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兼职赚了点小钱,就想买个玩具。我年前有点想买佳能,为了ML的相机固件,我把目光聚焦到5D2,虽然1k8可以买到一个相机,但是是单机身而已,而且说实话是这个机器实在是太老了。。。最气的是,我买相机用来干什么?肯定没人找我拍照的,我就是未来折腾而已。后面就把目光聚集到Sony的阿尔法1代,后面还是很尴尬,因为,我这个钱就是可以买机身,还是很麻烦,而且我是一直想使用Sony的SDK。所以这个选项也就打消了,直到看到RX0M2的时候,眼前一亮,小小机身,塞进这么多的功能。重点是USB摄像头,SDK控制的功能,我真的爱了,一直就想买个测试机。看了一些缺点也很明显,不过作为一名工程师,岂是可以难的住我的。
首先最大一点是!这个相机是作为一台拍视频的机器出现的,所以大家吐槽的是相关的事情。没有AFC!这是啥?众所周知,无论是拍照,录像,合焦是最重要的,这个叫自动对焦,因为录像的话,机位不停变化,所以要不停的对焦。
因为没有AFC,所以就需要固定机位。其实分析明白以后了这个就比较好处理这个事情,不就是距离固定嘛。那可以给机器装测距的传感器,人为的去控制这个对焦范围。而且可以设置成机器录像触发,测距启动。这是后话了,我们相机回来再说。
再说这个买相机,一般现在市场上面卖2K+,配件有个外接的手柄,还有一个麦克风,但是麦克风一般见不到,而且Sony卖600快,太贵了。。。还有一个就是支架,一边固定相机,一边是热靴口,可以放别的东西。
我手头这套,我觉得应该是全🐟性价比最高的,首先是手柄这些都有,还有一个相机包,其次就是这个麦克风,我都没有见过。
收音范围
设置
就是没有USB线,也不知道有没有给我去找
因为这个Sony的线和平时的线不太一样,因为是支持视频传输的,但是看说支持USB摄像头这个,应该就是USB的视频协议。没有用到AV的协议。不管怎么说,有备无患,我就买了线。
就是这样的图
25+6=31快
为Magic Lantern 固件选一台相机
关于有2K元买相机这件事(Sony RX02)
ML固件和我前几天写的文章
这里是关于相机的一些优缺点,这里看缺点怎么改善,我觉得小屏幕很OK,我觉得不算问题,小按钮体积所限,没有什么办法。帧率一般不会做大的改动。我买了4快电池,解决了这个问题。
180° 可倾斜显示器1.0 型传感器和先进的成像处理器可提供美丽的肤色并启用 Eye AF。影片采用 4K 30p 内部录制和图像稳定功能。
眼部对焦的功能,我是一直听说过这个东西好用但是我还没有见过。
注意这里面的最小焦距和HRF功能
官方也给了几个小的配件,可以使用35MM的UV片
装上的样子
sb Up猪,相机你一直过曝,妈的
我真醉了,测光一坨s,还开S-Log2,但是RM确实是没有AFC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2.0.0.1b2c2e8dpBKe4G&id=543327645239&_u=619dvnr934c#
这应该是上面的牙环链接。
https://support.d-imaging.sony.co.jp/app/webcam/zh-hans/instruction/index.php
当网络摄像头
这是设置的方法
这是官方的设置方法
一代的RX0也可以当摄像头使用,就是SDK应该用不了
可以使用的相机
我要照着这个界面抄
上面的功能
到时候看试试这个功能支持吗?
要抄的另一个页面
这个也要!
