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郭凯天
2016年4月23-24日,“2016’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与强国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和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腾讯公司、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承办。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郭凯天受邀作“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全景解读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以及未来。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吴汉东老师、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13年来南湖论坛已经成为中国知识产权界最重要的一个学术研究平台,我有幸多次参与,今年第一次在北京参加也非常开心,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把我们多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一些体会、一些观察与大家分享。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蓬勃,腾讯公司涉及互联网业务多个领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互联网肯定是中国当前最活跃的,无论是专利、商标还是版权领域。今天我想专门针对内容产业方面的问题来谈一谈我们最近在企业方面的一些情况和变化.我想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方面来分享中国互联网最近的发展与变化趋势,再有一个是介绍目前内容产业的显著特点及未来可能性,以及在内容产业未来发展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一、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或者说新的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1)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第一个就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而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这个也是刚才陶教授讲的现在人们不怕丢钱包,怕丢手机的原因,因为移动互联网已经深深的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到55%,位居全球第一,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在中国也非常活跃,无论是高端的还是低端廉价的在中国市场都非常活跃。
另外一个就是移动用户的数据,腾讯公司经历17年的发展,15年财报显示,经历移动互联网大潮, QQ移动用户量是6亿多,微信是接近7亿,所以中国移动网民在网民总数中是占到绝对优势的,超过90%的网民是移动网民。
第三个可以看到的例子是移动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pp。从2015年起可以看到App也没有那么热,App投资也没有那么热,但是实际上微信公众账号等体现类似原来App功能的产品越来越多。
所以总体来看,移动应用的量会非常大,从公开的数据来看,APP的总量在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里加起来有310多万个,在腾讯平台上的移动开发者有500多万。
(2)中国“互联网+”有独特生命力
中国的“互联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最热的互联网金融,看到滴滴打车,看到“互联网+交通”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更多讨论的是移动互联网怎么改变农业,怎么改变农村,移动互联网怎么解决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互联网+传统产业”或者“+传统服务”成为可能和现实,因此,李克强总理相继在两会上提出“互联网+”与“分享经济”。刚才几位教授都讲了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法律保护相应的变化,那么在互联网领域这个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在PC时代,腾讯QQ在PC端的应用也有8亿的用户,那么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把“互联网+”提上日程,因为很简单,像出租车打车一样,所有人都打车难,但是没有人抱一个屏幕和电脑去打车。但是手机就实现了这样一个功能,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很多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传统产业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通过互联网进一步的渗透,中国的互联网慢慢深入到其他的领域,互联网经济在整个GDP里面的占比是非常多的。在2009年之前人们基本谈不上互联网在GDP占多少的比重,三年前的时候大概有统计说互联网经济占GDP的5%,到2015年已经超过7%。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移动互联网无疑是互联网领域资本投资最热地方。另外,互联网文化企业在这些年快速发展,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这都是在移动互联网更普及以后才出现的情况。
(3)开放平台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1998年的创业高潮、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然后开始再次起步。腾讯最开始只做一个软件,一开始专注做QQ,之后,腾讯开始打造互联网开放平台,更多的开发者和应用在腾讯的平台上发展。
实际上不仅仅是腾讯一家,中国互联网整个模式都经历了自己去做,经历了内容、广告,经历了赢家通吃,到今天,所有人必须是同生同存的关系,这些都是这种开放平台商业模式带来的变化。
(4)网络内容产业成为主流布局
今天,主要的互联网公司实际上都在做平台,有做社交平台,连接人和人;有做电商平台的,连接人和商务;有做信息平台,连接人和信息。那么实际上,平台都通了,“互联网+”也连接一切了,但是连接一切是连接什么东西呢。
