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再介绍一款超好用的数据产品……

再介绍一款超好用的数据产品……

作者头像
接地气的陈老师
发布2019-12-09 15:53:22
4520
发布2019-12-09 15:53:2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接地气学堂

之前陈老师分享了:汽车的速度表,可能是最好用的数据产品了。实际上,日常生活中还有一款数据产品非常普遍、非常好用,那就是——体温计。现在的电子体温计,只要在额头滴一下就知道体温,真方便!谁用谁知道。特别是有宝宝的同学,每家必备。

和汽车的速度仪一样,体温计有以下优点:

  1. 重要指标。宝宝哭闹的时候,发烧和不发烧是天渊之别的。
  2. 形式简单。就一个数,非常容易看,含义也直接。
  3. 指向明确。38.5+必须马上退烧,38.5到37要持续关注,37-就不用太担心。

这些有点,使它的使用率、重视度、有用性都非常高。可称优秀。

可它和速度表有一个重大区别:它不具备即时响应的功能。体温不能像速度那样,超了就踩刹车,低了就踩油门,一脚下去就见效。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即使我们知道宝宝发烧了,也没有一款神药一口下去就退烧。生病从来不会秒好,所以就得持续关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重点:数据指标的走势怎么看

关注体温走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

  • 一来,确诊非常困难。像小宝宝发烧这种事,即使去了医院也不见得就能看出来啥原因。
  • 二来,确诊的成本太高。莆田系的医院不敢去,小卫生所没有儿科大夫,大医院的儿科都挤满了人。开车、停车、排队要折腾太久。如果还要验个血什么的,就等着小宝宝闹翻天吧。如此折腾,没病都整出病来。
  • 三来,太猛的药不敢用。陈老师就遇到过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庸医给不到1岁的宝宝开扑尔敏的,这么狠的药谁敢给宝宝吃。
  • 四来,隐藏的问题可能很严重。虽然几乎所有的科普号都在说,小宝宝发烧不是大问题。可又是这些科普号在说,同样的症状,发烧就意味着有可能有大问题。那万一真有大问题怎么办!所以家长们都很想搞清楚。
  • 五来,即使用药,也要缓慢见效,短时间可能看不到数据上的变化,着急也没用。

确诊很困难,管又管不了,不管又不行,不敢用大力,用完还得等。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纠结场面,就得通过持续观察走势来解决。体温计可以输出一个体温数据,但这种体温数据的解读方法,不是看单一的指标,而是看一系列指标组成的一个走势图。这个走势图,有以下7个要点组成。

第一,开始时间:首次发现问题的时间。家长们如果养成好习惯,遇到宝宝哭闹,先测个体温看看有没有问题,关注首次开始时间,就不会等到小宝宝病的不行了才发现。而且可以及时记录在发现生病前,小宝宝干了什么事,对后续诊断有大用。

第二,加剧趋势:从首次发现以后,问题越来越加剧的走势。一次检测有可能有误差,可能要连续测2-3次,如果持续发烧,就得提高警惕,加大关注的频率。

第三,峰值:问题最高的点。峰值含义很明确了,如果小宝宝真发烧超过38.5,甚至39度,并且测2-3次都是这样,可能就得直接上退热贴,然后赶紧去医院。如果峰值没有到警戒线,还可以持续观察一下。

第四,改善趋势:问题是否有好转,是否持续向好转方向变化。如果是正常波动,或者小病小灾,可能在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自愈了。如果没有出现改善趋势,甚至磕了美林都没用,这就得马上找医生了。

第五,结束时间:问题何时再也观测不到了。记录结束时间也很重要,一来可以知道问题已经结束了。二来,它可以用来计算下边两个要素。

第六,持续时间:整个问题持续了多久。整体问题持续时间对于评估问题也很有用。如果小宝宝多个月来发烧的次数不见少,每次时间越来越长,可能就真的有所谓:隐藏的大问题。可能真的是体质不好或者家长没带到位。这时候可以再深入分析一下。

第七,波动范围:问题持续时间内,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波动范围能在事后总结一个规律,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只要在范围内的可以安心一点。

