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多个特性指标,但只有一项具有广泛可比性和完全可复现性——即持续数据传输率。这指的是硬盘驱动器外径能够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因为HDD非常适合顺序操作。因此,我们通过该指标对硬盘驱动器进行评级、判断和基准测试。
另一个指标是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次数(IOPS)。由于机械寻址方式的限制,HDD在该指标上通常表现较慢,且可比性不强。尽管如此,若要评估硬盘驱动器的敏捷性,这仍是一个重要指标。与此相关的是延迟,但延迟取决于许多系统参数。基本上,我们基准测试HDD的方式就是通过持续数据传输率和IOPS。
如果HDD用于典型的顺序数据读写操作,我们可以获取其每秒传输的兆字节数(MBps)。这取决于转速和磁道内的数据密度。
以每分钟5,400转的硬盘驱动器为例,其外缘的持续数据传输率可达170MBps或180MBps。如果继续向内圈磁道读写,速率会降至约10MBps。这是一个极端情况——通常,我们现在使用的HDD转速为7,200rpm,此时持续数据传输率还取决于数据密度。
例如,十年前,4TB、6TB和8TB驱动器的数据密度较低,持续数据传输率约为20MBps。如今,24TB硬盘驱动器的持续数据传输率已超过300MBps。显然,如果继续向内径读写,速率会降至200MBps范围,平均值约为250MBps。
另一个指标是IOPS。HDD在IOPS方面表现不佳。如果将MBps和IOPS与SSD对比,HDD的速度相当慢且表现较差。SSD在IOPS上快数倍甚至数千倍。但我们不会直接与SSD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因为SSD通常使用一两个,而HDD在系统中可能使用四个、八个、十二个甚至数百个。因此,尽管单个硬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较慢,但使用多个时可以获得显著性能。
回到IOPS。每秒操作次数取决于HDD查找要读写的磁道的速度,以及在磁道内查找小块数据的速度。作为机械组件,这需要时间。现代硬盘驱动器的典型IOPS约为每秒读取200到220个小文件。通常,IOPS的性能还取决于系统设置。
在进行可比测量时,我们通常读写非常小的4K块,并以I/O队列深度为16加载驱动器。驱动器接收某些块的请求后,必须找到磁道,然后在磁道内找到块,这将操作限制在每秒220次。写入操作稍快,因为不需要查找数据,可以直接定位位置。
此外,对于写入操作,HDD可以对未完成的写入请求进行排序,以最小化磁臂摆动到不同磁道的幅度。
任何类型的顺序工作负载。在顺序工作负载中,HDD以300MBps运行,而SSD以500MBps、1000MBps或2000MBps运行,HDD的表现并不差。任何类型的顺序工作负载,如视频流、备份数据,都是硬盘驱动器的理想选择。
如果数据读写更随机,单个硬盘驱动器的速度会非常慢。具有多个硬盘驱动器的大型系统通常将数据打包成更大的块,基于SSD或内存操作,然后顺序写入更大的HDD。
此外,HDD没有任何耐久性限制。这使得它们成为视频或监控数据的理想选择(也可能是唯一合适的存储介质),因为这些场景涉及大量重写操作,而SSD无法胜任。
工作负载的读写顺序性越强,越适合HDD,并且可以从该介质中获得更多性能。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