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IT公司化?比登天还难,谁成功了?

IT公司化?比登天还难,谁成功了?

作者头像
数字化转型
发布2020-03-26 15:27:12
6630
发布2020-03-26 15:27:1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乔新亮

乔新亮

TGO鲲鹏会导师,GITC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主席团成员,IBM 认证架构师,全球技术学院成员。

精彩内容

第一部分 IT团队价值的趋势

第二部分 IT运营的挑战

第三部分 IT运营实战经验

序言

我在2019年广州的QCon大会上曾经分享过一个题目叫做:云会“吞噬”一切的主题演讲,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要主动拥抱这个时代。在信息时代,所有企业正在逐渐转型为技术型公司,行业+IT技术的技术性公司,这个时代的主要生产力是程序员,俗称的码农,我就是一个码农。这类比在工业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是工人,在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是农民。

认清这点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就是不要和趋势为敌。如果是你数字化转型效果不好,那不是该不该的问题,那是能不能以及如何做的问题,不要怀疑该不该去做这件事。方向对了,即使路长且险,也终能成就大业。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IT要做好研发管理,更要成就业务,支持公司完成数字化转型。我的公众号前面文章有提过:衡量IT团队价值的唯一指标就是成就业务。而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强调IT运营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IT团队价值的趋势

这点上面提到了,在信息时代,所有企业正在逐渐转型为技术型公司,企业不断开发技术性产品或者深受技术影响的产品,企业通过将这些产品提供给用户/客户赢得市场。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公司都要保持关注,思考这个技术在未来的一年,二年,五年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什么影响,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锐度。关键是要思考,这是企业的CTO的本职工作。

这里引用”疫情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考“中对于这个体系的描述:

"数字化转型要建设用户体验驱动内部经营持续完善的体系, 整个经济的发展, 都是从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 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所以,赢得用户对企业变得至关重要。在增量经济中,用户体验不那么好,企业还可以高速发展,所谓的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在存量经济中,不关注用户体验,相当于风停了,猪会摔死。

什么是用户体验驱动内部经营持续完善的体系,就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商品、服务的标准,建立企业经营的规则,当用户利益和企业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平台的规则会驱动内部经营完善,而不是牺牲用户利益,这样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才越来越强。"

在这一过程中,IT团队在重视IT投入的公司越来越重要,投入也越来越大,大家长讲的一个问题就是IT团队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这里有如下的几个问题:

1. 业务部门担心会不会收费更贵了?

2. IT团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两个方向性选择,独立公司还是留在公司内,但改变激励机制?采用共创的方式

这里有个假设是现在的IT团队支撑业务发展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先把这两个问题放一放, 先看一看,步入到这一阶段前的问题。

第二部分 IT运营的挑战

大家可能看到这里的问题更熟悉:

系统里面积压了很多的需求,人员永远不够,为什么还不能排期?如果此时老板支持,开始加预算加人,进入下一步,否则永远在这里煎熬,所谓的码农的生活就在这里。

团队成员增加了,发现需求还是排期,有所好转,过段时间发现收益不明显。老板问一句,怎么回事?你怎么回答?

内忧外患, 发现外面公司的竞争对手不断的推出优秀的产品,或者好像也没有什么优秀的产品,但在占领市场,这时候老板接着来问你,好像你的团队没什么用吗?我要不要换个CTO?此时我就想笑,不能笑,不能笑,严肃点!

新的技术不断出现, 云计算,大数据,AI,RPA机器人,VR/AR,区块链,情感识别,DevOps,CI/CD/CO,容器,不说了, 一堆一堆的出现,回头一看,老板在骂,事业部在指责,怎么办?怎么办?

自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感觉不能整天只是盯着技术,盯着内部了,又去看了一下乔新亮的公众号,被这家伙忽悠了,开始同意“衡量IT团队价值的唯一指标是成就业务”了,眼睛也开始盯着外部了, 盯着业务价值了,发现团队不理解,偶尔还内部起火,比如宕机了,服务中断了,团队内部成员不理解,想着你为什么要做这事,瞎折腾,这内忧外患可如何是好?

