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闯进 Kubernetes 的世界(一)

闯进 Kubernetes 的世界(一)

作者头像
JanYork_简昀
发布2025-06-07 18:15:14
发布2025-06-07 18:15:14
1760
举报

第一章:初步了解 Kubernetes (K8s) :容器化应用的智能管理系统

你正在构建一个应用程序,它最终会服务成千上万的用户。当你的应用程序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包”时,你可能可以手动管理它。但当这个“程序包”需要运行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份,并且要保证它们随时在线、协同工作时,手动管理就变得不可能。

这时候,你会想创建一个系统,它能像一个智能机器人一样,自动帮你管理这些应用程序副本。

让我们回到 K8s 诞生的地方——Google

1.1 K8s 的前世今生:Google 的解决方案

在 K8s 出现之前,也就是本世纪初的 Google,一群顶尖的工程师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规模要大得多:他们有数以万计的应用程序和数十万台服务器。手动部署、管理、扩缩这些应用程序简直是天文数字般的挑战。

于是,Google 内部诞生了一个名为 Borg 的系统。Borg 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集群管理系统,它能高效地在 Google 的服务器集群上调度和运行应用程序。Borg 的成功,使得 Google 能够以惊人的效率和规模运行其各项服务,从搜索到 Gmail,无一不是受益于其强大的自动化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技术开始普及。Google 意识到,Borg 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可以被抽象出来,并推广给更广泛的开发者社区。于是,借鉴 Borg 的理念与经验,Google 在 2014 年开源了一个全新的容器编排系统 —— Kubernetes (K8s)。

K8s 就像是 Borg 的“开源精华版”,将 Google 内部大规模系统管理的宝贵经验带给了全世界。

1.2 K8s 的核心价值: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当你的应用程序需要在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中稳定运行,并具备高可用性、弹性伸缩能力时,手动运维会迅速变得复杂且不可靠。

K8s 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让你的应用程序能够“活下来、跑得好”:

  • 自动化运维: K8s 能够自动化处理应用程序的部署、更新、扩缩容、故障恢复等几乎所有运维任务。你无需手动干预,只需定义应用程序的期望状态,K8s 就会自动使其达到并维持该状态。这极大地减少了人工错误和运维负担。
  • 高可用性与自愈: K8s 持续监控应用程序和其运行环境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故障(如某个应用程序实例崩溃、某个服务器宕机),它会自动进行故障转移、重启受损实例或重新调度,确保服务不中断,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
  • 弹性伸缩: 随着业务负载的变化,K8s 能够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增加或减少应用程序的运行实例数量。这意味着你的应用程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资源,高峰期应对自如,低谷期节约成本。
  • 资源高效利用: K8s 能够智能地将应用程序调度到集群中资源最适合的服务器上,优化资源分配。它就像一个精明的“调度员”,确保每台服务器的计算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简而言之,K8s 的核心用处在于将复杂的、手动的、易出错的分布式应用管理过程,转变为自动化、可靠且高效的模式。它让开发者和运维人员能够专注于应用程序本身,而不是底层的基础设施管理。

1.3 K8s 与 Docker Compose 有何不同?:适用场景的差异

那么,有人就问了:既然 Docker Compose 也能管理多个容器,那 K8s 又有何不同?

关键在于它们设计的规模和场景

  • Docker Compose 更适用于在单台机器上管理和运行少量相互关联的容器。它像一个“小团队的指挥官”,适合本地开发和测试环境。
  • Kubernetes (K8s) 则专为分布式、大规模的生产环境而生。它能将应用程序部署到多台服务器(集群)上,提供自动故障转移、负载均衡、水平伸缩等高级功能。K8s 就像一个“大型舰队的总司令”,能协调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容器在不同服务器上高效运作,在服务器宕机时,只要部署了多个副本并配置了合适的容错机制,K8s 通常能保证服务的持续可用。
1.4 K8s 的核心理念:声明式控制

K8s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声明式”管理模式。

  • 你声明目标,K8s 负责实现: 你不需要告诉 K8s 如何一步步执行任务(“先启动服务器 A,再部署程序 B”)。你只需声明你希望的最终状态(“我需要 5 个应用程序实例在运行,版本为 2.0”)。
  • 自动调整: K8s 会持续检查当前状态是否符合你的声明。如果发现不符,它会主动采取行动,直到达到你定义的目标状态。并且,它会一直维护这个状态。

当然,很多读者可能难以理解上述所说的“声明式”管理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机制,不用着急,听我继续娓娓道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6-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木有枝枝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第一章:初步了解 Kubernetes (K8s) :容器化应用的智能管理系统
    • 1.1 K8s 的前世今生:Google 的解决方案
    • 1.2 K8s 的核心价值: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 1.3 K8s 与 Docker Compose 有何不同?:适用场景的差异
    • 1.4 K8s 的核心理念:声明式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