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Attention Neural Network(SANN) 是一种融合空间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它通过动态调整不同空间位置的注意力权重来突出重要的时序特征,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模型对时序数据的特征表达能力和分类性能。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处理时序数据时主要依赖固定的卷积操作来提取特征。虽然这种方法在许多任务中表现良好,但在面对复杂的时序模式时,仍存在一些关键局限性:
这些限制促使研究者探索更加智能和自适应的特征提取方法,Spatial Attention Neural Network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
SANN通过空间注意力机制解决上述问题:
通道维度特征聚合:对通道维度取平均,压缩多通道信息为单通道空间表示
空间注意力权重生成:使用卷积和Sigmoid生成空间注意力权重图
特征加权增强:注意力权重与原始特征逐元素相乘,强化重要区域
时序轴专注设计:针对传感器数据特点,固定模态轴,专注时序轴的空间注意力
相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SANN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
SANN采用分层递进的设计思路,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构成:
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还使得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SpatialAttentionModule是SANN的核心创新组件,负责实现空间特征的智能选择和动态增强。
class SpatialAttentionModule(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att_fc = nn.Sequential(
nn.Conv2d(1, 1, (3, 1), (1, 1), (1, 0)), # 传感数据特殊性,固定模态轴,只在时序轴上进行空间注意力
nn.Sigmoid()
)
空间注意力模块的设计体现了以下核心思想:
def forward(self, x):
'''
x.shape: [b, c, series, modal]
'''
att = torch.mean(x, dim=1, keepdim=True) # [b, c, series, modal] -> [b, 1, series, modal]
att = self.att_fc(att) # [b, 1, series, modal]
out = x * att
return out
注意力机制的实现过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空间注意力模块的设计蕴含了深刻的技术考量:
class SpatialAttentionNeuralNetwor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train_shape, category):
super(SpatialAttentionNeuralNetwork, self).__init__()
self.layer = nn.Sequential(
nn.Conv2d(1, 64, (3, 1), (2, 1), (1, 0)),
SpatialAttentionModule(),
nn.BatchNorm2d(64),
nn.ReLU(),
nn.Conv2d(64, 128, (3, 1), (2, 1), (1, 0)),
SpatialAttentionModule(),
nn.BatchNorm2d(128),
nn.ReLU(),
nn.Conv2d(128, 256, (3, 1), (2, 1), (1, 0)),
SpatialAttentionModule(),
nn.BatchNorm2d(256),
nn.ReLU(),
nn.Conv2d(256, 512, (3, 1), (2, 1), (1, 0)),
SpatialAttentionModule(),
nn.BatchNorm2d(512),
nn.ReLU()
)
self.ada_pool = nn.AdaptiveAvgPool2d((1, train_shape[-1]))
self.fc = nn.Linear(512*train_shape[-1], category)
SANN的整体架构采用四层递进的设计:
渐进式特征提取:通道数64→128→256→512,特征抽象层次递增;在每个卷积层后都集成空间注意力模块,实现全程的特征增强;合理安排BatchNorm和ReLU的位置,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和特征的非线性;保留模态维度,适应不同长度时序输入
网络采用层次化的特征提取策略:
层级 | 输入通道 | 输出通道 | 卷积核 | 步长 | 功能特点 |
---|---|---|---|---|---|
Layer 1 | 1 | 64 | (3,1) | (2,1) | 基础特征提取 |
Layer 2 | 64 | 128 | (3,1) | (2,1) | 局部模式识别 |
Layer 3 | 128 | 256 | (3,1) | (2,1) | 中层特征抽象 |
