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离开vivo的日子,伴随着不舍和过去与大家一起工作的有趣时光,我踏上了新的征程。
很多人比较好奇为什么我会离开vivo,也会有各种猜想。当然任何信息都比不上八卦更能吸引人的好奇心,这是人类这种生物的底层本能,不过我想说的是,这类信息起到的作用只是让一起聊八卦的人增进一丢丢感情而已,但却耗费了现代人宝贵的注意力。当然如果人人都对八卦不感兴趣,世界也会变得无趣,但是我自己是对八卦不感兴趣的人,因为那都不是事情的真相。人天生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这本没有错,但是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事情真相要找到的成本极其高昂,投入产出比也很低。现在很火的机器学习,就是一个黑盒,我们不用知道机器到底是怎么识别的,只要关注识别率即可。所以我到底是为什么离开,这个就是一个黑盒,连我自己也无法全然了解神经网络错综复杂的运行过程和最终结果诞生的原理。即使我讲出了一二那也是我自以为的理由,在大脑的计算中使用了多少参数,是无法计算的。
所谓八卦就是说了半天你还是想知道更多,知道了更多你也不相信是真的,相信了也不是最终真相,最终也没有真相。
好吧,总有人不依不饶,满足你们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最终解释权归作者
在近一年多时间里面,和大家交流的最多的还是技术方面,当然基本上都是前端方面的技术。我能感知到有些小伙伴对技术还是非常有兴趣的,有句古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个人克服困难所需要付出的意志力大大节省,从而更长久的在某个领域精进。当精进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成为专家。当然技术面广也是需要的,每一种技术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所以了解的越多,自然就会开阔思路,也容易从其他技术中借鉴一些原理。
如今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当然是基操,更重要的是提升对程序本质的认识。程序的本质是操作数据,所谓技术的高低,就是用更高的效率操作数据。如何更高效的操作数据,就需要对数据的存储和读取进行提前布局,这就是所谓的算法。
最神奇的算法莫过于生命,所以我曾痴迷过“生命游戏”——元胞自动机,也亲手实现了一套程序(蜂窝状多层元胞自动机)。另外推荐大家看凯文凯利的《失控》,当然我最推崇的还是侯世达的《GEB》让我认识到人的意识是某种递归逻辑。
程序说到底是对物理世界的模拟,所以程序的设计模式、模型、算法都能在现实世界找到对应的场景,什么高并发、排队、缓存、分层、共识……。所以编程是所有工种中最接近哲学的。
0和1的组合构成了所有的程序和数据,最简单的规则(二进制加法)却可以表达无穷复杂的逻辑
所以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架构设计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比喻,就会变的通俗易懂,这样的技术影响力就会成倍增加。比如JavaScript程序就像DNA一样解释执行,而且都是一个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懵懂的年纪都在上学,而人生的黄金岁月都是在职场度过的,如果在职场过的很痛苦,那么整个人生都是暗淡的。我们生活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里,酸甜苦辣个中滋味难以形容,总体来说作为打工人绝大部分都不会说过的很舒服,因为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是需要追求效率的,当然最近几年中国开始着手处理公平的问题,因为贫富差距开始阻碍中国的复兴之路。作为打工人最纠结的问题莫过于到底是去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到底是躺平还是内卷。整个问题我思考了十几年,到底是选择大于努力还是爱拼才会赢,这些烦恼的来源是什么?就是刚才谈到的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大城市之所以形成,就是极致效率的体现,因为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了最优质的资源,使得这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但是极致的效率必然带来公平的缺失,而公平的缺失必然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往小了说,即便是在一个团队里面,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团队要出成绩必然需要效率,团队要有凝聚力又需要公平。
网上有很多职场生存法则、鸡汤、毒鸡汤等。这些看似都很有道理,但为什么有没有什么用呢?因为这些博主不需要为这些言论负责,并且道理都是脱离了每个人实际场景的东西。所以道理看上去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却无法使用。(貌似我现在就在写,囧)
中年危机这个话题也挺火,就是焦虑感,现代社会好像所有人都在焦虑。主要还是因为信息爆炸,信息越多当然越焦虑。所以有了贩卖焦虑的商业模式。有什么好办法吗?其实没有,我们作为个人是做不了什么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习惯它,把精力转移一下。如果能做一件长期的事情则最好,比如养育孩子(孩子也可以换成一个项目一个产品或一个公司)。越是瞬息万变的时代坚持长期做一件事就越难,就越难能可贵,也就越有价值。
无论是职场还是商战,就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消除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博弈。选择合作还是对抗,本质上就是信息是否共享。对于囚徒困境大家都不陌生,在长远角度看合作共赢一定会比相互对抗更健康更长久。所以每个人都去寻找合作的最舒服的姿势,最终大家都会得到好处,皆大欢喜。
感谢公司给了我许多肯定和培养,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栽培和关怀,感谢各位前端小伙伴们的善意和支持,感谢所有我见过,见过我的同事让我的人生又多了一些多彩的回忆。愿vivo早日超越apple,愿祖国繁荣昌盛。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