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

作者头像
Johns
修改2022-06-30 10:24:30
6890
修改2022-06-30 10:24: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代码工具

偶尔看到一片读完很有感触的文章https://www.yyang.io/2016/11/22/Bamboo-in-the-eyes-mind-and-hands/, 于是便忍不住摘录了下来

清代画家郑板桥论画竹,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说法,这是对领域建模绝妙的隐喻。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画竹冠绝一时。他曾经这样描述过画竹的技巧: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画竹
画竹

虽然此处郑板桥先生只是在谈论画竹的技巧,但这段论述却超越了具象的绘画领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我看来,它是对领域建模的绝妙隐喻。

眼中之竹——问题域,即现实业务领域 胸中之竹——领域模型 手中之竹——解决方案域,即所开发的软件

“眼中之竹”是独立于观察者的客观存在,在软件开发中,就是“问题域”,即现实业务领域。“手中之竹”是开发出来的软件,是开发者设计和实现的产物。软件存在的价值是为现实业务领域的问题提供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两者之间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媒介,这就是反映开发者对现实业务领域的认识和理解的领域模型(关于业务领域的概念模型),它就是开发者的“胸中之竹”。

“眼中之竹”是独立于画家之外的客观世界,“胸中之竹”是客观世界的竹子在画家脑海中的反映,而“手中之竹”是画家的创作,是客观世界的竹子的艺术再现。同理,问题域是独立于开发者和软件之外的客观世界,领域模型是问题域在开发者心目中的反映,而解决方案域(软件)是领域模型的技术实现,解决了问题域中的问题。

这里体现了“物”、“我”的关系。“物”有两个:自然存在的竹子和画家的绘画作品,前者是天然存在的,而后者完全是人造的。“我”是画家本人。

这里最关键的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是:

似而不同

“胸中之竹”是对“眼中之竹”的反映,“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的再现,此三者必然是相似的。不可能眼中是竹,胸中是狗,手中画出来的却是一座山。

另一方面,胸中之竹不完全等同于眼中之竹手中之竹也不完全等同于胸中之竹

能否忠实再现眼中之竹的形貌,与画家本人的观察力和绘画功力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胸中之竹”是“眼中之竹”的反映,但环境和个人因素却会高度影响这种反映的精确度。就如同镜子里的影像是照镜的人的相貌的反映,但如果镜面是弯曲的哈哈镜,影像就会严重失真。同理,如果我们戴着红色的墨镜观察竹子,则胸中之竹的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这时候,模型不再忠实反映现实。同样地,受限于个人的绘画功力,手中之竹往往也难以纤毫毕现地重现胸中之竹,因此绘画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当然这是正常现象,否则人人都是画家了。

即使画家水平十分高超,胸中之竹仍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也不完全是胸中之竹。现实世界是趋近于无限复杂的,胸中之竹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完整复制眼中之竹。画家的胸中之竹,有枝有叶,有根有节,但没有导管、筛管,没有细胞、纤维素,没有三羧酸循环和光合作用。画家的胸中之竹只选取竹子的外观这一维度,而且只会选择外观的一部分,而不会精确复制每一枝每一叶的形状和位置。有选择有忽略,有重点突出有淡化处理。同样地,在将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的绘画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画布、颜料和画笔的具体特性,随物赋形,不会拘泥形迹,强求形似。概念模型(胸中之竹)只从大处着眼,不会限制临时发挥(手中之竹)的自由。

郑板桥在这段话的末尾,还提了这么一个说法: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在开始动笔描绘“手中之竹”之前,必须首先在心中建构“胸中之竹”,这是一个基本法则,否则就是鬼画符。好笑的是,很多(大半?)软件开发者在开发一个软件之前,根本没有进行任何领域建模工作。他们只是根据一个UI原型,抽取出要存储和展现的数据,就开始开发软件了。不但没有领域建模,甚至没有需求建模!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领域建模有工程的成分,更有艺术的成分。有基本法则,但合适的时候更要打破常规。王维画《袁安卧雪图》,出现雪中芭蕉。世人皆认为画错了:冬天里岂能有碧绿的芭蕉?但慧洪苏东坡等人却认为这正是王维的神妙之处。慧洪在《冷斋夜话》中说:“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心绳墨哉!王维作画雪中芭蕉,诗眼见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其不知寒暑。”。为什么这么说?(注意:以下言论纯属装B!)王维是学佛之人,对佛学非常沉迷,以至于他的名(维)和字(摩诘)就是来自佛教人物维摩诘。先看芭蕉与佛教的渊源。在佛学里,“芭蕉”同芦苇、水沫等物质一样,是一种“不坚之身”,如《涅槃经》所述:“当观是身,犹如芭蕉,热时之焰,水沫幻化。”“喻身不坚,如芭蕉树。”“亦如芭蕉,内无坚实,一切众生身亦如是。”《维摩诘经》云:“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结论是:“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就是说:要修炼成佛,必须抛弃这个“芭蕉之身”!再看与佛教的关联。佛经故事:释迦牟尼曾经入雪山修行,被称为“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王维晚年近乎僧侣,潜心佛学,不一而足。他的画正如元人汤垕在《画鉴》所论:王维“平生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网、晓行、捕鱼、雪滩、村墟等图。”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雪景原来是一种修行的境界。这样看来,王维的《袁安卧雪图》其实就是一幅佛教的宣传画。在佛理这一主旨之下,绝不相容的芭蕉和雪也可以和谐共存。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