人和人之间改变需求的是什么东西,无非是内容,就是互联网从一开始就讨论的问题,是平台为王还是内容为王。所以,互联网内容产业成为各家互联网公司主要布局的领域,腾讯给自己的定位只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做连接,第二件事情做内容。
二、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
到目前为止,内容产业在互联网领域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产业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要抢占的先机和要攻占的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分别看看视频、音乐和文学的大概情况。
这几年中国网络视频正版化的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是执法机关、管理机关对正版化的要求。第二个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开始走正版化道路,腾讯从05、06年的时候就开始大力推进正版化,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做视频,是从音乐做起。
我们进入维权领域比较早,在近5年对视频、对音乐、对版权维权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在2014、2015年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与视频、音乐等内容产业有关的重大版权维权案件。
(1)网络视频正版化运营加速
以网络视频为例,网络视频正版化运营加速主要在内容获取与内容运营两个方面。内容获取主要包括版权采购、内容自制与UGC内容。在获取方面第一个就是视频采购,在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这些网站没有爆发之前,也就是五六年前,实际上一集电视剧价格就是两万块,好的电视剧一集十万以上。
由于互联网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接触内容更加方便,每个人可以24小时在屏幕前,内容的变现更直接。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内容产业有明显的进步,电视剧、电影的内容制作的收入因为网络渠道而迅猛增长。
而且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除版权采购外也在做内容自制,这是网络视频第二个内容来源,所以你看到金融很热,你看到互联网创业很热,实际上内容产业现在更热。
第三个内容来源是非常重要和有意思的,就是用户上传的模式,通过点击量与网络平台分成,这种模式实际上带动了更多的内容制作和创作。在内容运营上,广告投放、付费订阅等模式不断创新。
传统渠道,大家关注一部电影有多少票房,院线收入是多少,实际上,网络的渠道有很多不同。在网络渠道,大家更关注会员包月、单片付费等,比如会员包月可以观看完整高清视频,或者我可以花几块钱进行单片付费观看。
(2)网络音乐经营模式趋于多元化
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音乐经营模式更加趋于多元化,付费会员模式可以为付费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单曲或者专辑数字销售可以付费下载,通过直播间、秀场等方式发展音乐社交商业模式,把音乐变成娱乐的一部分,这些实际上都会带来内容的收入。
在07年、08年的时候,当互联网公司跟几大唱片公司谈音乐授权,然后通过网络使用去打击盗版,打击盗版光碟,基本上那个时候音乐版权公司还不太理解。其实,CD盗版是很难完全杜绝的,但是网络的集中分发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3)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的IP开发
经过近些年的整合,网络文学领域形成了几个内容源中心,网络文学平台日益成为内容生产、分发、粉丝互动的核心。基于粉丝经济对于网络文学内容进行关注和跟进,再衍生到影视、衍生到动漫、衍生到游戏、衍生到线下产品。从创作源头实际上就已经把后续的系列泛娱乐产业开发铺好了基础,国内互联网公司近些年投入比较多,而且收入增长也比较明显。
三、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展望
另外,基于上述变化,我们展望下我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未来发展。
(1)内容发行线上超越线下
技术发展不断塑造内容产业新生态,正好今天是第21个国际读书日,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销售的纸质书数量已经被电子书数量超越,而且从阅读时长上,线上渠道也占很多优势。
过去几年很多专家会说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不够,中国人都在低头看手机,很少有拿书的,但是,通过后台的数据发现,恰恰在电子阅读比较普及的情况下,中国人的阅读时长和阅读量是大幅度增加。
另外,像《2016年全球音乐报告》显示,网络音乐收入占比45%,全面超越实体唱片收入。很多唱片公司、很多歌星的歌曲首发越来越多的选择网络渠道,通过网络渠道,他知道他的粉丝在哪里,知道粉丝喜欢什么,实际上又会引导他接下来的创作。
(2)流媒体消费成为主导模式
在流媒体消费成为主导模式的现实下,互联网内容产业的保护中心已经从“复制权”过渡到“传播权”。在网络音乐、视频等领域,数字销售、CD拷贝等下降趋势明显,反而以流媒体为代表的消费模式发展势头明显,用户不需要下载,可以利用他的碎片时间即时观看。实际上,用户在选择使用内容的时候,他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精准、协同生产和个性消费
在内容产业领域,精准的生产、协同的生产和个性化的消费已经成为现实。最典型的例子像新闻报纸,原来我们是报纸印什么你看什么,后来在网上搜你想看的东西,现在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对用户关注内容进行精准定位,像Netflix即根据平台用户兴趣偏好拍摄《纸牌屋》在商业上大获成功。
同样这种模式在消费方面也是一样的,包括音乐,包括文学,包括视频平台,都可以做到精准的个性化的消费,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用户对一部剧或者其他内容的反映和喜好都可以被及时地抓住。你会发现像腾讯的天天快报这一系列精准定位的新闻平台,你看到的第一屏基本上都是你最需要、最习惯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协同生产,比如创立于2001年的Wikipedia,强调自由内容、协同编辑,仅仅十几年时间,就以超过450万篇条目位居百科全书之首,而且全部内容皆为网友志愿贡献。在这里的许多现象与问题是值得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