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个人研发的在高并发场景下,提供的简单、稳定、可扩展的延迟消息队列框架,具有精准的定时任务和延迟队列处理功能。自开源半年多以来,已成功为十几家中小型企业提供了精准定时调度方案,经受住了生产环境的考验。为使更多童鞋受益,现给出开源框架地址:
https://github.com/sunshinelyz/mykit-delay
PS: 欢迎各位Star源码,也可以pr你牛逼哄哄的代码。
定义: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不管运行时环境采用何种调度方式或者这些进程将如何交替执行,并且在主调代码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同步或协同,这个类都能表现出正确的行为,那么就称这个类是线程安全的。
JMM(Java内存模型)关于synchronized的两条规定:
通过加入内存屏障和禁止重排序优化来实现。
注意:volatile不具有原子性。
Java内存模型中,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但是重排序过程不会影响到单线程程序的执行,却会影响到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可以通过volatile、synchronized、Lock保证有序性。
(1)程序次序规则:一个线程内,按照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2)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 (3)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4)传递规则: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而操作B又先行发生于操作C,则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 (5)线程启动规则: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6)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 (7)线程终结规则:线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先行发生于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手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8)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注意:如果两个操作的执行次序无法从happens-before原则推导出来,那么它们就无法保证有序性,虚拟机就可以随意地对它们进行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