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腾讯IMA:AI智能工作台的革命性创新

腾讯IMA:AI智能工作台的革命性创新

原创
作者头像
算法一只狗
发布于 2024-11-19 15:09:33
发布于 2024-11-19 15:09:33
1.7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算法一只狗算法一只狗

好事发生

这里推荐一篇实用的文章: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66030?shareByChannel=link

《通义千问2.0开源模型到底怎么样?》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通义千问2.0大模型,并在Open LLM Leaderboard榜单中,拿下了开源第一名的成绩。同时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效果。如果你对于大模型有关注,这篇文章将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腾讯在上周的时候推出了自家的AI智能工作台IMA Copilot,其背后搭载了混元大模型。当你提出自己的问题后,会从网上搜索相关答案进行总结。

一开始我上手体验之后,发现它其实很像腾讯元宝的功能,也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就从公众号内容中进行搜索,相当于公众号的另一个入口,可以直接查找到高质量的文章。

但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个功能,为什么还要出一个和腾讯元宝相似的应用呢?在深入体验之后,我发现它的一个特点是能够把很多文章保存到知识库中,让你一下子就可以拥有一个专题的文章库。 这一点其实很适合去钻研某一个问题。

这个知识库其实就是利用了混元大模型+RAG的架构,在借助于混元大模型的帮助,同时不需要微调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库。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模型LLM的能力,在其基础上引入外部的知识库数据,这样大模型AI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加的精确。

作为一个AI自媒体博主,我经常会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搜索和思考,然后总结网上所有的信息撰写一篇文章。其中最耗时的地方在于搜索网上的大量资料。但是有了这个IMA之后,我发现写文章的效率马上提升了一个档次。

比如我搜索:腾讯IMA怎么样?它会给出根据公众号的文章进行总结的内容:

然后下面还有一个“深度研究”的按钮,点击之后就可以让AI搜索更大范围的文章内容,然后总结出大纲出来。

最绝的是,这里还会根据总结出的内容画出脑图:

上面通过AI回答后,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文章内容,接着就可以把AI回答的内容保存到知识库中。

当然,你也可以在IMA上点开公众号的文章,把一些相关的专题内容也一同保存到知识库。

可以看到我在知识库中已经记录了多个笔记和文章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当你觉得相关的专题文章已经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基于知识库中保存的内容进行问答,然后生成重新生成一篇自己的初稿文章。这时候在提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选择知识库中的内容,然后生成文章了,这个创作文章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

生成的文章经过混元大模型的总结,能够一下子就把具体的内容生成出来。

当然,如果你觉得文章内哪里不好,可以直接询问助手进行修改:

随时随地召回AI助手帮你解答当前文章的内容,当然也可以在笔记中进行插图和表情包,相当于是一个AI笔记本,用起来很顺手:

IMA 对比OpenAI的Canvas

腾讯IMA,有点像OpenAI之前出的canvas创作窗口一样。canvas一样可以进行与模型对话,也内嵌了多个不同的编辑功能:

  • 添加表情: 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多个emoji
  • 润色: 针对文章进行润色
  • 文章的水平: 可以选择不同的水平进行创作,比如普通人、大学、研究生等水平

对比openai的canvas, 腾讯的IMA智能工作台则更加聚焦于知识获取、打造专属知识库以及智能写作辅助。 用户可以通过ima从全网信源获取信息,整合到个人知识库中,实现个性化问答和内容管理,辅助完成论文、作文、文案等写作任务。

它们两个的主要区别在于三个不同的方面

  • 功能侧重点: Canvas主要聚焦于写作和编程任务的协作,提供实时编辑和快捷操作功能;而ima更注重知识的获取和管理,帮助用户构建个人知识库,并提供智能写作辅助。
  • 技术支持: Canvas由OpenAI的GPT-4模型支持,ima则基于腾讯的混元大模型。
  • 适用场景: Canvas适合需要与AI协作进行写作和编程的用户;ima适合需要高效获取信息、管理知识并进行内容创作的用户。

改进空间与展望

当然,目前腾讯IMA其版本还是1.0的版本,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比如知识库管理中目前只有标签选项,一旦内容多起来之后,很难找到自己之前的文章内容,对于知识库的管理还可以做得更好。

总而言之,ima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有望成为用户在学习、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更兴趣的可以去下载一个体验一下。

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了,我是leo,我们下期再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IMA 对比OpenAI的Canvas
  • 改进空间与展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