Layer 4 | 256 | 512 | (3,1) | (2,1) | 高层语义特征 |
SANN在每个特征提取层后都集成了空间注意力模块,实现了以下优势:
空间注意力机制的设计遵循以下核心原则:
SANN中卷积核的设计体现了对时序数据特性的深度理解:
时序轴专注:(3,1)卷积核专注时序维度特征提取
模态轴保持:模态轴维度不变,保留多模态空间结构
感受野控制:3×1感受野捕捉局部时序模式,避免过度平滑
下采样策略:(2,1)步长在时序轴下采样
网络中批归一化和激活函数的安排遵循最佳实践:
self.ada_pool = nn.AdaptiveAvgPool2d((1, train_shape[-1]))
self.fc = nn.Linear(512*train_shape[-1], category)
保留模态维度:适应不同长度时序输入
全连接设计:512×模态数的输入维度
SANN的计算复杂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组件 | 复杂度特征 | 主要开销 |
---|---|---|
空间注意力模块 | O(H×W) | 通道平均和轻量卷积 |
卷积特征提取 | O(K×C×H×W) | 主要的计算开销 |
批归一化 | O(C×H×W) | 线性复杂度 |
自适应池化 | O(C×H×W) | 空间维度压缩 |
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引入带来的额外计算开销相对较小:
指标 | SANN | 传统CNN |
---|---|---|
特征增强方式 | 动态空间注意力 | 固定权重提取 |
噪声处理能力 | 自适应抑制 | 被动接受 |
计算复杂度 | 轻微增加 | 基准水平 |
参数量 | 少量增加 | 基准水平 |
模块化程度 | 高度模块化 | 一般 |
适用场景 | 时序数据分析 | 通用特征提取 |
SANN代表了时序数据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为复杂时序模式的识别和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本节以UCI 数据集为例,展示SANN的实际应用及其实验结果。
基于空洞卷积的模型在uci数据集上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 Metric | Value |
| Inference Time | 1.61 ms |
| Val Acc | 0.9631 |
| Accuracy | 0.9631 |
| Macro Precision | 0.9643 |
| Macro Recall | 0.9639 |
| Macro F1 | 0.9641 |
| Fw-score | 0.9631 |
验证准确率达到96.31%,说明模型具有很强的分类能力,宏平均Precision、Recall、F1-score均在96.4%左右,表明各类别间性能相对均衡,并且推理时间仅1.61ms,计算效率很高。
Walking: Precision=0.9685, Recall=0.9826, F1=0.9755, Proportion=0.1670
Jogging: Precision=0.9711, Recall=0.9773, F1=0.9742, Proportion=0.1500
Sitting: Precision=0.9964, Recall=0.9751, F1=0.9856, Proportion=0.1364
Standing: Precision=0.9144, Recall=0.9298, F1=0.9220, Proportion=0.1728
Upstairs: Precision=0.9358, Recall=0.9186, F1=0.9272, Proportion=0.1850
Downstairs: Precision=1.0000, Recall=1.0000, F1=1.0000, Proportion=0.1888
Downstairs(下楼)达到完美分类(Precision=1.0, Recall=1.0, F1=1.0),Sitting(坐):F1-score为98.56%,表现优异。
SKResNet 擅长区分动态活动,同时偶尔会面临重叠运动模式的挑战:
动态活动(Walking、Jogging、Downstairs)识别效果更好。静态活动(Standing)识别难度较大,可能因为:静态状态下传感器信号变化微弱,与其他相似静态姿态容易混淆。Downstairs表现完美,而Upstairs相对困难,可能下楼时的重力加速度特征更明显,信号模式更容易区分。
训练过程中,ResNext 的训练集与验证集指标表现如下:
训练集与验证集指标接近,说明模型泛化能力强,没有出现严重的过拟合现象SANN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取得了很好的性能,兼顾了精度和效率,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解决方案。
SANN通过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在时序数据分类任务中取得了优异表现。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在人体活动识别数据集上达到96.31%的准确率,推理时间仅1.61ms,展现出精度与效率的良好平衡。该架构特别擅长识别动态活动(如走路、慢跑),对静态活动的区分能力相对较弱。空间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设计使其非常适合实时应用场景,为时序数据处理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