info还是debug,因为我知道,每一个技术决策都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甚至未来的扩展空间。 但现在,程序员不再需要深究为什么,只需要学会怎么让AI听话;不再需要积累编程经验,只需要记住几个prompt技巧。 更危险的是,这种惰性会形成恶性循环:越依赖AI,越不愿意深入底层;越不了解底层,越容易被AI生成的看似正确的代码坑到。 我去年有一次用AI生成数据库索引优化方案,就采用了无脑点击确认,结果AI为了提升查询速度,给所有字段都加了索引,导致写入性能暴跌,因为AI不懂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的底层逻辑,它只知道用户说要快,加了索引就能变快。

三、AI是工具,不是"代码代工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了这么多,不是要否定AI的价值。相反,我坚信AI会成为未来开发者的超级大脑,它能快速生成模板代码,能提示潜在的bug,能把程序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创造性的事(比如系统架构设计、技术方案优化、用户体验打磨)。 但前提是:我们要做AI的主人,而不是它的token消耗工具。怎么做到?分享几个我自己的实践经验: 1、把AI当"实习生",而不是"老师傅"让它生成第一版代码,但一定要自己过一遍逻辑。比如写一个支付接口,AI可能会漏掉"重复支付校验",这时候不是直接复制,而是手动加上去,这个过程,既节省了后续调试的tokens,又强化了自己的风险意识。 2、用精准prompt代替模糊需求很多tokens浪费源于无效沟通。与其说写一个登录功能,不如说"用XXX技术写一个支持JWT的登录接口,需要处理密码加密,用了什么加密算法、验证码校验,是否采用Redis存储,存储过期时间是多少、登录失败次数限制,最多5次,锁定多长时间"。越清晰的prompt,AI生成的代码越精准,后续修改的tokens就越少。 3、保留手敲代码的习惯对于核心逻辑,比如算法优化、性能瓶颈,坚持手敲代码。涉及交易状态流转、分布式锁设计、大数据量查询优化的代码,必须人工编写并注释,这些代码是系统的重心,容不得让AI拿来试错。 4、把省下来的tokens,花在技术深耕上【不要摸鱼哦】当你不再为AI会不会写错焦虑时,就有更多精力去学源码、搞架构、研究新技术。毕竟,AI能生成代码,但生成不了架构思维;能优化逻辑,但优化不了技术视野,这些才是程序员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AI编程实现不了口喷就是产品时,请别忘记你是一名软件(CV)工程师。AI时代,什么是软件工程师?AI编程让你0代码能力即可写软件,但无法让你0代码能力写工程,这就是CV工程师与软件工程师的区别。

最后,用好你手头上的AI编程工具【国内的编程工具其实也不差】,它们会不会让你平庸,会不会让你被迫付费上班,取决你如何驾驭它,工具之所以为工具,就是让人来用,而不是它来用人。在公司给老板当牛马已经够苦了,还要给编程工具当牛马,荒天帝都没有你苦。 好了,我是黄啊码,码字的码,欢迎三连加关注,让我们共处AI时代,共享AI未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9-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