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财务要核对客户回款,却发现 CRM 里的 “张三客户” 和财务系统里的 “张三商贸” 是同一个主体,但编码不同;
业务要分析 “产品销售转化率”,却因为产品数据散在 PM 系统、库存系统、电商平台里,口径不一无法合并;
IT 部门每月要花 30% 的时间处理 “数据对账” 工单 —— 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指向主数据未统一。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核心资产,但 “数据烟囱” 式的存储、“各说各话” 的标准,让数据无法形成合力。而主数据体系,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钥匙”;而选择一款成熟的主数据管理工具,则是 “钥匙” 的 “齿痕”—— 亿信华辰的主数据管理产品,正是能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的 “钥匙”。
根据《主数据管理:企业数据化建设基础》一书的定义,主数据是跨系统、跨业务的核心数据,是企业数据资产的骨架。它具有三大特性:
主数据的范围覆盖企业核心业务领域,比如客商、产品、员工、资产、财务科目等 —— 这些数据是企业开展数据分析、业务协同的基础语言。
1.无法做企业级数据分析
数据散在 CRM、PM、HR 等系统里,口径不一,想分析 “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 都无从下手;
2.难以形成数据资产
没有统一标准的数据,只是 “数字垃圾”,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比如无法用数据评估供应商质量、优化产品结构)。
而建好主数据体系的价值,已经被实践验证:某企业通过亿信华辰主数据管理平台,将 “供应商主数据” 统一为 “编码 + 名称 + 税号” 的标准格式,对账时间从5天缩短到1天;同时通过质检规则将 “客户主数据完整率” 从 70% 提升到95%,真正实现了数据用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亿信华辰的睿治智能数据管理平台将主数据管理模块与元数据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等十大模块整合,可独立或组合使用 —— 比如企业在搭建主数据体系的同时,若需提升整体数据治理能力,可搭配元数据模块梳理数据血缘,或用数据标准模块统一全公司的数据口径,形成全链路的数据治理能力,满足政府、金融、能源等多行业的复杂场景需求。
从0到1搭建主数据体系,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业务与数据的协同。而亿信华辰的睿码主数据管理产品及睿治平台,正是协同的桥梁—— 它能帮企业把 数据散沙变成数据资产,让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某大型制造集团主营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旗下10 余家子公司的物料数据散落在 PM 系统、库存系统、采购系统中,同一物料存在 “多编码” 乱象(如 “高强度螺栓” 在采购系统中为 “CG-LS-001”,在库存系统中为 “KC-LS-003”),导致物料重码率高达22%。库存盘点时 “一物多账” 的问题频繁发生,每月需额外投入2-3天核对库存,库存积压成本占比达18%。
借助亿信华辰主数据管理平台,该集团先完成物料主数据标准化改造:结合行业最佳实践,统一物料编码规则为 “物料类别 + 材质 + 规格 + 厂家”(如 “LS-45#-M12-XX 厂” 代表 “45 号钢材质、M12 规格的高强度螺栓”),并通过平台可视化建模功能快速搭建物料主数据模型,覆盖 “编码、名称、材质、规格、供应商” 等 12 个核心属性;接着通过数据整合工具对接多系统,自动识别并合并重复物料数据(如将 “CG-LS-001” 与 “KC-LS-003” 合并为统一编码);最后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实现物料数据 “申请 - 审核 - 发布 - 变更” 的闭环管控,新物料录入时自动校验编码唯一性。
实施6个月后,该集团物料重码率从22%降至8%,库存盘点时间缩短40%,库存积压成本下降15%;同时物料齐套率从83% 提升到 91%,生产停工待料情况减少 60%。
正如《主数据管理:企业数据化建设基础》一书所说:“主数据是企业数据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主数据的统一,再多的大数据分析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你正在考虑搭建主数据体系,不妨从调研现状开始 —— 先找准痛点,再一步步落地。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入门指南。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