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产业互联网的真正达成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资本就可以达成的,这是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依然没有将产业互联网发展成为行业主流的关键原因。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消费互联网依然是行业发展的主流。同消费互联网仅仅只是依靠资本和流量不同,产业互联网的真正达成则需要更多其他的元素。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业的发展缓慢都是制约产业互联网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概念,其实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衍生而来的。直播带货、无人售货等诸多风靡一时的产业互联网物种,它的底层技术都是互联网技术。当底层技术并未真正发生深度改变的时候,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概念而已。这是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多年,却一直都见不到真正突破性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当新基建的概念被提出,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开始被明确,产业互联网同样开始从“一筹莫展”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快速突破的新阶段。以产业区块链、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概念开始出现,并且开始真正落地和应用。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的产业互联网开始从理想照进现实。对于一直在消费互联网的泥淖之中挣扎着的产业互联网来讲,这种发展势头的确来之不易。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产业互联网将告别互联网巨头式的跑马圈地,真正进入到一个全行业共同投身的存在。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真正意义上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因为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概念的竞争,而是产业互联网的落地的竞争,产业互联网将会开始真正对行业的发展产生深度影响。
以新基建为始,产业互联网将加速重构行业
其实,产业互联网是对消费互联网的一种补充。它将消费互联网尚未被改造的B端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寻找解决方案。仅仅借助互联网技术并不能够真正给B端行业带来任何改变,这是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之所以在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之后,便开始布局新技术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科技巨头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并没有错,想要真正改变B端,必然需要从新技术着手,彻底摒弃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
尽管如此,互联网技术影响的根深蒂固,依然让人们抱有幻想,甚至还有人认为互联网技术对于C端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的改变同样可以复制到改造B端的过程中。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玩家打着产业互联网的名头,实际上却是在做消费互联网的事。在资本市场尚未对产业互联网有一个相对清晰而又全面认识的时候,这种发展方式尚且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一旦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实质性的解决,这种主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必然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新挑战。
于是,回归技术本身,向新技术要生产力,成为人们寻找资本之外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所在。用互联网的速度进行新技术的研发,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进行新技术的布局,成为几乎所有产业互联网玩家的共识。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看到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的确在新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突破。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字典里,同时,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看到新技术的影子在消费互联网当中开始出现。
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食品溯源,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分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赋能,这些新的元素都开始不断给逐渐失去红利的消费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当人们用经典的互联网模式迟迟无法打开破解行业发展难题的时候,这些新技术则以另外一种形式为我们诠释着产业互联网的巨大魅力。的确,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让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开始告别简单的流量输送,转而从产业的更末端来寻找解决方案。
以往,互联网平台简单的流量输送开始变得多元和深入。在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流量赋能开始转变成为技术赋能等诸多新方式。这种赋能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的流量,而是对产业端的生产和供应逻辑的深度改变。当需求开始深度改变,产业互联网带来的供给侧的改变,开始为我们找到破解供求两端困境的方式和方法。
虽然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玩家开始进行了产业互联网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新的基础设施,一直都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于是,如何对新技术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且进一步明确它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产业互联网真正开始新的发展阶段关键所在。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新基建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新基建概念的明确,其实是有着很强的标志性意义的。它说明我们开始真正以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待新技术,并且对原有的新技术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门类。当新基建被明确,其实代表人们开始对新技术有了一个清晰和明确的认识,相关的新技术并且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以新基建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发展将会开启。
如果我们把早前的产业互联网发展看成是探索和尝试的话,那么,当新基建被定义之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将被明确。围绕着产业互联网,我们将会形成一整套的打法,并且将会像互联网时代一样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由此,作为产业互联网的主要改造对象,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并未改变的传统行业将会加速重构。
产业互联网由虚入实,传统行业将如何重构?
在新基建被明确定义之前,我们可以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看成是“务虚”阶段;当新基建被明确定义之后,我们可以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看成是“务实”阶段。可以预见的是,在“务实”阶段,传统行业将会加速重构。那么,传统行业将会如何重构呢?
传统行业的内在环节将被重构。其实,在产业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行业内部其实是已经产生了一些改造的痕迹的。对于一些比较有前瞻性的企业来讲,他们是进行了一些自我创新的。只不过这些自我改造和创新主要是基于不同的流程和环节进行的孤立的改变而已,并未真正形成合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和传统行业本身的问题有很大关系之外,缺少一个强大的中台对不同流程和环节进行深度整合,是一个关键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行业进行的自我改造并没有伤筋动骨,仅仅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缺少新技术的支撑是主要原因所在。当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当新基建被明确定义之后,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将会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并且这些改变是建立了新技术、新模式基础之上的。
说到底,这个阶段的传统行业内在环节的重构是建立在不同环节的深度再造和重塑的基础之上的。当这一改变开始,传统行业的改变才是真正有“新物种”出现的存在。这个时候,传统行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盖头换面,在改头换面的同时,其实是供给端发生的深度改变,从而将会开启供求两端再度对接的新阶段。
传统行业的产品将会被重构。其实,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利用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是一个去库存的工作,即将那些借助传统意义上的渠道无法卖出去的商品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售卖。在减少了渠道费用和库存费用之后,平台型的互联网模式通过让利的方式的确实现了去库存的目标。但是,仅仅只是去库存满足的仅仅只是尚未改变的消费需求,一旦消费需求发生改变,这种方式便会出现问题。
产业互联网真正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它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传统行业的深度改造来推出新的产品,进而以新产品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当新基建被明确定义之后,我们将会找到改造传统行业产品生产的方式和方法,而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意义其实就是要生产出新的产品,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新基建开始真正成为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动能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对传统行业进行的降本增效的效果,最终真正完成的其实是对商品生产的深度改变,并且真正让传统行业生产出新的产品,最终让他们不再传统,而是真正可以让产业互联网变成一个重构传统行业产品的存在。
传统行业的运行逻辑将会被重构。消费互联网之所以没有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度改变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它并没有真正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行逻辑。回顾经典的互联网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在对传统行业的原有逻辑进行去中间化的处理。
如果我们把传统行业的运行逻辑比作一个链条的话,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仅仅只是把这些链条当中的某些环节进行的去除,并没有将这些链条打乱在进行拼接。消费互联网的这种方式带来的仅仅只是缺斤少两的改变,并没有新的链条出现。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特别是当新基建被明确定义之后,传统行业的链条开始被打乱,并且进行了重新的拼接。这个时候,产业互联网真正实现的将不再是并没有任何新事物产生的进化,而是重新构筑了新的链条。在这个新链条之下,传统行业才能真正得到改观,而不再是传统的一板一眼。
当新基建被明确定义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到新阶段。相对于早期的产业互联网一味地主打概念,占领制高点,这个阶段考验的是产业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的能力。由此,一场以传统行业的重构为主打的全新发展开始上演。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