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内存并不是无限大,操作系统会为每个程序分配内存,当访问的地址块不在内存中,就要从外存(即硬盘,U盘等)调入,这就是所说的缺页异常。
当发生缺页异常时,操作系统会选择一个页面进行换出从而为新进来的页面腾出空间。对于被置换的页面有以下情况:
虽然,被置换页面的可以随机选择,但是不同的选择,所导致后续系统访存开销是不一样,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情况,每次访存都发生缺页中断,极大的增加系统额外的访存开销。
很多的页面置换算法被提出用于操作系统,但是在其他各类应用,无论是数学还是经济学都有类似的涉猎,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算法。
算法特点:
最佳置换算法是由 Belady 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理论上的算法。每次选择以后永不使用的, 或许是在最长(未来)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的页面被淘汰。显然OPT算法是最优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往往无法预知未来,所以OPT只存在理论而不能真的实现,通常用于衡量其他置换算法的优劣。
算法流程:
在缺页中断发生时,首先从 主存中移出永远不再需要的页面;如无这样的页面存在,则选择最长时间不需要访问的页面。
举例如下:
缺页9次,总访问次数12次缺页率:6/12 = 50%
采用FIFO算法时,如果对一个进程未分配它所要求的全部页面,有时就会出现分配的页面数增多但缺页率反而提高的异常现象。
实现方法:
最简单的页面置换算法,每次淘汰最先调入内存的页面。由操作系统维护一个所有在当前内存中的页面的链表,最早进入的放在表头,最新进入的页面放在表尾,每次淘汰队首页面。因为先进入的页面可能已经使用完毕,所以不会再被使用的概率可能性较大,优先淘汰。但是FIFO容易产生Belady异常。
该算法实现比较简单,对具有线性顺序访问的程序比较合适,而对其他情况效率不高。因为经常被访问的页面,往往在内存中停留最久,结果这些常用的页面却因变老而被淘汰。
缺页9次,总访问次数12次缺页率:9/12 = 75%
利用局部性原理,根据一个作业在执行过程中过去的页面访问==历史来推测未来==的行为。它认为过去一段时间里不曾被访问过的页面,在最近的将来可能也不会再被访问。所以,这种算法的实质是:当需要淘汰一个页面时,总是选择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最久不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即淘汰最近最长时间未访问过的页面。
LRU置换算法的硬件支持
缺页7次,总访问次数12次缺页率:7/12 = 58.3%
实际上,LRU算法根据各页以前的情况,是“向前看”的,而最佳置换算法则根据各页以后的使用情况,是“向后看”的。LRU性能较好,但需要寄存器和栈的硬件支持。
LRU是堆栈类的算法。理论上可以证明,堆栈类算法不可能出现Belady异常。
FIFO算法基于队列实现,不是堆栈类算法。
LRU算法的性能接近于OPT,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且开销大;FIFO算法实现简单,但性能差。
也称为NRU算法(最近未使用算法)是LRU和FIFO的折中算法。
实现:CLOCK算法是给每一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位,用来标识是否最近被访问过,Clock维护的是内存中页面组成的循环链表。当页面被装入内存时,或是内存中的页面被访问时,访问位被置为1。若内存已被装满,那就需要淘汰一个页面,于是指针就从上一个被淘汰的页面的下一个位置开始,顺序去遍历这循环列表,访问到访问位为1的页面时,就把该访问位置0,继续遍历,只要遇到访问位为0的页面时,淘汰该页面。其实调入内存也是访问,那么上面就变成了:
内存中共分配3个页面资源
由 访问位A 和 修改位M 可以组合成下面四种类型的页面:
执行过程:5. 查找00,有,淘汰,算法结束!继续循环直到一圈结束,未找到则下一步;6. 查找01,有,淘汰,算法结束!未找到继续循环遍历直到一圈结束,在此过程中将Visit位置为“0”,未找到则下一步;7. 重复第一步。
优点:减少磁盘I/O;缺点:几轮扫描,增加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