这样综合看数据,就能让家长自己信心越来越足。刚开始的新手爸爸妈妈可能都没啥经验,遇到宝宝发烧就慌手慌脚。但是经过几次以后,就会大概了解情况。宝宝有个小感冒啥的,完全是正常的,不用像爷爷奶奶那样吓得大喊:快去医院!(又不是他们带着去,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怕错过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样详细的记录,在见到医生的时候能更快确诊。医生了解的越多,诊断的速度越快。然而有些家长素质就很差:

  • 不看数据的:体温测都不测,就抱着孩子跑去医院大喊:孩子发烧啦!医生测了几次都不过37度。
  • 看数据只看一眼的:测了一下38度就急匆匆的跑去医院,结果是测量误差的。
  • 看数据但不记录情况的:见了医生只会说“也没干啥啊,本来好好的啊”

而且,你会发现素质越差的家长,对医生要求越高。

他们的口头禅就是:

“我不管!”

“看病是医生的事!”

“你是医生你怎么能不知道!”

“现代医疗设备不是很牛逼吗!”

╮(╯▽╰)╭

我也认为看病是医生的事,但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负责任,谁来负责任。

确诊很困难,管又管不了,不管又不行,不敢用大力,用完还得等。这场面很眼熟啊,是不是让大家联想到了我们平时工作中做的销售、运营分析日报

经常日销售额、日活跃率、日新增用户等指标出现波动,短时间内根本找不清楚原因;码还没写完,第二天数据好像又回来了;即使看到短时间波动,业务上也没办法做出改变;即使想改变,也不敢按照一两天情况做决策。万一用力过猛把钱都花完了,下半年咋办?更糟糕的是,往往数据分析师是最后一个知道业务到底发生什么的。业务方临阵做了一堆调整,可能根本没有知会数据分析师。等到解读数据的时候,自然是不知道从何讲起了。

所以,往往遇到短期数据波动,数据分析师们最倾向于找:是不是数据错了。然后内里默念:拜托拜托,必须是数据错了。如果数据错了还好解释,把数据改过来就好。问题很多时候就是会遇到数据真实的、奇怪的波动,咋整?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是要会解读日报表走势,对常见的问题场景的形态和7大参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样就不会陷在一个数据的波动里,而是把控全局。比如做促销活动,大家都知道上促销时销售额会大涨。可仔细看一下,至少促销有5个时间周期,每个周期理论上都有7个参数可以看。这样即使日报只报告了销售额一个数据,也能勾画出促销走势(如下图)

有了走势的感念,就能归纳过往经验。比如一个品类的商品,一种促销活动在做的时候:

  1. 整体走势会是什么样子?
  2. 五个周期各多长?
  3. 引爆期爆发峰值会有多少?
  4. 引爆期销量应该占到整体多少?
  5. 最长活动效果能去到多少天?
  6. 收关再做一轮推送,能再拉动多少?
  7. 促销完了,需要恢复多久?

这些参数可以归纳出大致范围。这样短期内就关注有没有出现重大异常,及时提醒问题;长期内,可以关注走势形态有没有变化,比如蓄力期是不是越来越长(意味着促销拉动越来越差),是否引爆期爆发力在下降,不同活动差异如何等等。这样即使只有一条日报的数据,也能做出丰富的解读。

而新手们往往忽视整体走势,只盯着一个数字看。被追问一天的变化异常的时候,又急着拿用户画像相关的一堆很具体的数据,拆分一堆维度找原因。跑数效率慢不说,很有可能看不出啥来。更重要的是,缺少对走势的积累,会容易丧失目标感。比如判断促销爆发力好不好,完全凭业务方感觉,没有真正计算过数据。最后的结局,当然和那些被医闹怒喷的医生一样,遭到业务方的鄙视:

“我不管!”

“立即分析出原因!”

“做分析数据是你的事!”

“人工智能不是很牛逼吗!”

╮(╯▽╰)╭

实际上,日报数据形态很丰富,促销是典型的爆发型形态,类似的还有政策调整、系统升级等;还有周期性形态,一次型突发形态,持续控制型,之后我们慢慢分享。这个过程就和新手爸妈成长为老手爸妈一样,着急不得,孩子要一天天长大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5-1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接地气学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 BI
腾讯云 BI(Business Intelligence,BI)提供从数据源接入、数据建模到数据可视化分析全流程的BI能力,帮助经营者快速获取决策数据依据。系统采用敏捷自助式设计,使用者仅需通过简单拖拽即可完成原本复杂的报表开发过程,并支持报表的分享、推送等企业协作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