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修改setpts代码实现调整视频部分的播放速率。 完整代码可参考: https://andy-zhangtao.github.io/ffmpeg-examples/
在前面提到了PTS/DTS/Timestamp的关系,播放器在渲染视频时就是根据PTS来确定渲染和展示时间点的。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帧的PTS时间来实现视频加速/降速播放。
我们都知道,当帧速率(frame rate)大于24时,也就是1秒播放24帧时,我们的视觉就会看到流程的视频。 在帧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1/24变为1/48,那么在相同时间内多播放了一倍的帧,对于我们的视觉来说,就感觉播放速度加快了(因为本该20秒才能播放完的帧,在10秒内就播放完了,就相当加速了一倍)。同理,如果将1/24调整为1/12,就会看到慢动作。
FFmpeg提供了setpts
滤镜可以实现调整pts的效果。 典型的用法如下:
ffmpeg -i ~/tmp/trailer.mp4 -filter:v "setpts=0.5*PTS" output.mp4
0.5*PTS
表示将帧的PTS值乘以0.5后作为新的PTS值。 比如说: 帧A当前的PTS是4000(根据以前的知识,根据PTS和Time_base可以计算出渲染的时间点)。 假设对应的时间点是: 00:00:05, 现在将PTS调整为0.5*PTS就变成了2000,那么对应的渲染时间点就变成了: 00:00:02.5。这样就实现了加速播放。
同理,如果是2*PTS
就是降速播放。
setpts
只能实现全部加速或者全部减速。 因为在其内部实现中,对每个帧都应用相同的计算规则,所以要么都调整要么都不调整。如果要实现局部调整,按照通用的解决方案,只能先切割视频,然后对单独视频进行加速/降速处理,然后再将视频连接起来。
但如果我们适当调整PTS值,也可以实现部分调整的效果。
假设存在一段30s的视频,帧分布如下:
+------------------------------------------------------------------+
| F1 F2 F3 F4 F5 F6 F7 |
| |--------------|--------------|--------------|---> |
|Time 0 10 20 30 |
|PTS 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
+------------------------------------------------------------------+
F1 - F7
表示7个I帧(30秒包含的帧比这个多多了,这里是为了方便描述问题)。 假设我们需要加速前15秒(后15秒播放速率不变)的视频,那么需要调整F1到F4(F4是第15秒时渲染的帧)如下:
+------------------------------------------------------------------+
| F1 F2 F3 F4 F5 F6 F7 |
| |--------------|--------------|--------------|---> |
|Time 0 10 20 30 |
|PTS 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
+------------------------------------------------------------------+
这样调整看似没问题,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在10s-20s
之间会出现天窗,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内的PTS没有任何帧需要渲染,直到第20秒的时候,才会开始继续渲染F5帧。显然这样不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而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将F2-F4
调整PTS之后,也需要实时调整F5-F7
的PTS。 也就是正确的帧分布应该是下面的样子:
+------------------------------------------------------------------+
| F1 F2 F3 F4 F5 F6 F7 |
| |--------------|--------------|--------------|---> |
|Time 0 10 20 30 |
|PTS 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
+------------------------------------------------------------------+
F1-F4
以一个速率播放,而F5-F7
以另外一个速率播放。这样就实现了部分加速的效果。
为了简化编码难度,我们以setpts
的代码为基础进行修改。 在setpts
代码中修改pts的代码是下面部分:
d = av_expr_eval(setpts->expr, setpts->var_values, NULL);
frame->pts = D2TS(d);
d是根据规则(0.5*PTS)计算出来的pts值. 然后将新的PTS赋值给当前帧,而后继续后面的编码处理。
所以在这里,我们做一些判断,为了简化其它无关步骤,先假设只修改前5秒的视频,所以需要先判断当前帧是否需要修改:
(frame->pts * av_q2d(inlink->time_base)) < 5.0
通过pts*time_base
可以计算出当前时间点,通过这个判断,可以得出是否需要修改此帧的PTS值。 如果需要修改,那么仍然通过frame->pts = D2TS(d)
来调整。 而处理不需要修改的帧才是重点,
按照上图所示意的PTS,F5应该继承F4调整前的PTS值,所以需要在调整F4之前需要保存旧的PTS。所以是下面的伪代码:
保存Old PTS
if (当前时间 < 0.5) {
计算新的PTS并赋值给当前帧
}else{
当前帧使用上个帧的PTS
}
将伪代码实现后如下:
oldPts = frame->pts;
if ((frame->pts * av_q2d(inlink->time_base)) < 5.0) {
frame->pts = D2TS(d);
setpts->_pts = frame->pts;
} else {
frame->pts = setpts->_pts;
}
setpts->_pts++;
完整代码可参考 isetpts
中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