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2022-2023年中国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2022-2023年中国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作者头像
科技旋涡
发布2022-08-30 19:02:27
1.3K0
发布2022-08-30 19:02:2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Metaverse元宇宙

  在娱乐需求增加、AI等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中国虚拟人产业高速发展,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升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虚拟人行业仍存在缺乏政策与资本支持、关键技术不够成熟以及人才供应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的发展。企业除持续构建多样性的虚拟人IP矩阵外,还开拓虚拟人智能化、场景化发展。随着泛娱乐生态的繁荣发展,虚拟人物形象将会在音乐平台、游戏、直播等更多线上场景涌现。元宇宙为虚拟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虚拟人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挖掘和释放。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达6402.7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娱乐需求增加、AI等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中国虚拟人产业高速发展,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升级。

用户调研:超七成喜欢虚拟人物形象的原因是其外形/声音

  调研数据显示,接近七成用户喜欢虚拟人形象的外形/声音,其次喜欢虚拟人的作品;有70.7%的受访用户会给虚拟主播“打赏”;接近九成的用户月均“打赏”金额在300元以内;超过七成(77.2%)的受访用户会购买虚拟人代言产品或周边产品。

行业趋势:元宇宙热度增加,虚拟人物商业价值不断释放

  目前,虚拟人行业仍存在缺乏政策与资本支持、关键技术不够成熟以及人才供应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的发展。企业除持续构建多样性的虚拟人IP矩阵外,还开拓虚拟人智能化、场景化发展。随着泛娱乐生态的繁荣发展,虚拟人物形象将会在音乐平台、游戏、直播等更多线上场景涌现。元宇宙为虚拟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虚拟人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挖掘和释放。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虚拟人分类及特点

  目前,虚拟人主要分为服务型虚拟人和身份型虚拟人。服务型虚拟人具有功能性,能够替代真人服务,完成内容生产以及一些简单的工作,降低已有服务型产业的成本。身份型虚拟人具有身份性,多以虚拟IP或偶像呈现,能够为未来的虚拟世界提供人的核心交互中介。

经济驱动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较2020年名义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6.9%。近两年来,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精神消费的需求逐渐凸显。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为虚拟人行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技术驱动力:交互型数字人类型

  交互型数字人主要分为智能驱动型数字人和真人驱动型数字人。智能驱动型数字人通过智能系统读取并解析识别外界输入信息,根据解析结果输出文本,来生成相应的语音与动作。真人驱动型数字人则通过真人来驱动数字人,根据音视频监控系统传来的用户视频,与用户实时语音。

中国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

  数据显示,2020-2021年,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中国虚拟人存续企业数量为167670家,新增企业数量为66293家。近年来,虚拟人物形象不断涌出,形成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虚拟人的红利吸引了资金的投入,虚拟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和带动市场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虚拟人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形象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能够在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上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产生巨大市场机会,推动虚拟人产业的高速发展。

 虚拟人产业链图谱

  虚拟人产业上游:泛娱乐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中国泛娱乐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泛娱乐市场规模为12048亿元,预计2024年突破170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除了提供基本的硬件和软件支持,虚拟人产业上游还包括内容制作。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粉丝经济为泛娱乐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泛娱乐生态红利的探索,推动了虚拟人产业上游企业的发展。

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名单(一)

  本次上榜《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的虚拟人形象有洛天依、柳夜熙、嘉然、泠鸢yousa、乃琳等。其中,洛天依排名第一,柳夜熙和嘉然分别为第二名、第三名。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虚拟人将向传统行业、传统岗位渗透,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名单(二)

  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名单(三)

  2022年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用户画像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了解程度

  调研数据显示,相较于2021年,2022年中国网民对虚拟人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更高,从2021年的63.6%的关注度上升至2022年87.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媒体多元化发展,推动了虚拟人的宣传,网民渗透率提升。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角色类型

