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618大促之后,电商平台售后分析该怎么做?

618大促之后,电商平台售后分析该怎么做?

原创
作者头像
帆软BI
修改2025-06-30 20:57:41
修改2025-06-30 20:57:41
1490
举报

618订单爆完,促销大战告一段落,但电商平台的“硬仗”可没打完!这时候最该做什么?当然是做好售后复盘,减少退换货问题! 大促过后,大量的退货、评价、投诉数据里,藏着用户最真实的声音和销售改进的黄金机会。别让这些宝贵信息白白溜走,做好售后分析,才能真正把钱省下来、把用户留下来、让电商越做越顺。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聊618之后,电商平台的售后分析到底该怎么做才最有效,帮助你一步一步实现精细化运营。

一、电商平台为什么要做售后分析

做电商整天要盯着流量、转化、GMV等等,但售后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说到底,售后分析是平台稳不稳、能不能长久的关键。尤其对于做电商来说,售后分析真的太重要了,主要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1.了解用户需求与不满

售后数据里的退货原因、差评内容,能让我们清楚用户为啥不满意,是商品质量、物流,还是服务问题。说白了,这就是直接听用户“吐槽”,知道他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后续好改进。

2.降低运营成本

退货金额、订单数这些数据,能帮助发现售后漏洞。比如老是因同一问题退货,不解决就一直赔本。简单来说,分析售后就是找“省钱点”,少赔点、多赚点 。

3.提升用户复购

把售后问题解决好,用户觉得靠谱,下次才会再来。我一直强调,复购靠的是一次次满意的购物体验,售后分析就是优化体验的“线索”,让用户愿意回头 。

4.优化商品与服务

从评论标签、满意度趋势能看出,商品哪里做的好,哪里还有优化空间,服务流程哪步拖后腿。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顺着这些改,商品和服务才能越来越贴合用户,平台也能越做越好 。

听着是不是很熟?其实,做售后分析,就是实实在在为用户、为生意着想,把问题找着、解决掉,电商才能走稳呀 。

二、电商平台售后分析维度

既然售后问题这么关键,那具体该怎么做、看哪些东西呢?别急,咱们这就来拆解一下,看看从哪些维度入手才能真正看懂售后数据,把数据拆明白、用到位。

1.退货趋势

(1)退货核心指标:关注退货金额、退货订单数、退货人数、退货率,以及已发货仅退款金额,这些数据能直观反映售后成本与规模 。

(2)时间趋势:通过退货趋势图,分析不同日期退货金额、订单数的波动,结合618大促节奏,预售、爆发、返场等阶段 ,看售后高峰与促销节点的关联。

2.退货类型与原因

(1)类型占比:依据退货类型,如物流原因、负反馈、非负反馈退货金额等,明确哪种类型是售后大头,比如若非负反馈退货金额高,需重点排查商品本身问题 。

(2)关联差评:结合差评TOP10,分析退货是否因商品差评集中爆发,找出差评率高的品牌、商品,追溯源头 。

3.用户评价

(1)满意度趋势:从满意度趋势图,服务、物流、商品平均得分走势,观察大促前后用户对服务、物流、商品的评价变化,判断618大促之后各环节体验是否下滑 。

(2)评论标签反馈:利用产品个性化、使用体验、售后服务等标签的正负面反馈,挖掘用户对商品功能、服务流程等具体诉求与不满,像“产品材料/成分评价”负面多,就需审核供应链;“售后服务评价”负面突出,要优化售后流程 。

4.售后运营效率

(1)退款节奏:看售后运营里退款自主完成金额、联系系统客诉金额的日期分布,评估618期间退款处理效率,判断人力、系统是否适配大促单量 。

(2)好评差评趋势:通过好评数、差评数日期分布,结合618节点,分析促销带来的评价波动,以及好评TOP10品牌的优势,差评品牌的改进方向 。

三、电商平台售后数据解读

数据摆在这儿了,但关键是怎么从这些数字里读出有用的信息?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光看表面可不行,得学会抓住重点、看出门道。