第三部分 IT运营实战经验

第一步,思维意识转变,这点要看杀伐决断,自己综合公司的各种情况,做个决定要不要往这一方向转。

当做了这个决定后, 从这一步开始,我只说我认为的最优解,不去谈各种分支,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根据情况去进行调整。

首先调整组织, 按照对外提供的产品调整组织,业务产品, 平台产品,平台产品是公用的产品。具体执行过程中注意先试点, 试点过程中总结经验,当经验都总结成具体执行流程后, 要坚决执行,全面调整。杀伐决断在这里,如果这个做不到, 从开始就不要干。

所有研发团队,研发流程的管理,都要从面向需求、项目的管理转向面向产品的管理。简单想象就是IT团队内部也是一个个公司, 每个公司有自己负责的产品。

这里开始讲实际操作,很重要。

明确我们要从面向基础资源、人力资源的成本中心转向面向计量计费的产品收费了。我们不是开发工具,我们是产品的负责人,我们在创业,我们做产品,然后卖产品。此时立刻有人说,什么?产品?产品是什么?我们做了什么产品?所以跨过这一步,首先IT团队内部要跨越,要整理产品,按照产品调整团队,调整组织。

这样就完成了基础产品V1.0的转变,如果没有新的版本的产品推出,研发团队就可以解散了,就留下机器和运维人员就可以了。

好,企业还要发展,企业对于IT产品的价值也很认可,所以我们会推出相对V1.0有增值服务的V2.0产品,此时,IT团队是产品研发的负责方,最终决定做什么,什么有价值?确定产品定价,业务方决定是否使用。

到此为止, 初级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要开始升级打怪了。我们看一下上面的两个问题:

1. 业务部门担心会不会收费更贵了?

2. IT团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两个方向性选择, 独立公司还是还留在公司内,但改变激励机制?采用共创的方式

针对第一个问题:业务部门有V1.0产品的选择,所以不会被IT团队绑架;如果IT团队收费贵了,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或者对业务部门没有带来价值,业务部门可以选择不用,所以这个问题解决了。

在谈激励之前,有一个问题, 这些研发的产品归谁,答案很简单,归公司。所以业务部门和IT部门就不用针对这个问题有分歧了。

此时,IT团队研发的产品出现了有可能有利润的可能,利用这些利润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激励制度来激励IT团队。然后IT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就出来了,具体找HR帮忙,这里最大的阻碍是公司的认知。是死守着现在的小蛋糕, 还是盯着可能的大蛋糕,如果公司CEO都没这认知,可以考虑离职了。

上面的机制运转起来后,如果IT团队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价值,可以扩展除了公司之外的客户,那就可以考虑独立公司化运作,此时需要协作的公司的投资部门,更大的饼可以画给IT团队,团队鸡血更足了。我的经验中这里在最后一步失败了, 其他都走的很好,现在还在努力中。

那如果公司不投资怎么办?如果公司不投资,如果有外部市场,也有技术和场景,那就去外部找投资,这里又是一道坎,公司CEO/董事长的认知,如果同意,此时会出现共创,一个产品,一个小团队,就会在公司中孵化出来。

此时, 公司也是一朵云, 是一朵有资源,有资本, 有技术的云,在这个生态中,大家可以很方便的创业。云自身是一种开放,共享,协作的商业模式,我一直认为这是最符合自然的模式,所以我才说,云会“吞噬”一切,这个结果在我看来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对此我充满期待。

公司制度对人的激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未来公司会越来越弱化,随着基础能力越来越容易的获得,“云”能力的存在会让大家发挥自己价值越来越容易,我认为公司会逐渐消亡,在这一过程中,IT运营功不可没!

回顾总结

总结一下, IT的价值的越来越大,云会“吞噬”一切, 数字化无处不在,公司会逐渐消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昨天说了, 等“疫情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考”在看超过1000, 我就开始写中台文章,请大家多多支持,其实是给自己偷懒找个理由!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3-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乔新亮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