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在创新中创新,在探索中探索 | 专访数据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刘震

在创新中创新,在探索中探索 | 专访数据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刘震

作者头像
数据派THU
发布2018-07-30 09:48:30
2520
发布2018-07-30 09:48: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派THU

刘震,原微软亚洲工程研究院院长、现罗技公司全球首席技术官、数据科学研究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早在数据院成立之初,刘震就非常支持清华大学针对数据科学进行了如此前瞻的部署,他相信数据院的成立将对全国大数据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今后,刘震对数据院还有一个殷切的期望,希望数据院能成为一个实体的院系,对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能有更大的推动力。

记者:数据院成立之初,您作为业界的专家是怀着何种初衷参与到数据院建设中的?

刘震:当时是韩院长邀请我加入教指委。他对我讲了数据院成立的背景和目标,我立刻就答应了。因为相比于如今我们站在数据时代的浪潮之巅,当时大数据还只是在时代潮流中泛起的一朵浪花,清华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能够率先成立一个跨界融合、既开放又包容的数据科学研究院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我相信数据院的成立将对全国大数据的研究和理论,以及技术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能够亲自参与推动一个或许将变革时代的事情,我十分荣幸。

记者:数据院的教学项目志于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也叫“兀”型人才,要求学生同时掌握大数据技术的知识,还能有一些应用的能力,相当于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您介入到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这样的方向吗?

刘震:对,学校在数据院建设之初就有这个愿望,这也是让大家认为成立实体研究院会比较困难的原因,因为希望人才培养能够跟不同院系和业界合作,所以作为一个虚体院系会更方便。现在数据院培养的这种跨学科人才,是非常符合企业真实需求的,企业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的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兀”型人才如今大部分去向是亚马逊、微软、阿里等行业领先的巨头公司,他们毕业自计算机、软件、水水利、社科等不同的院系,这也足以证明我们的学生通过数据院的教学项目掌握了扎实的工程知识和应用能力。

记者:您认为企业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教职委的班子,意义何在?

刘震:意义至少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更侧重于应用,因为大数据本身是一个应用问题引导的学科,应用很重要。校内专家为学生提供学科和研究知识自不必说,企业导师的存在可以为教学培养提出各种需求和建议,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让人才走出校园就能快速步入社会。第二个意义,就是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为数据院提供一些业界资源,比如跟美团、百度等成立联合实验室,或者给学生提供企业真实数据和需求去做项目,再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这样的设置是非常务实的。

记者:数据院成立之初,并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参考,在您参与建设期间,遇到过哪些困难?

刘震:数据院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非常出色,也非常不容易。特别是作为一个虚体院系,数据院背负着“跨界融合”的使命,需要联合不同院系的师生资源,需要打通学界和业界的研究合作,这当中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动员、协商。实现了“跨界”之后,怎样“融合”又是一道坎,数据院当时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一开始数据院没有一个自己的老师、学生、科研人员,到如今发展为联合经管、计算机、交叉信息、社科等多院系的老师授课,招生覆盖全校所有院系,成立医疗健康、科技、交通等十一个领域的科研中心,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

但是,时代变化是很快的,如今各高校也开始做大数据教育,数据院就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在探索中寻求新的路径。例如数据院目前还是一个非实体的研究院,我曾经好几次跟学校提出希望清华考虑将数据院转为一个实体的院系,因为就目前数据院的探索经验,很多事情是一个虚体院系比较难推进的,这应该是数据院和学校都要考虑的新方向。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6-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派THU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