这个功能要重点的使用
https://www.sony.com/electronics/support/res/manuals/4446/44462890M.pdf
麦克风配件的说明书
https://www.sony.com.sg/electronics/support/compact-cameras-dsc-rx-series/dsc-rx0m2/software/00270356
3.0固件
应该是OTG的功能
前面也吐槽说拍视频不可以自动对焦,现在的话,在你觉得没有合焦的时候半按快门对焦。痛点功能啊~
AF-C (AF连续,有时称为连续伺服)在拍摄移动物体时很有用。当您的相机设置为 AF-C 并且您专注于移动的主体(例如向您跑来的狗)时,只要您半按快门按钮,焦点就会一直停留在动物身上。换句话说,相机会随着动物的移动而不断重新对焦。也就是说,只要您将快门按钮按住一半。
AF-S (单次AF,有时也称为单区AF)模式,适用于拍摄不动的物体,例如花朵或人像等。它将焦点锁定在您要拍摄的不动物体上。然后,您可以重新构图并拍照。
AF-A 是相机选择并在最后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地方。如果它认为你正在拍摄的对象是静止的,那么它会自动使用 AF-S 对焦模式。如果它发现您正在拍摄的主体是移动主体,那么它将自动使用 AF-C 对焦模式。这也是默认的相机对焦模式,除非您将设置更改为 AF-C 或 AF-S。
MF 是手动对焦模式。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包含这种对焦模式,因为现在通常可以在实际镜头的一侧选择在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之间切换。也许是为了以防万一你遇到一个不给你这个选项的镜头。
更新完的样子
此时电池的型号是NP-BJ1
就是这个
USB串流长时间使用怎么做
这个我试过才知道
因为相机连接电脑作为摄像头使用,有两种方式:
1.安装Sony 独有的PC应用,格式的话是MP4.Motion JPEG是一种影像压缩格式,其中每一帧图像都分别使用JPEG编码。M-JPEG常用在数字相机和摄像头之类的图像采集设备上,非线性剪辑系统也常用这种格式。
2.是作为USB摄像头出现的。
YUV
格式有两大类:planar
和packed
。
对于planar
的YUV
格式,先连续存储所有像素点的Y
,紧接着存储所有像素点的U
,随后是所有像素点的V
。
对于packed
的YUV
格式,每个像素点的Y,U,V
是连续交叉存储的。
YUV
分为三个分量,Y
表示明亮度(Luminance或Luma),也就是灰度值;而U
和V
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
与我们熟知的RGB类似,YUV也是一种颜色编码方法,主要用于电视系统以及模拟视频领域,它将亮度信息(Y)与色彩信息(UV)分离,没有UV信息一样可以显示完整的图像,只不过是黑白的,这样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的兼容问题。并且,YUV不像RGB那样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所以用YUV方式传送占用极少的频宽。
YUV码流的存储格式其实与其采样的方式密切相关,主流的采样方式有三种,YUV4:4:4
,YUV4:2:2
,YUV4:2:0
,关于其详细原理,可以通过网上其它文章了解,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如何根据其采样方式来从码流中还原每个像素点的YUV值,因为只有正确地还原了每个像素点的YUV值,才能通过YUV与RGB的转换公式提取出每个像素点的RGB值,然后显示出来。
用三个图来直观地表示采集的方式吧,以黑点表示采样该像素点的Y分量,以空心圆圈表示采样该像素点的UV分量。
先记住下面这段话,以后提取每个像素的YUV分量会用到。
YUV 4:4:4
采样,每一个Y对应一组UV分量。YUV 4:2:2
采样,每两个Y共用一组UV分量。YUV 4:2:0
采样,每四个Y共用一组UV分量。下面我用图的形式给出常见的YUV码流的存储方式,并在存储方式后面附有取样每个像素点的YUV数据的方法,其中,Cb、Cr的含义等同于U、V。
YUYV为YUV422采样的存储格式中的一种,相邻的两个Y共用其相邻的两个Cb、Cr。对于像素点Y’00、Y’01 而言,其Cb、Cr的值均为Cb00、Cr00,其他的像素点的YUV取值依次类推。