  调研数据显示,有超六成网民更关注虚拟主播,其次是虚拟代言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主播正在释放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虚拟人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加强,虚拟人中的虚拟主播和虚拟员工开始获得更高的关注,虚拟空间的想象力进一步拓宽。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消费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有37.2%的受访网民每月为虚拟人花费金额在200元及以下;24.8%的受访用户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人物。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偶像、虚拟宣传人等虚拟形象的涌现,使得虚拟人产业商业价值不断释放,吸引用户消费。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虚拟主播类消费金额

  调研数据显示,有70.7%的受访用户会给虚拟主播“打赏”。接近九成的用户月均“打赏”金额在300元以内;其中,59.1%的受访用户能够接受给虚拟主播“打赏” 100元以内的礼物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虚拟主播“打赏”金额较低,对“打赏”虚拟主播的行为持理性态度。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用户对虚拟人形象的满意度

  调研数据显示,接近八成的用户对目前中国虚拟人服务表示满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传统意义上的偶像还在人设真假的博弈之间辗转反侧时,虚拟人本身就是一个经过精心包装而形成的“人设”。虚拟人的人设不仅包含“人”的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有辨识度的性格和行为特征,更要有与观众互动交流的能力,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成为了他们最佳的舞台。

中国虚拟主播爱好者调研:支持方式

  调研数据显示,受访用户对虚拟偶像的了解程度较高,分数为3.94。有68.0%的虚拟偶像爱好者会通过评论虚拟偶像官方账号的方式来支持虚拟偶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成为虚拟偶像的主要宣传方式,使得虚拟偶像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便捷。

中国虚拟主播爱好者调研:前景期待

  调研数据显示,47.5%的受访用户认为未来真人主播和虚拟主播将共存,45.7%的受访用户认为虚拟主播将会替代某些领域的真人主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大众对虚拟主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高。随着消费群体的需求多样化,未来,虚拟主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建议(一)

  优化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产业政策。一是引导长线资本,加大对虚拟数字人发展的基础理论、技术系统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虚拟数字人制作流程智能升级研究,简化制作难度,减少人工作业。

二是搭建数字人产学研一体化生态平台,建立健全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智库等的协同推进机制,增进企业技术协同、产品互联互通、上下游积极联动,加强在技术攻关、瓶颈突破、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三是加强行业对接,积极鼓励数字人技术与金融、文旅、教育等传统行业融合发展,鼓励政府部门率先运用虚拟数字人提升业务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行业发展起到率先垂范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

加快人才培养,鼓励合作共赢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搭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平台,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人才。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联合开展虚拟数字人相关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开展合作,建设一批虚拟数字人领域实训基地。同时,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组织拓宽交流渠道,广泛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建议(二)

  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标准化建设

  建立统一的虚拟数字人标准体系,立足国内、借鉴国际,加强虚拟数字人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开展虚拟数字人关键技术、基础应用、服务平台、产品应用及服务和安全等领域的标准研制。以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围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快推进重点标准和基础标准的研制,动态更新虚拟数字人综合标准化体系,及时满足产业发展亟需。

着重在虚拟数字人的三维建模、动作捕捉、智能交互、2D/3D基础应用、安全可信等方面,开展相关标准的研制,进一步建立评级体系,以标准化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效率。

 提前规划布局,开展审慎、包容监管

  为更好地应对虚拟数字人潜在的风险问题,建议联合产业界各方着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推进。一是共同开展数字人身份管理及内容安全的研究工作,从政策层面做好产业体系化布局,在坚决打击恶意违法行为的同时,给新兴技术一定包容发展的空间;二是加紧研究各类虚拟数字人应用对人的心理影响,以及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并尽快出台相关约束与法律法规。

该报告为付费报告,有下载需求可自行百度搜索下载。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6-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Metaverse元宇宙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智能数智人
腾讯云智能数智人(Tencent Cloud AI Digital Human)为新一代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快捷打造有智能、有形象、可交互的“数智分身”,引领企业服务智慧升级,助力数智化转型,提升企业沟通效率和服务温度。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