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nblogs.com/deng-cc/p/6416332.html
IDEA 中最重要的各种设置项,就是这个 Project Structre 了,关乎你的项目运行,缺胳膊少腿都不行。最近公司正好也是用之前自己比较熟悉的IDEA而不是Eclipse,为了更深入理解和使用,就找来各种资料再研究一下,这里整理后来个输出。
一个项目中可以有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相当于一个模块。一般我们项目只是单独的一个,IntelliJ IDEA 默认也是单子项目的形式,所以只需要配置一个模块。
(此处的两个项目引入仅作示例参考)
每个子项目都对应了Sources、Paths、Dependencies 三大配置选项:
每个子项目之下都可以定义它所使用的框架,这里重点说明一下Web部分的设置。
这里可以显示所添加的jar包,同时也可以添加jar包,并且可以把多个jar放在一个组里面,类似于jar包整理。
这里默认将每个jar包做为了一个单独的组(未测试,待定)。
官方的解释是:
When you select a framework (a facet) in the element selector pane, the settings for the framework are shown in the right-hand part of the dialog.
(当你在左边选择面板点击某个技术框架,右边将会显示这个框架的一些设置)
说实话,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作用。
项目的打包部署设置,这个是项目配置里面比较关键的地方,重点说一下。
先理解下它的含义,来看看官方定义的artifacts:
An artifact is an assembly of your project assets that you put together to test, deploy or distribute your software solution or its part. Examples are a collection of compiled Java classes or a Java application packaged in a Java archive, a Web application as a directory structure or a Web application archive, etc.
即编译后的Java类,Web资源等的整合,用以测试、部署等工作。再白话一点,就是说某个module要如何打包,例如war exploded、war、jar、ear等等这种打包形式。某个module有了 Artifacts 就可以部署到应用服务器中了。
即编译后的Java类,Web资源等的整合,用以测试、部署等工作。再白话一点,就是说某个module要如何打包,例如war exploded、war、jar、ear等等这种打包形式。某个module有了 Artifacts 就可以部署到应用服务器中了。
(
jar:Java ARchive,通常用于聚合大量的Java类文件、相关的元数据和资源(文本、图片等)文件到一个文件,以便分发Java平台应用软件或库;
war:Web application ARchive,一种JAR文件,其中包含用来分发的JSP、Java Servlet、Java类、XML文件、标签库、静态网页(HTML和相关文件),以及构成Web应用程序的其他资源;
exploded:在这里你可以理解为展开,不压缩的意思。也就是war、jar等产出物没压缩前的目录结构。建议在开发的时候使用这种模式,便于修改了文件的效果立刻显现出来。
)
默认情况下,IDEA的 Modules 和 Artifacts 的 output目录已经设置好了,不需要更改,打成war包的时候会自动在 WEB-INF目录下生成classes,然后把编译后的文件放进去。
你可能对这里的输出目录不太理解,之前不是配置过了文件编译的输出目录了吗?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个整合这些资源的目录呢?它又做了哪些事呢?
其实,实际上,当你点击运行tomcat时,默认就开始做以下事情:
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配置完成的artifact,需要在tomcat中进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