UYVY格式也是YUV422采样的存储格式中的一种,只不过与YUYV不同的是UV的排列顺序不一样而已,还原其每个像素点的YUV值的方法与上面一样。
YUV422P也属于YUV422的一种,它是一种Plane模式,即平面模式,并不是将YUV数据交错存储,而是先存放所有的Y分量,然后存储所有的U(Cb)分量,最后存储所有的V(Cr)分量,如上图所示。其每一个像素点的YUV值提取方法也是遵循YUV422格式的最基本提取方法,即两个Y共用一个UV。比如,对于像素点Y’00、Y’01 而言,其Cb、Cr的值均为 Cb00、Cr00。
YU12和YV12属于YUV420格式,也是一种Plane模式,将Y、U、V分量分别打包,依次存储。其每一个像素点的YUV数据提取遵循YUV420格式的提取方式,即4个Y分量共用一组UV。注意,上图中,Y’00、Y’01、Y’10、Y’11共用Cr00、Cb00,其他依次类推。
NV12和NV21属于YUV420格式,是一种two-plane模式,即Y和UV分为两个Plane,但是UV(CbCr)为交错存储,而不是分为三个plane。其提取方式与上一种类似,即Y’00、Y’01、Y’10、Y’11共用Cr00、Cb00
4:2:2
和4:2:0
转换:最简单的方式: YUV4:2:2 —> YUV4:2:0 Y不变,将U和V信号值在行(垂直方向)在进行一次隔行抽样。 YUV4:2:0 —> YUV4:2:2 Y不变,将U和V信号值的每一行分别拷贝一份形成连续两行数据。 在YUV420中,一个像素点对应一个Y,一个4X4的小方块对应一个U和V。对于所有YUV420图像,它们的Y值排列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只有Y的图像就是灰度图像。YUV420sp与YUV420p的数据格式它们的UV排列在原理上是完全不同的。420p它是先把U存放完后,再存放V,也就是说UV它们是连续的。而420sp它是UV、UV这样交替存放的。假设一个分辨率为8X4的YUV图像,它们的格式如下图: YUV420sp格式如下图
YUV420p数据格式如下图
一般来说,直接采集到的视频数据是RGB24的格式,RGB24一帧的大小size=width×heigth×3
Bit,如果是I420(即YUV标准格式4:2:0)的数据量是 size=width×heigth×1.5
Bit。在采集到RGB24数据后,需要对这个格式的数据进行第一次压缩即RGB2YUV。X264在进行编码的时候需要标准的YUV(4:2:0)。
总结:
YUY2
是 4:2:2 [Y0 U0 Y1 V0]yuv420
:yuv yuv yuvYUV420P
,Y,U,V三个分量都是平面格式,分为I420和YV12。YUV420SP
, Y分量平面格式,UV打包格式, 分为NV12和NV21。几种储存的格式信息
Log被设计的初衷是保留尽可能多的dynamic range(动态范围)以便在后期调色的时候留下更多的余地, 看起来画面发灰,颜色不是很鲜艳,但是因为保留了色彩的所有信息,在后期的调色中可以把颜色带出来。Slog2就是第二代的Sony-Log, A7s上面用的。最新出的A7sii是用的S-log3,第三代了,相比较于Slog, 在灰暗的场景下的阴影部分亮度更亮,而同时保持着Slog 2的噪点水平。
MP4和XAVC S、AVCHD区别就是:MP4是通常意义上用于网上传播的用H264进行编码后封装成MP4格式,XAVC S是XAVC S编码的mp4格式,AVCHD是AVCHD编码的MP4格式,我理解的是他们输出格式都为MP4,不同的是编码方式,
关于RAW格式,其实是和传感器强相关的,所以就不太统一
官方给的说明
录制MP4或AVCHD格式的视频时,单个动态影像文件(视频)的最大尺寸约为2GB。连续记录期间文件尺寸达到约2GB时,“文件格式”为“MP4”的场合会自动停止记录,“文件格式”为“AVCHD”的场合会自动创建新文件。
使用SDHC存储卡长时间录制XAVC S视频时,单个动态影像文件(视频)的最大尺寸约为4GB。连续记录期间文件尺寸达到约4GB时,会自动创建新文件。
何谓XAVC S 将4K等高分辨率的影像以MPEG-4 AVC/H.264进行高压缩,并以MP4文件格式进行记录的格式。可将数据容量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与此同时实现高画质。 XAVC S/AVCHD记录格式及其特点
记录格式 | 比特率 | 特点 |
