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Python开发人员在代码中使用yield,而不考虑他们是否真的需要。这篇文章解释了你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它。
最近,我看到很多在结构中使用yield关键字的项目,无论是否需要。
所以我决定研究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些相关信息。
最重要的事情先讲。
yield语句仅在定义生成器函数时使用而且仅在生成器函数的主体中使用。
在函数定义中使用yield语句足以导致该定义创建生成器函数,而不是正常函数。
yield语句暂停函数的执行,并将值返回给调用者,但保留足够的状态以使函数能够恢复到停止的地方。当恢复时,函数在最后一次收益运行后立即继续执行。这允许它的代码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系列值,而不是一次计算它们并将它们像列表一样发回。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def simpleGeneratorFun():
yield 1
yield 2
yield 3
for value in simpleGeneratorFun():
print(value)
这个代码的输出是:
1
2
3
当yield语句被执行时,生成器的状态被冻结,并且expression_list的值被返回给next()的调用者。通过“冻结”,我们表示保留了所有本地状态,包括局部变量的当前绑定,指令指针和内部评估堆栈。足够的信息被保存,以便下次调用next()时,函数可以一样进行,而yield语句只是另一个外部调用。
yield语句不允许在try ... finally结构的try子句中使用。难点在于不能保证生成器永远不会被恢复,因此不能保证finally组将被执行。
return将指定的值发送回调用者,而yield可以产生一系列值。
当我们想迭代一个序列,但不想将整个序列存储在内存中时,我们应该使用yield。
yield在Python生成器中使用。生成器函数的定义与普通函数一样,但是每当需要生成一个值时,都会使用yield关键字而不是返回值。如果def的主体包含yield,则该函数将自动成为生成器函数。
def nextSquare():
i = 1;
# 一个产生squares的无限循环
while True:
yield i*i
i += 1 # 继续下一次执行
# 从这个点开始
for num in nextSquare():
if num > 100:
break
print(num)
这个代码的输出是: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就是这样!
本文系外文翻译,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外文翻译,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