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在Python中“无所不对象”,是因为Python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动态编程语言,因而它具有:多态(Polymorphism),继承(Inheritance)和封装(Encapsulation)的性质。在讨论面向对象之前,先了解一些面向对象(OPP)的相关术语。
一般而言,计算机是不可能去‘客观’的理解事物,计算机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数据储存起来并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因而在利用计算机描述事物的时候,首先我们必须将事物抽象化,这个过程也就是提取事物的特征。这个 特征包括属性(一些参数,数值)以及方法(一些行为,他能干什么!)。每个人都有身高、体重、年龄、血型等等一些属性。人会劳动、人都会直立行走、人都会 用自己的头脑去创造工具等等这些方法!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动物,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人这个群体的属性与方法。“人类”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仅仅 是一个概念,它是不存在的实体!但是所有具备“人类”这个群体的属性与方法的对象都叫人!这个对象“人”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每个人都是人这个群体的一个对 象。老虎为什么不是人?因为它不具备人这个群体的属性与方法,老虎不会直立行走,不会使用工具等等!所以说老虎不是人!
由此可见——-类描述了一组有相同特性(属性)和相同行为(方法)的对象。在程序中,类实际上就是数据类型!例如:整数,小数等等。整数也有 一组特性和行为。面向过程的语言与面相对象的语言的区别就在于,面向过程的语言不允许程序员自己定义数据类型,而只能使用程序中内置的数据类型!而为了模 拟真实世界,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往往我们需要创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数据类型!面向对象编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其中直接定义在类体中的变量叫类变量,而在类的方法中定义的变量叫实例变量。类的属性包括成员变量和方法,其中方法的定义和普通函数的定义非常类似,但方法必须以self作为第一个参数。
类的属性分为公有属性和私有属性,对应的方法也有一些区别:
类的专有方法:
__init__ 构造函数,在生成对象时调用 __del__ 析构函数,释放对象时使用 __repr__ 打印,转换 __setitem__ 按照索引赋值 __getitem__ 按照索引获取值 __len__ 获得长度 __cmp__ 比较运算 __call__ 函数调用 __add__ 加运算 __sub__ 减运算 __mul__ 乘运算 __div__ 除运算 __mod__ 求余运算 __pow__ 幂运算
Python中类的定义的语法格式是:
class 类名:
属性
方法
例如:
import os
print('\033[32m',__doc__)
print('\033[0m')
os.chdir(r'd:\home')
path = os.getcwd()
class people():
#属性
sex = '' #性别
name = ''
_hei = 0 #身高
_wei = 0 #体重
_age = 0 #年龄
#操作
def __init__(self,s,n,h,w,a): #构造函数
self.sex = s
self.name = n
self._hei = h
self._wei = w
self._age = a
def getage(self):
return self._age
libai = people('man','libai',155,87,34)
print(libai.sex)
print(libai.getage())
运行之后的输出结果:
可以看到在调用类的属性的时候: 实例名.属性名 在调用类的方法的时候: 实例名.方法()
怎么去查看类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属性和方法呢,语法格式如下:
dir(object)
for example:
dir(people)
dir(libai)
Python同时支持单继承与多继承,继承的基本语法为class新类名(父类1,父类2,..),当只有一个父类时为单继承,当存在多个父类时为多继承。子类会继承父类的所有的属性和方法,子类也可以覆盖父类同名的变量和方法。在传统类中,如果子类和父类中同名的方法或者属性,在查找的时候基本遵循自左到右,深度优先的原则。
class 子类名(父类1,父类2,.....)
例如:
import os
print('\033[32m',__doc__)
print('\033[0m')
os.chdir(r'd:\home')
path = os.getcwd()
#class people
class people():
#属性
sex = '' #性别
name = ''
_hei = 0 #身高
_wei = 0 #体重
_age = 0 #年龄
#操作
def __init__(self,sex,name,height,weight,age): #构造函数
self.sex = sex
self.name = name
self._hei = height
self._wei = weight
self._age = age
def getage(self):
return self._age
#class school
class school:
croom = ' '
sID = '000'
def __init__(self,classroom,studentID):
self.croom = classroom
self.sID = studentID
#class student
class student(people,school):
grade = 0.0
def __init__(self,sex,name,height,weight,age,classroom,studentID,grade):
people.__init__(self,sex,name,height,weight,age)
school.__init__(self,classroom,studentID)
self.grade = grade
def setgrade(self,grade):
self.grade = grade
def setsID(self,studentID):
school.sID = studentID
libai = people('man',name = 'libai',age = 34,height = 144,weight = 45)
liming = student('man','liming',155,55,23,'五年级','123',54)
liming.sID = '234'
print(liming.sID)
print(libai.sex)
print(libai.getage())
print(liming.getage())
Python类多继承的原则是:自左到右,深度优先 深度优先,从左到右遍历基类,先遍历高level的,再遍历低level的,如果任何类在搜索中是重复的,只有最后一个出现的位置被保留,其余会从MROlist中删除。也就是说类的共同的祖先只有在其所有的子类都已经被check之后才会check
要查找对象x的attr属性,其根据自左到右,深度优先的原则,其搜索顺序为D,B,A,C,位于树结构底层的节点具有较高的level,当从高的level向低的level查找的时候遇到第一个属性则不再继续查找,因此上面的例子x的属性值为1. (这一块有待于深入研究) 感谢博文:http://blog.csdn.net/carolzhang8406/article/details/690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