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心里门儿清,嘴却像被粘住?(程序员,你是不是经常这样?)

心里门儿清,嘴却像被粘住?(程序员,你是不是经常这样?)

作者头像
架构师之路
发布2025-08-25 09:36:00
发布2025-08-25 09:36:00
98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架构师之路架构师之路

心里明白,但说不清楚;或听对方表达,总是抓不住重点。对于很多技术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类似问题。对于沟通中的表达与理解,我有一些看法。

首先,毋庸置疑,沟通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与产品经理沟通需求时,需要能听懂产品需求、表达清楚技术方案;过程中难免会有变更,如何理解变更、说清其对技术方面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场景,且会深度影响项目团队的协作效率和交付质量。往往技术出身的同学总是疏于修炼这方面的内功,导致在类似场景中比较被动。

对我而言,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投入了更多精力学习理论并实践,因此目前的职业发展并未被该技能拖累。在团队中,沟通方面的软实力也是我经常强调的,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关键还是看个人是否意识到需要主动提升。

身边的例子:

一个老旧系统的改造重构项目,面向公司全员,产品需求文档分散且庞杂,但该涵盖的内容都写了。背景是:前端新来的开发(RD),这是他带的第一个项目,对现状不了解,却强势且激进;后端有一位资深开发带两名年轻开发与之对接。

前后端由于想法不一致,在技术实现方案上产生了众多分歧。比如,前端希望后端对不存在的字段也返回默认空串;一些校验在前端实现复杂,希望由后端校验;将通用接口拆分成定制化接口等。双方沟通时各说各话,经常以争吵结尾,不仅效率低下,还影响了整个项目团队的氛围。

作为负责人,在与团队成员沟通后,我了解到:前端开发在表达过程中态度强势,过于强调这些调整对前端项目的收益,无视后端的反馈,导致后端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陷入对抗情绪,无法理性表达事实,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耐心倾听,找到对方表达的核心内容。

在沟通过程中,不少人缺乏倾听的技巧:没听完对方的表达,就臆测内容、打断对方,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会导致信息传递被曲解、不完整,影响效率,也会让对方因被打断而产生情绪。建议大家一定要等对方表达完整,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确认是否准确把握了对方的核心诉求。

2. 站在对方身边而非对面,杜绝零和博弈,寻求双赢解法。

针对上述例子,后端开发在理解了前端开发的主要诉求后,不要只想着 “你改还是我改”“你输还是我赢”,而要从双方都能受益的角度探讨方案,往往会有好的结果 —— 充分沟通后,问题很可能就能解决。

3. 如果产生了对抗情绪,要认可情绪、运用元认知、及时抽离。

沈老师讲的元认知在这里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在产生对抗情绪时,要告诉自己: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我可以控制;脑中臆测的对方意图,大概率不是其真实意图。实在不行,就在情绪失控前从对抗气氛中抽离出来,比如接杯水、走出会议室缓口气等。

4. 运用结构化思维和表达。

作为表达者,我们要有结构化思考的意识。很简单,就像高中写议论文:论点 — 论据 — 呼应论点,即 “总分总” 结构。先亮明结论,再阐述支持结论的细节或细化论点,这样更容易让对方理解。

以上是我总结分享的一些沟通技巧,只是抛砖引玉。每个点展开来看可能都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大家可以找一些书或播客深入了解。这也更印证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推荐几本书:《结构化思维》、《好好说话》、《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力》等。

希望大家,也都能说得过产品经理。

说明,这是一个,社群七月份的活动: 1. 隶属主题:通用技能 2. 探讨问题:心里明白,却说不清楚,怎么办? 3. 活动时间:7.1近百位同学参与活动,上文是@paolo的思考。

===全文完===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架构师之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