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内核设计一直都存在两个阵营,一个是宏内核,另一个是微内核。
操作系统也属于软件的范畴,有两大功能:
1. 管理系统上的硬件资源。
2. 为应用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宏内核
所有的内核代码都编译成一个二进制文件,所有的内核代码都运行在一个大内核地址空间里,内核代码可以直接调用和访问,效率高且性能好。
微内核
把操作系统分成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之间访问需要通过消息来完成,因此效率没那么高。
宏内核和微内核的架构图如下:
宏内核和微内核的架构图
现代的操作系统中 windows 采用的就是微内核的方式,内核保留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进程调度,内存管理,通信等模块,其他功能放到用户态来实现。
Linus当初在设计Linux操作系统时采用的是宏内核架构。但是Linux在20年来的发展中,不断融入微内核的一些精华设计,如模块化设计,抢占式内核,动态加载内核模块等。
Linux内核中很多核心的实现或者设备驱动的实现都可以编译成一个个单独的模块。模块是被编译成的一个目标文件,并且可以在运行时的内核上动态加载和卸载。和微内核实现的模块化不一样,它和静态编译的内核函数一样,运行在内核中。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