1. 退货波动与异常点

退货趋势图中,部分日期退货订单数、金额突增,可能对应促销活动或物流、商品问题集中爆发;前期也有退货小高峰,需结合当时运营动作排查 。

2. 退货类型主导

退货类型占比图显示非负反馈退货金额占绝对优势,说明商品本身(质量、功能等 )问题是售后主因,而非物流或简单负反馈 。

3. 差评与商品关联

差评TOP10里品牌1号、2号等上榜,结合退货数据,这些品牌可能因商品问题导致高退货、差评,需重点关注其商品质量管控 。

4. 满意度与评价标签

满意度趋势图中,部分日期服务、物流、商品得分异动,可能是大促前订单激增引发的体验波动;评论标签反馈里,“使用体验评价”“产品材料/成分评价”等正负面反馈都多,说明用户对商品核心体验点关注度高,且存在改进空间 。

5. 售后运营与评论趋势

售后运营退款数据显示,3月下旬退款金额高,可能对应前期订单的售后集中处理;评论趋势中,部分日期好评、差评数波动,反映促销带来评价量变化,且好评TOP10品牌可挖掘优势经验 。

四、电商平台售后落地策略

数据解读是起点,行动落地才是终点——具体怎么干?我按业务场景拆给你看:​

1. 商品管理

针对非负反馈退货、差评集中的商品/品牌,开展品控升级,从材料、生产、质检环节优化;参考评论标签里“产品材料/成分评价”“使用体验评价”等负面点,迭代商品功能、设计 。

2. 物流与售后流程

若物流原因退货有占比,协同物流商优化配送时效、破损防护;结合售后运营退款数据,在618大促前扩充售后人力、优化退款系统,提升处理效率,减少客诉 。

3. 营销与选品策略

借鉴好评TOP10品牌的优势,选品时侧重用户评价好、售后少的商品;根据评论标签里“性价比评价”“产品创新评价”等正面反馈,营销推广突出商品亮点,吸引用户;针对差评、高退货商品,调整推广策略或清库存 。

4. 用户体验优化

依据满意度趋势、评论标签反馈,618期间重点保障物流、服务体验,如高峰期加派客服、监控物流;针对用户集中反馈的“改进建议”“易用性”等问题,快速响应优化,提升复购与口碑 。

五、总结

大促的结束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优化售后的起点。通过退货趋势定位流程不足,从差评TOP10锁定问题商品,借满意度得分调整服务资源,每一步都指向更低的售后成本和更高的用户留存。​​把数据拆解为行动,才能让每一次售后问题变成GMV提升的跳板。​​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618订单爆完,促销大战告一段落,但电商平台的“硬仗”可没打完!这时候最该做什么?当然是做好售后复盘,减少退换货问题! 大促过后,大量的退货、评价、投诉数据里,藏着用户最真实的声音和销售改进的黄金机会。别让这些宝贵信息白白溜走,做好售后分析,才能真正把钱省下来、把用户留下来、让电商越做越顺。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聊618之后,电商平台的售后分析到底该怎么做才最有效,帮助你一步一步实现精细化运营。
  • 一、电商平台为什么要做售后分析
    • 1.了解用户需求与不满
    • 2.降低运营成本
    • 3.提升用户复购
    • 4.优化商品与服务
  • 二、电商平台售后分析维度
    • 1.退货趋势
    • 2.退货类型与原因
    • 3.用户评价
  • 三、电商平台售后数据解读
    • 1. 退货波动与异常点
    • 2. 退货类型主导
    • 3. 差评与商品关联
    • 4. 满意度与评价标签
    • 5. 售后运营与评论趋势
    • 四、电商平台售后落地策略
    • 2. 物流与售后流程
    • 3. 营销与选品策略
    • 4. 用户体验优化
  • 五、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