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最火的当属 "Manus" 了,通过官方提供的演示视频真的让人惊叹,网友一码难求。不过反转来的有点太快,有一个团队5个人3个小时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并且还给开源出来了,导致天价邀请码崩盘。让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回事?
Manus 爆火48小时:5人开源逆袭、天价邀请码崩盘,AI 革命还是泡沫狂欢?
1. 重新定义AI边界的“手脑合一”
Manus由Monica团队研发,定位为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智能体)。它不仅能理解复杂指令,更能像人类一样操作电脑、调用工具,完成从简历筛选到股票分析的闭环任务。例如,用户上传15份简历压缩包,Manus可自动解压、分析关键信息,并生成带排名的Excel表格,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种“输入需求,坐等成品”的体验,颠覆了传统AI仅提供建议的局限。
2. 饥饿营销与资本狂欢的化学反应
内测邀请码被炒至5万元天价,二手平台涌现“代抢服务”,甚至出现伪造官网的钓鱼骗局。尽管官方否认参与炒作,但限量邀请码机制与自媒体“国产OpenAI杀手”的标签,成功制造稀缺性焦虑。3月6日AI概念股集体暴涨,华丰股份等20余股涨停,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
3. 技术争议:创新还是“套壳”?
开发者指出,Manus依赖现有大模型(如Claude 3.5)和预设工具链,核心能力实为“浏览器自动化+Python脚本调用”,缺乏底层突破。其宣称的GAIA测试SOTA成绩,也被质疑通过专用工具链“作弊”提升分数。有评论尖锐指出:“这不过是把Monica插件换个名字重新包装”。
1. MetaGPT的“复仇者联盟”
在Manus爆红3小时后,5人组成的MetaGPT核心团队推出开源项目OpenManus。该项目无需邀请码,支持GPT/Claude/DeepSeek全系模型,通过模块化Agent系统实现同等功能。例如,用户修改配置文件后输入“分析英伟达股价”,OpenManus即可自动抓取数据、生成可视化报告并导出PDF。
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mannaandpoem/OpenManus
开源项目就叫 OpenManus,意味性很强。甚至演示视频也出来了,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现在,所有开发者都可以用 OpenManus 实测了。
2. 技术架构:开源社区的“降维打击”
开发者直言:“我们只是把MetaGPT积累的Agent工具包与浏览器自动化结合,本质是开源生态十年的技术沉淀”。
3. 社区力量 VS 封闭霸权
开源版上线24小时内,GitHub星标破万,衍生20+分支项目。网友实测对比显示,OpenManus在简历筛选、旅行规划等场景完成度达Manus的92%,成本仅为1/10。这场“5人VS百人团队”的逆袭,印证了开源社区“解构垄断神话”的效率。
1. 技术民主化撕裂资本叙事
Manus的估值逻辑(稀缺性+封闭生态)遭开源冲击,VC开始重估AI投资方向。开源社区的“3小时复刻”证明:应用层创新壁垒正被工程能力瓦解,未来属于开放协作。
2. 伦理与商业的终极博弈
Manus暴露的“炒作先行”路径,映射中国AI创业的浮躁生态。当二手黄牛囤积邀请码时,OpenManus用200行代码揭示真相:真正的技术革命不需要饥饿营销。
3. 行业评价的两极分化
硅谷AI实验室负责人@AndrewML在推特尖锐指出:"如果Manus真达到宣传性能,OpenAI应该立即收购而非封杀。现实是它连LangChain的基础功能都未突破。" 而国内大厂技术总监更直言:"这就是个用GPT-4接口二次开发的套壳产品。"
总结:
AI 行业变化太快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以自身角度出发,想一想自己所在的行业,如何提高效率才是重中之重,切勿在追 AI 的热点中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