---|---|---|
XAVC S 4K | 约100 Mbps或约60 Mbps | 能够以4K分辨率(3840×2160)记录。 |
XAVC S HD | 约50 Mbps | 与AVCHD相比信息量较多,因此可以记录更加清晰的影像。 |
AVCHD | 约28 Mbps(最大) | 与电脑以外的存储设备的兼容性优越。 |
*比特率是一定时间内的记录数据量。
https://pro.sony/en_EE/technology/xavc
XAVC 是图像质量和灵活性的新标准。无论您是制作新闻、音乐宣传片还是 4K 电影,XAVC 都可以在不牺牲屏幕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比特率和文件大小。因此,您可以更高效、更灵活地探索您的创意可能性。
一帧的格式样子
https://support.d-imaging.sony.co.jp/www/disoft/int/download/playmemories-home/win/zh-Hans/
一款Sony的相机管理软件
https://markrepo.github.io/avcodec/2018/06/28/YUV/
YUV参考文章
https://www.sony.com.sg/electronics/support/compact-cameras-dsc-rx-series/dsc-rx0m2
相机的各种问题的合集
https://helpguide.sony.net/dsc/1910/v1/h_zz/index.html
说明书的位置
看我们的小相机
SDK就像一个中间商一样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说,RX0M2是可以使用SDK控制的,那也就是我最想拥有它的理由了。
以前的相机可以使用旧的SDK,新的使用CRS
用以前的API为QX10写的一段Adruino的控制代码
以前的SDK都是给了API,都是WIFI的连接
更进一步的
https://github.com/kuczy/Sony-QX-10-WiFi-Remote-Control-ESP8266-Arduino
在官网的API网页上面没有我画线的相机,但是开发的PDF文档有,事实上我看错了,我的没有1,是0
没有
所以是可以使用API控制小相机的,不然哪个CCB的盒子是怎么做的。(妈的)
10M2是个大相机
因为这个软件可以可以M2
控制的时候还有图标,我觉得大概率是可以兼容API的。
开启预览功能,发送
回复,回复一个IP+端口的位置
回复的每一帧的打包格式,这个是在线预览的格式包
预览并且捕获一张照片
可以直接询问机器的支持的APIs
其实我的文章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是我丢了几次稿,这里就再补点。
接下来我们截取一些特性来分析一下技术的实现。
现在梳理一下我们对相机的控制有多少:
首先知道多个相机的连接是以太网的形式,可以实时预览和快速的传输传输文件到PC,以及设置。以及注意的是,这个盒子是会在公网暴露一个IP在网页端进行操作。
http://169.254.200.200/
因为这个盒子和相机只有一个USB相连,我们可以想到对于上面的任务都是使用的USB的传输方式。
焦距,放大倍数,剩余照片的张数
这里是相机的基本参数,快门,光圈
因为按键的缺失,这里使用这样的形式来实现对焦
这些是操作的逻辑
帧同步这个我不知道怎么实现。。。
可以多机互联
单个接法
圆形捕捉
帧间同步
我这个看不懂,应该是表现在所有的帧上面同步
可实现不同相机间的视频逐帧同步和时间码同步
相机连接
我想找个应该是和同步信息有关,以一个机器为基准进行同步
连接
相机的设置
要求的是100,1000的网线
USB传输的速度是2.0
还是素材内录
“XGA是一种分辨率的简称,其实指的就是1024×768的分辨率效果,也就是说一个画面横向有1024个像素,纵向有768的像素;”
也可以使用APP去群控
接着是官方也给出了,用采集卡的直播方案:
注意:要使用 HDMI 端口进行流式传输,您需要一个 HDMI 转 USB 视频捕获设备、一台安装了流式传输软件的计算机以及一根 HDMI 和 USB 电缆。
关于实现,还有一份文件我没有看完。这里也不准备说。
名字是这
在你看来,可能是一种败家,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说起来都很兴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