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白光干涉仪 - 显微平台不够大,改造成 4,6,8,12 寸晶圆台测试

白光干涉仪 - 显微平台不够大,改造成 4,6,8,12 寸晶圆台测试

原创
作者头像
SYNCON新启航
发布2025-08-15 09:40:48
发布2025-08-15 09:40:48
1050
举报

一、引言

在半导体制造与晶圆检测领域,白光干涉仪凭借高精度表面形貌测量能力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显微平台尺寸有限,难以满足 4、6、8、12 寸晶圆的检测需求。将白光干涉仪显微平台改造为适配多尺寸晶圆检测的晶圆台,对提升晶圆质量检测效率与精度、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晶圆台特性与改造难点分析

4 - 12 寸晶圆尺寸差异大,不同尺寸晶圆的重量、表面平整度要求也各不相同。改造需兼顾晶圆承载能力、运动精度与稳定性。同时,白光干涉仪测量依赖精确的光路对准,晶圆台尺寸增大后,如何保证在大行程运动中光路不受干扰,维持测量精度,是改造面临的核心挑战。此外,不同尺寸晶圆的定位与装夹方式也需针对性设计,确保测量过程中晶圆位置固定。

三、晶圆台改造方案

(一)机械结构改造

设计可调节的晶圆承载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承载板与定位夹具,适配 4、6、8、12 寸晶圆。选用高刚性材料制作承载平台,增强平台对大尺寸晶圆的承载能力与抗变形能力。优化传动机构,采用高精度直线导轨与滚珠丝杠,配合大行程的运动模组,实现晶圆台在 X、Y、Z 轴方向的平稳运动,满足大尺寸晶圆检测的行程需求 。

(二)光学系统优化

重新布局白光干涉仪的光学系统,增加光学元件的视场范围,确保在检测大尺寸晶圆时,干涉条纹能完整覆盖晶圆表面。采用可调焦镜头与自动对焦系统,适应不同厚度晶圆的测量需求,同时优化光源的照明均匀性,减少因晶圆尺寸增大导致的边缘测量误差 。

(三)控制系统升级

开发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晶圆尺寸识别模块,可自动识别放置的晶圆尺寸,并匹配相应的测量程序与参数。通过闭环控制算法,实时监测晶圆台的运动位置与姿态,对运动误差进行补偿,保证测量过程中晶圆始终处于最佳测量位置,提升测量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

TopMap Micro View白光干涉3D轮廓仪

一款可以“实时”动态/静态 微纳级3D轮廓测量的白光干涉仪

1)一改传统白光干涉操作复杂的问题,实现一键智能聚焦扫描,亚纳米精度下实现卓越的重复性表现。

2)系统集成CST连续扫描技术,Z向测量范围高达100mm,不受物镜放大倍率的影响的高精度垂直分辨率,为复杂形貌测量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3)可搭载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实现实现“动态”3D轮廓测量。

实际案例

1,优于1nm分辨率,轻松测量硅片表面粗糙度测量,Ra=0.7nm

2,毫米级视野,实现5nm-有机油膜厚度扫描

3,卓越的“高深宽比”测量能力,实现光刻图形凹槽深度和开口宽度测量。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